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拉哈语与吉利语的初步比较_小舌音论文

越南拉哈语与仡央诸语言的初步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越南论文,语言论文,拉哈语论文,仡央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越南学者1972年出版了《越南西北部的南亚语民族》(邓岩万等,1972)一书,并经白保罗《澳泰语言与文化》(Benedict,1975)一书的引用,“拉哈语”一名逐渐为学术界所知。据说70年代法国学者欧得里古尔(André Haudricourt)也曾调查过哈语(

Edmondson & Gregerson,1997)。1979年,苏联、 越南语言学家联合开展越南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拉哈语,之后宋采娃(Н.В.Солнцева)与黄万马合著《拉哈语》(Язык лаха)一书,1986年在莫斯科用俄文出版。此书描写山萝省拉哈语,共407页, 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展开描写,后300页为词汇、句型材料。 这是迄今为止材料最详尽的拉哈语论著。此外,黄万马还在其他一些论作中将拉哈语和普标语等一些“卡岱”语言作比较分析(黄万马,1988,1992)。1996年美国语言学家艾杰瑞、葛列格松调查了越南老街省拉哈语,1997年撰写了Outlying Kam-Tai:Notes on Ta Mit Laha一文( Edmondson & Gregerson,1997),作了初步介绍分析。 以上列举的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拉哈语所作的较有影响的调查研究。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仡央语言(注:白保罗(1942)最先提出“卡岱语”概念,我们所称的仡央语言系其中的大陆语言,不包括海南黎语。贺嘉善(1983),王辅世(1988)提出隶属于侗台语族的“仡佬语支”一名,张济民(1993)提出与侗台、苗瑶并列,隶属汉藏语系的“仡拉语族”一名,我们采用梁敏(1990b )提出的侗台语族属下的“仡央语群(语支)”一名的提法,以两种使用人口较多, 具代表性的语言仡佬、 布央统称(李锦芳,1996)。)包括仡佬、木佬、拉基、羿人(已消亡)、普标、布央和拉哈七种,仡佬、 拉基、 普标早在本世纪初就有调查成果问世( 注:B.Bonifacy ,

sur les coutumes etla langue des Lolo et des La-qua du HautTonkin(Ibid.,t.8,1908),PP.531—558; E.Lunet

deLajonquière,Ethnographie du Tonkin Septentrional(Paris,1906)附有仡佬、普标、拉基语词表。),木佬、羿人语80年代由中国学者调查记录,布央语材料1990年起公诸于世(梁敏,1990a;毛宗武,1990)。在仡央诸语言中拉哈语是语言学界尤其是中国语言学界较陌生的一种。本文利用宋采娃、黄万马《拉哈语》和艾杰瑞、葛列格松(1997)记录的拉哈语材料对拉哈语作一简要介绍,并将拉哈语与其他仡央语言(“外围侗台语”)作初步比较研究。

一 拉哈语概貌

拉哈人是越南一个单列民族,分布在北部老街省和山萝省,共1394(1991)。分布在老街省的自称“拉哈轰”

,即“水拉哈”(以水稻耕作为主要经济形态)。分布在山萝省的自称“卡拉普佬”(khlaphlao)或“拉哈普佬”(Laha phlao), 即“旱拉哈”(以旱地耕作为主要经济形态)。拉哈人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开始在越南北部山区定居,目前还不太清楚。从他们的生活习俗、语言等方面的特征与普标、拉基、仡佬等越南北方少数民族比较接近来看,拉哈人可能不是越南北部的土著居民,而是和中越边境的其他仡央语民族(以及苗族、瑶族等)一样陆续从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是贵州)迁来的( Edmondson & Li Jinfang,1996),时间大概不会超过500年。(注:拉哈人社会历史情况可参考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民族学研究所编《越南北方少数民族》和艾杰瑞、葛列格松(1997)的论文。前者指出拉哈人在11、12世纪黑泰人到来之前已在老街省定居。艾、葛也从老街拉哈人居住地较泰(傣)人好(平缓的沿河地带,便于稻作)这一方面来支持上述说法。看来拉哈人迁入越南北部的时间尚需研究。)

老街一带和山萝一带的拉哈语差别较大,我们暂依据其自称,将拉哈语分为“水拉哈”(分布于老街省)和“旱拉哈”(分布于山萝省)两种方言。

ph常念成f。例如:phup[1]~fup[1]“席子”;pha:j[6]~fa:j[6]“布”。z也可念成j。例如:zu[2]~ju[2]“脖子”;zok[4] ~jok[4]“开玩笑”。

旱拉哈和水拉哈均有全浊塞音b,水拉哈还有d。拉哈语没有小舌音q等。水拉哈没有送气清塞音ph。旱拉哈有bl pl phl ml kl khl六种复辅音声母,还有mj kwkhw三种腭化、唇化声母。元音数量较多, a带韵尾时分长短,e与

声调均为6个,均只有其中部分声调与塞音尾韵相配, 但两个方言声调对应不明显。例如旱拉哈第5 调虽然较多地与水拉哈的343 调对应,可是也有部分词与24调以及别的调对应。请看以下例子:

其他调的对应情况也基本如此,如旱拉哈的第1 调分别与水拉哈的24,31,33调等对应,第2调较多对应于33调,同时也对应于343, 212等调。

拉哈语属SVO型语言,名词的修饰成分后置, 动词的修饰成分有的前置,有的后置,否定副词出现在句末,量词丰富,数量结构修饰名词时位置在前,量词有时候单独随名词(放在名词前)出现。请看以下例句(均为旱拉哈材料,水拉哈句法材料暂缺):

拉哈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水拉哈话双音节词较多,多为“前缀+词根”型。单纯词以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合成词有派生(“前缀+词根”及少量“词根+后附成分”)、复合两大类,未发现有重叠构词法。由于与黑泰人杂居,许多拉哈人也掌握黑泰语,拉哈语吸收了部分黑泰语词。官方语言越南语也影响了拉哈语,文教、行政等方面的语词许多借自越南语。越南语借词如:

两个方言的核心词接近,以Swadesh 用于语言年代学统计的百词表作为择词范围,两个方言都具备材料的有75个词(水拉哈材料有限),其中58个词同源,占77.33%;17个词不同源,占22.67%。与其他仡央语言的方言之间的关系相比较,拉哈语两个方言的核心词还是比较接近的(仡佬语安顺和贞丰两个点的同源率为51%,比较词数97个;布央语巴哈和郎架两个点的同源率为57%,比较词数98个)。

二 拉哈语与仡央诸语言的初步比较

(一)语音、语法特征的比较

拉哈语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与其他仡央语言比较接近,从共时特征上看与布央、普标语最为接近。拉哈语和其他仡央语言语音系统的共时特征及发展特点的共性和区别可概述如下:

1.语音方面

(1)复辅音声母趋于消失。仡央语言中目前只有拉哈语、 仡佬语和木佬语保留有复辅音声母,其他语言均已简化。其中拉哈语的“水拉哈”方言和仡佬语的阿欧方言复辅音声母也已消失,保留复辅音声母的方言,其类型也已残缺。例如“旱拉哈”方言只有唇音、鼻音和舌根音类复辅音声母6种:bl pl phl ml kl khl,而早期可能存在的舌尖音类、小舌音类tl dl ql Gl等已消失。仡佬语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木佬语复辅音声母的发展更快,目前只有麻江巴茅寨和凯里白腊寨分别保留了pl(巴茅)、pl和phl(白腊)一两个唇音类复辅音声母, 可见其简化过程已接近尾声。

部分点上存在的这两个带前喉塞的浊塞音声母可能也将走向消亡。

(3)元音a分长短。拉哈、布央和普标语元音a分长短, 仡佬的三冲等地也区分。布央、普标i、u等元音也分长短。拉基、木佬语元音长短对立现象已完全消失。

和鼻音韵尾-m。

(5)拉哈语与其他仡央语言一样,声调与汉语、 侗台语没有对应规律,仡央各语言间哪怕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对应也很不整齐(仡央语言声调发展问题需作进一步探讨)。

(6)仡央语言一般都有小舌音声母q qh,拉哈语没有。

(7)旱拉哈话有流音韵尾-l。 这在仡央语言中独一无二(与其他语言的对应关系见下文)。

从语音特征上看,拉哈语在鼻、塞音韵尾的完整保留、具有带前喉塞的浊塞音声母以及元音a区分长短等方面与布央语相似, 与普标语也比较相似,与仡佬等的差别则较大。同时又以具有流音韵尾-l、没有小舌音声母q等而独具特色。

2.语法方面

(1)相对于仡佬、拉基语,尤其是拉哈语,拉哈、布央、 普标和木佬语的双音节或三音节词不太丰富。动词、形容词带后缀(或称附加成分)的拉哈、木佬语很少,其他的稍多些。

(2)拉哈语和普标、木佬语一般不使用重叠构词法, 布央语一般也不使用,只是个别点(雅郎)有苗头,越南拉基语也有少量例子(如ma[13] ma[52]“硬”、

“猫”),仡佬语的贵州六枝牛坡、广西隆林三冲、木基等点上普遍使用叠音构词法。

(3)拉哈语和其他仡央语言一样,基本语序为SVO,名词的修饰成分前置,数量结构修饰名词时也前置,动词的修饰成分有的前置,有的后置。

(4)否定副词后置是拉哈语与其他仡央语言共有的特征。 旱拉哈(水拉哈不具备材料)否定副词taw[6]“不”均出现在谓词之后,而且在句末。这与大多数仡央语言情况相似。例如:

从语法(包括构词法)特征上看,拉哈语与其他仡央语言十分相似,从以上几方面看,并不与哪一种语言特别亲近或疏远,只是因与布央语同时共具以上5项特征而显得两者关系略略亲近些。

(二)某些语音对应关系

拉哈语的复辅音声母、浊塞音声母、辅音韵尾以及长短a 的区分等语音单位及特征与其他仡央语言有严谨的对应关系,其他语言的小舌音声母也在拉哈语中显示了整齐的对应。这些语音对应规律反映了双方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1.复辅音声母的对应

旱拉哈有bl pl phl ml kl khl六种复辅音声母,bl phl ml几种例字较少,与水拉哈及亲属语言的对应系统性不强,其他的对应明显。旱拉哈的复辅音声母在亲属语言中多已变单辅音声母,kl多变l (保留次辅音),唇音类的如pl,保留p(或变m、v等)或l(或r )的比例相当。在保留复辅音声母的仡佬、木佬(仅有pl、phl )中也多已演变成单辅音。例如:

3.长短a的对应

旱拉哈与水拉哈、布央、普标语元音a区分长短,互相有对应, 旱拉哈的长a在其他语言中也多为长a,短a 在其他语言中更多地表现为短a。旱拉哈的长短a在其他语言中的长短表现如下(旱拉哈念长a 的与其他语言可比的共有38个,短a可比的有40个):

旱拉哈的长a与其他语言的比较:

可比词 旱拉哈其 他

22长 长12,短10(水拉哈)

21长 长18,短3(巴哈)

20长 长15,短5 (郎架(注:极少数为同方言的峨村话例词。下文短a的比较亦如此。))

18长 长11,短7(普标)

旱拉哈的短a与其他语言的比较:

可比词 旱拉哈其 他

24短 短21,长3(水拉哈)

24短 短20,长4(巴哈)

21短 短19,长2(郎架)

17短 短15,长2(普标)

从上述比较看,除旱拉哈的长a在水拉哈、普标表现为短a的比例较高之外,其他的长短对应关系是较整齐的,尤其是与巴哈布央语的对应更为整齐。

旱拉哈长短a与亲属语言对应关系例词:

4.辅音韵尾的对应

拉哈语与布央、普标语均保留塞音韵尾-p -t -k,对应整齐,仡佬、拉基、木佬语塞音韵尾全部消失,少数转化成同部位的鼻音韵尾,在拉基语中个别还表现成鼻化成分。例如:

(注:普标声母特别,可能是韵尾同化结果,也可能是kl→pl以后的反映形式。)

(注:拉哈、拉基的声母与其他不同。这个词早期仡央语声母复杂。)

(注:巴哈的韵尾可能是受声母同化的结果。)

5.其他仡央语言小舌音声母在拉哈语中的反映

其他仡央语言有小舌音声母q qh,只是例词多少不等(如巴哈布央语例词就较少)。但在拉哈两支方言中,小舌音均不存在。从侗台语族的演变特点看,诸语言早期均有这一套声母,可能还有浊的一套,只是后来在一部分语言中率先消失了。拉哈语的情况亦应如此。从以下对应词表可知,其他仡央语言的小舌音在拉哈语主要表现为k kh h等舌根音、喉音,也就是说拉哈语的小舌音消失后并入了k kh h这些声母。例如:

从以上几项语音对应规律上看,拉哈与布央的对应较其他的整齐些,其他语言与拉哈的可比词数不如布央多,对应规律也不如布央语严谨。

(三)核心词亲疏关系比较

依据Swadesh的百词表,我们选择了各语言均具备材料的92 个词进行对比(第10、27、36、47、66、67、83、100号词材料不全, 拉哈语以旱拉哈为代表),探寻拉哈语在核心词上与其他仡央语言的亲疏关系。区别同源和非同源关系主要看语音是否相近尤其是有否对应关系。仡佬、木佬、拉基由于韵尾已大大地简化,给识别同源词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但也可以根据我们摸索到的一些对应规律来判断是否有同源关系(当然这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模糊度,一些词我们判定为同源词,别人也许会认为不同源)。依据四舍五入,只保留整数的原则,拉哈语和其他仡央语言核心词的同源数及比例如下:

同源数比例

拉哈:巴哈58 63%

拉哈:拉基55 60%

拉哈:郎架50 54%

拉哈:安顺47 51%

拉哈:普标43 47%

拉哈:木佬38 41%

拉哈:贞丰37 40%

40到63个百分点的同源率反映了拉哈语和仡央诸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拉哈与巴哈布央虽然地理上间隔较远,近现代也没有什么接触往来,但二者核心词同源比例最高,说明它们具有密切的历史关系。同源率的高低并不依语言为序。比如拉哈与巴哈同源最高,其次是拉基,往下才到与巴哈同属布央语的郎架,与仡佬语的安顺、贞丰两个点的关系亦如此(这种情况反映了仡央诸语言、方言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该语支的各语言或各语言的方言之间的关系均不如其他侗台语言或各语言的方言之间的关系那么亲近)。如果将拉哈语与一种以上的仡央语言同源的词累加起来,那么同源数就高达72个,占78%。这又从一个方面充分显示了拉哈语与仡央语言的密切关系。

在所比较的92个词中拉哈语与其他仡央语言均同源的有22个,接近24%。这22个词是:

以上同源核心词显示了拉哈与其他仡央语言作为一个共同语支的重要特征。

(四)拉哈语在仡央语言中的地位

旱拉哈和水拉哈话之间在类型特征上并不比其他仡央语言和它们的关系显得特别亲近,但二者核心词同源率高达77%(比较词数75,如果有足够的材料进行100词的比较,同源率可能会下降一些), 这远比拉哈与其他仡央语言之间的40~63个百分点的同源率高。另外,考虑到族称、文化特征及地缘等方面的因素,把旱拉哈话和水拉哈话并入同一语言“拉哈语”而且分列成两个方言是适宜的。

拉哈语除了在语音、语法特征上与仡央语言相似外,语音对应关关系也较为明显,更主要的是拉哈语与仡央语言具有较多的同源核心词,将拉哈语划归侗台语族仡央语支应该是恰当的。还有其他种种迹象也反映了拉哈语与仡央语言特殊的亲缘关系。例如拉哈语与仡佬、拉基语均“笑”、“知道”同形:旱拉哈

笔者(1996)曾提出在仡央语支内部再划分两个次语支,仡佬、木佬、拉基组成一支,布央、普标和拉哈组成另一支。仡央语言除了在辅音韵尾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外,其他类型特征的差异均不明显,因此判别它们的亲疏关系主要应该考虑核心词的同源比例。从以上比较看,拉哈语核心词与拉基语及安顺仡佬语同源的比例还高于普标语。由此看仡央语支内部的支属关系尚需深入研究。但是从以上比较材料看布央语与拉哈语的密切关系是应该肯定的,假如要在仡央语支中划分若干支系,至少这两种语言应当并入同一支。拉哈人与巴哈布央人自称的中心语素一致,均为

“哈”,“拉”和“巴”均为前缀(“拉”是东南亚台族人或者说台语使用者对山地民族的总称,“巴”是巴哈布央语称人前缀)。联系到布央人关于民族迁徙的传说,我们认为拉哈人和巴哈人很有可能曾是共同迁自贵州一带的一个部落或关系密切的不同部落(旱拉哈和水拉哈可能也曾是两个不同部落),后来一部分在今云南省广南县境落居,成了今天的巴哈布央人,一部分一直南迁至越南北部山区才定居,成了今天的越南拉哈族。从词汇上看,旱拉哈和水拉哈有一部分相同而与其他仡央语言不同,显示了二者同属一个语言的特征。另外拉哈语也有一部分词与布央语(尤其是巴哈)相同而不同于其他仡央语言,这又从一个方面显示了拉哈语和布央语的密切关系。

拉哈语内部同源而与其他仡央语言有别的词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拉哈语是侗台语族仡央语支中一种和布央语最为接近的语言。

〔附记〕 本文所使用的旱拉哈话资料原系用俄文出版,语法材料经由何俊芳博士翻译,笔者才得以利用,谨此致谢。

标签:;  ;  ;  ;  

越南拉哈语与吉利语的初步比较_小舌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