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思想道德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十六大对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全面部署,突出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反映了党对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最新成果,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建设先进的思想道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经阶段。
在全面小康社会中,先进的思想道德占有什么地位呢?这必须从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中把握。小康一词源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民劳苦,渴望得到一些安康。西汉经学家戴圣在《礼记》中进一步阐述了小康思想,他说的小康社会是一种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古人小康思想,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希望,然而,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这种理想从未实现过。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赋予小康以全新的内容。他多次阐述了小康社会的思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00至1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发展。如果说在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侧重于发展经济的话,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精神文明建设将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这高度概括了全面建设小康的总体部署,由此可见先进的思想道德在全面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
社会结构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结构,相应地,社会的文明结构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精神文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部分。如果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就会受到极大影响,社会就不能取得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证,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种文明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践和全部过程。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归根到底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基本方面,其中,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决定了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如果没有先进的思想道德,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那只能是一句空话。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决定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地位。我们所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全社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的社会。这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然要求建设先进的思想道德。
二、建设先进的思想道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论述深刻概括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我们完成了预定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全国人民总体上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通过继续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还必须努力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具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以此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尺度。”这就是说,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十六大报告把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但精神也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族精神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中华民族历史上饱经沧桑,历经各种磨难而能薪火不息,代代相传;中国经受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瓜分和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但始终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中华文化遭遇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侵蚀,仍然继续向前发展,就在于我们的这种民族精神给中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我们全面建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仍然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及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依靠广大群众发扬自我牺牲精神,积极奉献,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成功。由此可见,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然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具有定向功能、辐射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传递功能、创造功能、批判功能等。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三个文明”一起抓。“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失去基础的危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思想道德建设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满足和提高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而且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能否促进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和持久的精神动力,关系到经济、政治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和扩张力。
三、建设先进的思想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十六大报告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有赖于思想道德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过程,也就是中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和建设者,是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现代化角度说,人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现代化不仅仅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当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而不仅仅是社会现代化的成果。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因此,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这个统一体中,理想是目标。理想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是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性质的主要方面,有了崇高理想,才能自觉运用道德和纪律约束自己,才能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的强大精神动力。美好的理想能激起人们为之献身的热情,给人以坚定的信念、明确的人生方向、顽强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道德是基础。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如果人们道德低下,精神颓废,必然危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文化是条件。有文化,是指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拥有建设现代化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纪律是保证。纪律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对其所属成员行为规范的要求。思想道德建设基本上涵盖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很显然,培养“四有”新人,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部分。
在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促进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于经济成份的多样化、社会组织的多样化、收入方式的多样化,造成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外来思想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为深刻、复杂的影响。建立在计划经济条件上的思想道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条件,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所谓人的精神危机问题。人除了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是交织在一起的。人除了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社会除了经济活动,还有文化活动。如果只重视物质,忽视精神,这样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先进的思想道德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标签:小康社会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道德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十六大报告论文; 政治文明论文; 物质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