电力系统接地装置的常见问题及其控制论文_钟琦

电力系统接地装置的常见问题及其控制论文_钟琦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710054)

摘要:接地装置在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地运行,接地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要得到增强。下面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的接地装置的常见问题进行论述和解决。

关键词:接地装置;电力系统;防雷接地;避雷;控制

引言:

接地在避雷技术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雷都能经由接地装置导入大地。所以,为了有效地避雷,就要实现更有效的接地装置。电力系统“接地”是为了将地面上的金属物体和大地电势相等,而应用导体把地面上的金属物体电气回路中特定的结点处和地相连。

1、电力系统接地装置的常见问题

(1)在用结构钢材替代避雷针及其引下线时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开关装置和避雷针引下线通过水泥杆主干接地,开关装置间的金属部件通过连接处的螺栓接地,开关柜体没有进行接地连接。

(2)接地装置施工质量不高。主要有以下五种现象亟待改变:第一引下线、避雷带和均压环的衔接长度过短,焊接水平不够达标,焊接后出现虚焊、气孔、夹渣等情况,无焊渣被敲掉的缺陷。第二埋装接地装置距地面不够深,距离不超过0.6m。第三接地装置的引出线缺乏防腐保护;第四用于螺栓连接的片状物处理滞后,镀金属面不平整,导致片和片间衔接疏松。第五在接地线穿越不同建筑体时,没有足够保护措施,比如补偿器与保护管。

(3)中性点接地线没有多处接地。正常情况下,变压器中性点应该满足两点接地,即有两根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不同部分连接,并同时实现热稳定和按期检测。

(4)中性点放电间隙设置不达标。变压器的中性点间隙如果不符合正确规章进行安装,接地线没有用铜鼻子安全接触,就会使放电间隙装置的电压承受能力减弱,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5)原接地网与扩建接地网的连接问题。使用时间越长,接地网络腐蚀程度越明显,其接地电阻值定然出现显著的改变,一般都是呈上升趋势。因此,需要扩建出新的接地网络放置在原接地网络的末梢,来降低电阻的大小。在附加新接地网络时需要多处连接原接地网,这样才能保证接地电阻的稳定性。

(6)避雷针接地网同主要接地网的安全距离过短。为了满足过电压保护技术:其一避雷针接地处和主要接地网络的接地处以及35千伏以下装置和主要接地网络的接地处相连接,其沿着接地体所占距离应大于等于15m;其二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和主要接地网络在地下部分的距离应当大于等于3m;其三避雷针和配电装置荷电部位在地面上的部分的距离应当大于等于5m。

(7)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最大电气距离不被重视。如果一旦距离过大,避雷装置不起作用了。

(8)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将10千伏的出线都和主干线串接在一起,这样一根接地线上连接了多余的接地部分。实际上,只需要单独连接一根引下线和干线,禁止串接。

(9)避雷器引下线应当用专门埋设的接地线接地。否则,接地装置的安全指数得不到保障,比如接触不良会提高接触电阻,而阻碍疏泄。

(10)地网开挖处理不到位。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稳定运作,工作人员要定期遥测接地电阻值,由于没有重视测验数据的微小波动,导致地网开挖处理滞后,当真正开挖才发现接地网已经严重不合格。

(11)避雷器选型和设置不匹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有许多种分类,不同的金属氧化物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所以在选用避雷器时,工作人员要了解不同避雷器的型号、等级与使用条件等因素。否则后果可想而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校验接地装置的热稳容量不合理。设备不可能总是保持初始状态,随着工作时间长度和强度的变化,急跌装置的热稳定容量也会有所改变。若没有及时检测热稳定容量的改变程度,就会影响避雷器的疏泄,而导致设备工作的不正常。

2、电力系统接地装置常见问题的控制

2.1严格保证防雷接地设计正确

(1)全面检查设计图。要在掌握电气设计和建筑设计中的构造、装备安置的前提下,对设计方法深入分析理解,及时查漏补缺。注意设计图纸中的不同部分之间的衔接处有无疏漏,彼此要互相配合,杜绝施工漏洞。

(2)执行典型设计与反事故技术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对防雷接地提出新的反技术要求,要区分典型要求和反事故技术要求的不同,对二者的不同之处要引起重视。

(3)设计二次防雷设施。要将监控、自动化、通讯、火警系统等二次或者弱电系统的接地问题纳入电气设计范围考虑中,在设计图纸中正确标明其接地方式。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要按照规定严格把关并指出存有的错误。

2.2严格保证材料的质量合格

角钢、扁钢和圆钢都是防雷接地所用到的材料,对其检查项目有三:第一验证材料三证是否齐全;第二看材料是否合格;第三施工中的镀锌材料是不是满足要求。在施工和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常常随手将普通的材料代替特定材料进行焊接等,这样可能会折损设备寿命和性能。

2.3严格控制接地关键部位和施工质量

列出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的环节和接地的关键部位,将这些地方作为质量控制处,提前设计好预防手段,同时监控其施工过程,来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

(1)接地施工中的首先考虑接地环网的敷设。第一预埋接地体的深度、接地体导体的热稳定容量和机械强度、接地体在空间中的间距都要控制在设计规定内,应用搭接焊按照规定焊接接地体连接点处,焊完接地网,要及时测试接地体电阻值是否满足要求。

(2)电气设备的接地质量。其一电气装置的接地引下线要以单根连接干线,禁止串接;其二接地线的焊接连接处用铜鼻子分连而不能出现缠绕的情况;其三按照规定焊接在基础槽钢上电气装置的柜体,用专门的地线接地;其四对于接地装置的连接点和紧固件等关键的衔接部位都要上防腐涂料。

(3)严格保证避雷器选型与匹配的正确性。一避雷装置的各个部件是合格的并满足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规定;二是独立避雷装置要和其他的电气装置以及人类活动通道的距离要符合设计规定;其三防雷网和避雷针及周围其他金属物要焊接成一体;四是明确标清接地引线也避雷网的焊接点;最后发电站和变电站避雷线内与允许有接头。

2.4严格把关防雷接地工程施工验收质量

工程验收时要严格按照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全部验收过程包括自检合格,交接检验与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再通过监管工程师的验证和确定,并进行隐蔽验收。

完成施工后要严格依据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进行交换检验,包括接地网的电阻值检测和整体性测试。测量接地网的整体性是对接地网上各个邻近装置之间的电气导通测试。最后要及时遥测电阻值,尤其是接地体竣工后,要马上确认其阻值是否满足规定,若不满足规定,可以及时进行补救。

3、结语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合理有效的接地装置上的,我们需要对防雷系统的设计、施工、选材和验收等方面严格把关,并对施工过程和工作期间进行定期的监管和查漏补缺,如此才能保障接地系统要长期正常的使用和电力系统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3]南京工学院周泽存.高电压技术[M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4]郭火庆,邱水平. 湖北电力.[J].2003,27(1).

论文作者:钟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接地装置的常见问题及其控制论文_钟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