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密植园的七种建园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七种论文,板栗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模式一:种子直播建园。即在已深翻整好的园地里,按设计密度春季播种,每穴2~3粒,当年按培育实生苗的办法管理。秋季芽接或第二年春季嫁接。一般嫁接后第一年即可见果。山东省山亭区徐庄镇大峪村有2公顷山陡坡梯田地,采用这种建园模式,平均每亩的产量,嫁接第二年为13.5公斤,第三年为82公斤,第四年为148公斤,第五年为285公斤。这种模式适于无栗苗的地区采用。
模式二:“三当”建园。即用当地2年生以上实生砧苗,当年定植,当年嫁接,当年形成树冠。山东省山亭区徐庄镇围湖村密植板栗园,利用从荒山移植的7年生砧木,进行“三当”建园,每亩产量达到400公斤。这种模式适用于就近有大砧木来源的地区采用。
模式三:定植实生小苗,缓苗嫁接建园。即先在苗圃育苗,第二年定植,或从异地购买实生苗定植,经过缓苗于第二年或第三年嫁接。由于嫁接时间后延,因此投产时间也要晚1~2年。这种模式对有育苗习惯和无苗地区均适用。
模式四:栗粮(或栗油、栗瓜菜)间种建园。即在大面积河滩平原地区,为有效改良小气候,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解决果粮争地的矛盾,可选用以农作物为主、间种板栗的模式。一般板栗行距为8米,株距为2米,树高控制在3米左右,冠幅控制在2米左右。行间种植粮食、或油料、或瓜菜作物。
模式五:定植良种嫁接苗建园。即选用自育或由异地购入的良种苗,于初冬或早春定植。这种模式具有植株整齐、品种配置合理、结果早等优点。山东省山亭区凫城乡千佛崖村,用这种模式在丘陵缓坡建园1.5公顷,栽植当年就有少量单株结果。第二年,75%单株结果,株产量为0.38公斤。第三年,全部结果,株产量为0.77公斤。这种模式成本较高,一般只适用于既无苗木又无嫁接技术,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经营者。
模式六:利用当地原有实生板栗资源就地嫁接建园。我国许多地区,山坡上生长着大量的实生板栗树,应充分加以利用。在清除杂树、深翻、培土、修堰并补植缺株后,可就地嫁接良种树。山东省山亭区北庄镇高庄村将2公顷9年生实生栗树,改造成集约化栗园,第二年即结果,第四年平均每亩产量为319公斤。
联系电话:0791-852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