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房屋建筑的质量,而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高层建筑数量逐渐的增多,这就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施工工艺、效率、质量上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想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之后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就必须保证高层建筑在建设中的质量。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在对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这就需要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的实际建设中不断的进行总结与完善,有效的将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一、桩基础工程的概述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发展在不断的加快着脚步,在众多项目工程中桩基础工程是最基础的一项工程,它是建筑的最基础的工程之一,主要是由基桩与桩顶部中的承台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基础工程,根据桩端中的支承情况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高承台桩基与低承台桩基。高承台桩基,是指桩身的上半部分与承台的底部全部都位于地面之上,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可以将其划分为灌注桩与预制桩这两种形式,高承台桩基在施工现场中直接采取的是就地钻孔这一种方法,然后在钻好的孔内设置相关的钢筋笼,往钢筋笼中灌入适量的混凝土,最后形成相应的基桩;低承台桩基,则是指桩身全部处于地下,承台在地面上与土体的关系是直接进行接触的,低承台桩基在施工现场中主要采取的是静压、水冲沉入、振动、锤击敲打等一系列方法,将相应的基桩打入土地中。
桩基础工程,能够对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竖向荷载进行转移,转移到建筑物桩基周围的土层中,尤其是在面对暴雨、地震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中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利用建筑物桩基中的竖向承载力强这一优势,增强建筑物在受到一些外力作用时的抵御能力,不仅仅减少了建筑物出现塌陷或者是倾斜的现象,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这也是建筑桩基础在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地基变形与地基承载力的标准与要求,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勘察,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二、关于桩基础工程
桩基础工程是我国众多项目工程中的最基础的一项工程之一,它是由基桩和桩顶部中的承台相结合而形成的,属于基础工程。它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根据桩端中的支承情况,分别是:低承台桩基和高承台桩基。低承台桩基,是桩身位于地下的部分,在地面上承台和土体是直接进行接触的关系,在施工现场中低承台桩基一般采用锤击敲打、振动、静压、水冲沉入等方法,将相应的基桩打入到地中。高承台桩基,指的是承台的底部和桩身的上半部位于地面之上,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高承台桩基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即预制桩和灌注桩。在施工现场中高承台桩基采用直接的就地钻孔方法,将相关的钢筋笼设置在钻好的孔内,然后将适量的混凝土灌入到钢筋笼中,从而形成相应的基桩。桩基础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对建筑物中存在的竖向荷载进行转移,将其转移到建筑物桩基周围的图层中。
三、建筑桩基础的功能及应用范围
1桩基的作用
桩基础施工是为了对地基沉降要求严格的,不允许有不均匀或过大沉降的建筑物,以及采用地基加固措施不合适的软弱地基或特殊土地基,防止建筑物出现倾斜倒塌等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是提高土质的密度,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并确保建筑物的倾斜、沉降不超过允许范围;另一方面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穿过软弱土层传送到深部较坚硬的、压缩性小的土层或岩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应用范围
对于一些软土地基和对地基要求比较高的工程可以采用桩基础施工。其次对于负重大的建筑,比如较大的油库等地方,以及承受大荷载、对基础振动有较高要求的建筑等,要进行桩基础施工,因为这些建筑需要承载的重力大,对地基的要求就高,如果不能有很好的地基作为支撑,一旦再有其它的压力作用,久而久之,建筑就会出现问题。
四、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现阶段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可以根据其成孔方法来进行有效划分,而冲击成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等多种灌注桩施工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类建筑工程"基建工程以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场地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灌注桩施工工艺,这对进一步提高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施工单位在工程实践中能否做好护壁的防护工作,将会对灌注桩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对护壁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则会导致其容易发生倒塌等质量问题,进而会对建筑桩基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2预制桩的施工技术。预制桩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结合打桩顺序来控制桩尖朝向,而预制桩尖在施工中要确保浇筑施工的连续性,而其必须要将保护层控制在25m左右来满足其施工要求。现阶段施工单位一般会采用振动法"静力法"射水法以及捶击法来完成预制桩的沉桩施工,但是振动法与静力法在使用中容易产生挤土现象,所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桩基数量来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要制定出控制挤土现象的方案与技术措施。
3静力压桩
在桩基础施工中,使用静力压桩,主要是利用了静压力来把预制桩给压进土中静压预制桩经常处于软土层的内部,而土质地基一般是粘性,而在压入桩时,就可以利用桩基本身的重量来当作是反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抵消掉在压桩时产生的侧阻力与桩侧的摩擦力。在利用竖向静压力把预制桩压入到土里时,在桩周围的土体中就会由于剧烈运动而出现挤压情况,造土体内部缝隙中水压就会持续攀升,这样就削弱了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增加桩身沉降速度
一般情况下,使用静力压桩要分段预制,并且逐段压入,根据桩架的实际高度来决定每一节的柱长度,通常桩长在6米左右,挤压桩长度可以在30米以上,桩的断面采用400*400mm规格在开始压桩的时候,分节段的压入,所以桩在分节段的时候要做好预制工作,在压入第一节桩的时候,在柱上侧和地面有三米的距离时接入第二节段桩,保持连续压入,而且,在压入每根桩的时候,都要保证工序连续进行另外,在压桩时还要测定桩的垂直度,如果垂直度误差大于了1%,还要查找相关的原因,并采取弥补措施,如果在压入时桩基础尖端压到了硬土质,不能强行移动支架进行纠正在使用静力压桩施工时候,不会产生噪声污染,也不会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利的影明,而施工工艺也比较简单,利于监督工程的质量,因此在高压缩性强的勃土中经常使用这种施工方法但是使用静力压桩技术却很容易破坏土层的结构,从而在地基中产生一种较大的水压力。
结束语:
建筑桩基础土建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中的效率与质量,它能够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远业.高层建筑底桩基础设计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0(17).
[2]杨桦.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工作性状及工程设计问题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9(04).
[3]陈旭,李家稳,潘枝旋.几种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0(08).
[4]张思成.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简化分析研究[J].建筑工程,2008(13).
论文作者:冯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桩基论文; 桩基础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土建论文; 建筑物论文; 静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