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读者的阅读入手--“古都秋”的备课_故都的秋论文

从普通读者的阅读开始——《故都的秋》共同备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故都论文,读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文说明】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有八十年上下了。它语言自然、随意、从容而不失典雅,风格含蓄,余韵悠长。一代代的青少年大约都是从这篇写景文字开始接触郁达夫其人其文的吧。

作为经典名篇,《故都的秋》是琢磨不尽的。比如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历来就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一种是“爱国说”,认为这里作者借写故都的秋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对故都的秋有多眷恋,表明他对祖国的爱就有多深;有的则持“眷恋说”,认为这是抒写作者对于故都的眷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还有的提出“秋士说”,认为这篇散文抒写的是苦闷彷徨、郁郁不得志的“秋士”情怀。

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对这篇课文的处理也颇为混乱。比如内容目标,就有学习情景交融的手法、体会散文情感、品味散文语言、学习形散神聚的特点、培养散文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了解郁达夫、培养诵读能力、了解散文体现的作者个性、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探究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整体感知课文等12类。不少教师在目标和内容对应上也有突出的问题,如目标中明明是要培养一种散文鉴赏能力,按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把课文处理成“例文”,但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却把关于文本的所有内容都教了,选择的是一种“定篇”的教学姿态。

【共同备课】

引导:安排10分钟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请将最有感觉的句子或字眼进行圈注。

(程水仙朗读课文,其他人边听边圈注)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从普通读者的感受出发

1.谈感受

胡根林(以下简称“胡”):刚才大家很认真地听读并圈注,现在请你说说最有感觉的一个字词、一句或一段?

李俊科(以下简称“李1”):我最有感觉的句子是“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是文眼或中心句,其他都围绕这个来写的。一些虚词,如“可是”“却”“特别地”情感倾向明显,表现了对故都的秋的欣赏和留恋。

张丽丽(以下简称“张”):我不赞同把刚才提到的这句当作文眼。清、静还可说,“悲凉”似乎不对。文中是体现萧索、深沉的秋味,但那不是“悲凉”。

王丽飞(以下简称“王”):我觉得落脚点应是“悲凉”,清、静等都落脚在“悲凉”上。比如,提到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蓝或白的颜色就有悲凉的味道,而括弧中提到朝(hāo)荣,它是牵牛花的别名,早上蓝朵开放,太阳出来就枯萎了,生命的短暂也体现了这种悲凉的意味。

胡:大家对“清、静、悲凉”三个词有一些体悟。它们是不是就是文眼呢,值得讨论。至少它们对后文展开描绘故都的秋定下了一种色调,一种冷色调。

何金鑫(以下简称“何”):我对这个课文的题目很有感觉,好像蕴含作者对故都的秋特别的感情。

胡:这个点抓得不错。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类似的其他标题来替换它?比如北平的秋、北国的秋,古都的秋等等。“故都”的“故”很有回味,如李煜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古人常有“风雨故人来”的温情。

张:故都的秋,有文化的底蕴。北平本来就是古都,但却成了作者的“故都”。在课文最后一句,作者要折寿命的三分之二为留住这北国的秋,可见他对北国秋天的热爱,爱得深沉,爱得偏执。

李璞(以下简称“李2”):我对“在皇城人海中,租到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句有感觉。我在其中只感觉到清和静甚至是清闲。是不是作者在南方,享受不到这种清闲而产生一种悲凉呢?

梁文(以下简称“梁”):对,这不是实景,是想象的,是想象中对那种清静生活的迷恋。

王:我对写枣树那段挺有感觉。提到枣子,我想起以前看过的资料,说郁达夫儿子爬上枣树掉下死掉的,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作者为什么说枣子是“淡绿微黄的颜色”,却成为秋的全盛时期呢。

李2:我对写秋蝉那段特有感触。秋蝉的残声很凄凉的,课文类似的萧瑟之景还有很多,但给人感觉特别美。我想,樱花短暂,日本人有这个美学,郁达夫深受影响。

王:喜爱和悲凉不矛盾吧……作者能感受到秋的悲凉,但因为是故国的秋,能不喜爱吗?

胡:刚才大家敏锐地发现,作者没有写秋天那些丰收的、愉快的景象,反而赞美那种颓废、幽远、严厉、萧索之美,这可能恰恰是郁达夫独特的个人情趣或美的追求。

我建议我们还是回到第一个问题,进一步谈谈自己的感受,而且对于这种感受的解释最好能扣住文内的字词句段。读文本有两种解释方式,一种文内的解释,一种文外的解释。当然,当我们文内解释不够时,对于散文,需要引入一些写作背景的介绍或作者相关作品等。

梁:我对“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一句感觉很特别,“细数”很清闲,“一丝一丝”很细腻,其中蕴含一种淡淡的愁绪,把清、静、悲凉落脚于生活的细节之处,很传神。

张:“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触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这种感觉太特别了,那种槐树的落蕊,那种对于这种落蕊的爱怜,情感细腻到极致。

何:我还对两个都市闲人的对话有感觉。这两句话,若用京味的嗓音读,感觉肯定马上就出来了。(模仿读这两句:唉,天可真凉……)这样读,就能读出那种缓慢悠长的味道。

胡:我们作为普通读者最有感触的地方可能恰恰是文本精彩之处,有的和文本主题有关,有的体现为情感基调,有的就是语言形式特殊之处,这些汇拢过来就成了一个可触摸的蕴含作者丰富情感和情趣的北国之秋了。

2.想问题

胡:刚才大家谈感受,如果说感受体验是阅读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那么理性分析是阅读学习的第二个环节。文学阅读常要在这种感性与理性之中走过几个来回。

这里有个人曾提出疑问,我们一起来思考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这歧韵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倒来得正好?

梁(反复读这两句,理解不进去):胡博士给我们讲讲吧。

胡:好。这也不是我的研究结论,但可以作为参考:按普通话的读音,“一阵秋雨”读起来,“一”字读平声;“一层秋雨”读起来,“一”读仄声。如此,“一阵秋雨一阵凉”的平仄是“平仄平仄平仄平”,读起来平仄相隔,音调急促;而“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平仄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中间有两个平声相连,音调缓和,正符合秋雨闲人那种“缓慢悠闲”的声调,颇合七律音韵的平仄规律,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我们日常听人家说话,只会注意话里的内容,很少会对语言的平仄音韵有这样的敏感。而郁达夫则不同,他的古典诗词写得极好;只有像郁达夫这样极讲究语言的音韵和谐的文人,才会对普通市民之间闲聊话语间的平仄音韵是否协调有这样超乎想象的敏感,才会留意这些会被我们一般人所忽略的东西。

张:这么说,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文人之秋了。

程:个人感觉,郁达夫对秋的感触非常与众不同,如第三段“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为什么用“碧绿”呢?

李1:蓝天嘛,干净嘛。

胡:程同学对这个色彩感觉很敏锐,抓得很准。大家这方面有解释吗?

王:苍天、青天……绿是不是会比蓝更澄澈啊……

胡:白居易《长恨歌》有诗“上穷碧落下黄泉”……道教中称东方第一层天为“碧落”,通过颜色写出秋高天远,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人认为“碧绿”这个词误用,但这个误用恰好表明郁达夫对传统文化熟稔于心。

程:作者文字的音韵也很特别:“……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完全就是一种诗的笔调。

胡:很高兴看到大家对文字的敏锐感,我觉得这是当好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读到好东西应该有一些特别的感觉,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展开。说说看,对课文,你们总体上感觉怎样?小结一下。

(大家齐声:有很重的文化积淀、有诗味,有很特别的审美趣味。)

胡:我们是不是基本读懂了呢?

程:我有个问题,第13段“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几个比喻,似乎都从秋味入手:酒,醇厚和浓烈;饭,稀薄和厚实;鱼蟹,细腻和粗错。唯独黄犬和骆驼之比,很怪,值得讨论。

胡:这个问题好,限于时间,我们集体备课之后大家再讨论讨论。另外,我再提个问题,第2段和第13段,同样是南北国之秋的对比,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也留待大家进一步思考。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起于学生疑问,终于文本体式

胡:如果说前面我们主要从普通读者角度来读课文,那么这里就要从语文教师角度来读了,语文教师的读法不一样,要想想这篇课文有什么好教,值得教的东西,学生读这样的文章有哪些疑难。大家觉得,这篇课文最值得教的东西是什么?

李2:有前面这么多的讨论,教学内容好定多了。

李1:体会作者的情感。

何:把握作者的情感,以及怎么体会课文的语言形式,如音韵、排列,那种诗味。

王:作者那种独特的审美趣味。

梁:这是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我们本次培训学习了从文本体式角度来选择教学内容,我看可以教情景交融啊,品味散文语言啊等等。

胡:刚才提到文本体式,这个概念其实包含多层含义,因此从文本体式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应该有多个层面,先从文体出发,比如抓住散文的特点,然后从文本独特性角度,像这篇课文语言的典雅、富有韵味等。

李2:很多老师教这篇课文都去品赏那五幅秋景图(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啼唱、闲话秋雨、秋果奇景),我们要不要教?

李1:上次有老师讲座中提到不要教嘛,太死板了。

胡:我倒有不同看法。不是说这五幅秋景图不能教,而是说,花大量时间去概括五幅秋景图的做法不合适,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探求,而不是只满足于表面化的获取。那种概括的方式似乎也不是文学的阅读方式。这是篇具有诗味的散文,有很浓郁的古典意境。我们不妨从文本中去找找写了哪些意象更合适,然后通过意象,进一步看看它构成怎样的意境,把教学指向意象品味中对作者细腻情感以及独特审美趣味的体会。

李1:那我们讲意象和意境吧,就让学生找,这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王: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也不可少,可融合在作者情感的理解中讨论。

梁:我们的教学环节怎么组织?

王:我们不妨把胡博士刚才引导我们的过程整理为课堂的教学环节:个人朗读,分别谈感受,解决几个重要问题。

胡:阅读和阅读教学有三种:日常阅读、课堂阅读教学、确定学生对象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其中的角色也不一样,如普通读者、作为语文教师的阅读、换位为学生的阅读。

王:对,我们要了解学生有哪些疑难。

李1:学生的情况现在只能预估,我们不妨把刚才讨论的几个问题列为重点问题。

梁:我来整理一下,第一步,初读课文,放录音,整体感知。第二步,谈谈整体感受,结合文字,从哪儿得出来的?给示例。你最有感觉的字词句段是什么,怎么解释(插入学生有疑问的句子)。第三步,作者写故都的秋的哪些方面啊,你对其中哪些景物最有感触啊?(适当穿插写作背景介绍)。第四步,通过找一些句子,进行读写结合。如“可是这秋的深味……才感受得到底”。

胡:刚才梁同学概括得挺好,我们接下去做台阶式设计,中间有遗漏和需斟酌的请补充吧。

第三部分 成果呈现:台阶式设计纲要

1.初稿

目标:通过语言品味,体会作者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起点:

学情:①学生不能很好理解作者对悲凉之美的喜爱。②阅读困难: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文本语言表达的独特性。

预习:郁达夫的作品和个人经历(教师印制相关资料)。

2.讨论补充

作业:作者为什么会欣赏这种颓废、萧索的悲凉美?请查阅相关资料。

目标:通过语言品味,体会作者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台阶四:

落点4: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方法4:读写结合。

让我们从郁达夫独特的语言(虚词、音韵)来体会其情感。

台阶三:

落点3:深入意象,品味意境,理解作者情感和审美趣味。

方法3:分析、讨论。

主要问题:你们觉得这篇课文写到秋天哪些情景?谈谈你最喜欢的一个,说说理由?

台阶二:

落点2:结合具体文本字词,理解作者的情感。

方法2:示例、讨论品味语句,注意结合写作背景。(先谈整体感受;示例——先找句子;解释有感觉的原因;文本内解释和文本外解释。补充、追问一些问题。)

示例:从槐树叶底——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补充追问的问题: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2.很高很高的碧绿的颜色。

3.歧韵为什么“倒来得正好”。

4.第2段和第12段同样写南北秋的对比,写法上有什么差异?

5.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黄犬之于骆驼。

台阶一:

落点1:初步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情感。

方法1:范读、自读。(要求:请对特别有感觉的字词句进行圈画。)

标签:;  ;  ;  ;  ;  ;  ;  

从普通读者的阅读入手--“古都秋”的备课_故都的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