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早期的华人街头戏剧_粤剧论文

新加坡早期的华人街头戏剧_粤剧论文

新加坡的早期华族街戏及戏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华族论文,新加坡论文,戏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是文化艺术的载体,文化艺术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文化随着人类的迁徙而得到传播。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处于鸦片战争的内乱外扰之中 ,人们生活苦不堪言,特别是南部沿海的人民,生计更为艰苦,为了寻找生路,人们便 不断南徙新加坡。随着华人大量南移,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也随华人的迁徙与之俱来, 特别是戏曲文化在新加坡留下一段令人兴奋的记忆,而京剧在新加坡则已有一个多世纪 ,“它犹如一颗明珠在南洋闪闪发光”……

早期的华族街戏

1819年1月,当莱佛士率船队登陆新加坡建埠后,中国华南地区的人民,便不断地移民 到这南洋岛国。华人移民的数字从莱佛士登陆时的30人左右,到1840年后激增到17,17 9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0.6%。据官方统计,到1881年,华族人口已达86,762人。到19 世纪末,华人移民新加坡更进入高潮。大量华人移民的移入,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这里 ,这包括生活方式、传统习俗、道德风尚、审美情趣等,特别是能慰藉人们精神的戏曲 文化。由于新加坡的华族移民多来自中国华南地区,因此最先带入的华文戏曲是这些地 区的地方戏,如粤剧、湖州戏、福州戏、琼剧等。可见,华人大量的移入是新加坡华族 戏曲开展的基础,而中国传统地方戏曲在这里的展开,也为京剧进入新加坡打开了途径 。

早期华人移民新加坡后,由于远离故土,心神飘摇,生活单调,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 和环境下,人们为酬神拜祖,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在出自精神的共同需要下,既“酬神 ”又“娱人”的戏曲表演出现了,并以街戏的形式所表现。街戏约始于1842年,在1850 年曾被英殖民者禁演,又因1856年颁布的警察法而进一步被禁止,受禁的还包括结社、 聚会、演讲等。1857年1月2日,新马两地的商店举行了1—2天的罢市活动,过后,当局 认识到此举的不明智,才渐允准街戏继续演出。

新加坡的早期街戏,戏台一般搭在庙旁或街边,戏台不但简陋,也没有什么布景,乐 队只有四五个人,演奏的乐器只是木拍板、锣、钹等。当时各方言群都有自己的戏班。 戏班的演出一般受聘于社团、庙宇等,演员除几位特殊戏伶台柱外,也聘戏曲爱好者扮 演兵卒等。街戏上演时,台前台后都挤满了人,还有流动的零售摊贩售卖食物,场面十 分热闹。

据《南洋年鉴》所述,最早进入新加坡的华族地方戏应该是粤剧:国内戏班之南来, 当以粤剧为最早,次之为潮剧,再次为闽剧、京剧、琼剧。……

最早的中国地方戏戏班何时到来,从现存资料中很难确定。但可考的是在1857年,新 加坡建立了粤剧艺人行业的组织“梨园堂”,堂址在牛车水的豆腐街。可见,在此之前 ,已有为数众多的粤剧艺人抵新演出。梨园堂后来改名为“八和会馆”,并于1890年在 新加坡登记注册,该会馆性质和功能,与广州的粤剧八和会馆是相同的。到十九世纪下 叶,随着华人移民渐涌,潮剧、福建戏、京剧、琼剧等相继在新加坡出现。据1881年的 人口普查得知,当时已有240名华族演员长住新加坡,其中14人是女的,这些长住新加 坡的演员应是粤剧、湘剧等地方戏的艺伶。

当时,华人欣赏戏剧的热情很高,看戏成了这些“终年胼手胝足,生活朴素”的华人 的主要精神娱乐。因此一些专业戏班也纷纷从中国来新演出,随之戏院也应运而生。

早期的戏院

19世纪下叶,新加坡经济发展,华人移民不断地增多,随之娱乐消遣的需求也增加了 ,戏曲业日渐发达,戏院逐渐增多,广州、福建等地方剧种的戏班不断南来演出,并进 入了“大雅之堂”。

1887年,上海人李钟珏南游新加坡时,亲眼目睹了戏班进入戏院演戏的情景,在其著 《新嘉坡风土记》中有如下的描述:

牛车水者在大坡中,酒楼、戏园、妓寮毕集,人最稠密,藏垢纳污,莫此为甚。…… 戏班有男班、女班。大坡共四五处,小坡一二处,皆演粤剧,间有演闽剧、潮剧者。惟 彼乡人往观之,戏价最贱,每人不过三、四占,合银二、三分并无两等价目。

可见,当时华文地方戏的表演如火如荼,观看戏剧的人很多,各方言剧种都有自己的 观众群。而戏班所驻的戏院在“大坡共四五处,小坡一二处”。

19世纪末,新加坡到底有哪几间戏院?又都建于何处呢?在有关著作中,一般记载本坡 早期有“6间”戏院;在《华人传统》一书则记有“6、7间”。多数著作所载的六间戏 院中,共同认定的有四间。有坐落在牛车水史密斯街(SmithStreet)36号的“梨春园” ;有位于大坡哇央街(WayangStreet)21号的普长春戏院(后易名庆维新)和24号的庆升平 戏院;还有马真路(Merchantroad)41号的怡园。另外两间,在崔贵强的《新加坡华人· 从开埠到建国》中,记有“景春园和阳春园”:吴彦鸿的《新加坡风土志》中,“梨春 园的百年沧桑”一节,记一间为“哲园”,另一间不详,就在此书“早期地方戏戏院今 何在?”一节中,又记“哲园”建于1921年,互为矛盾;而在《南洋年鉴》中,仅记有 上述所肯定的四间戏院,但却记这四间戏院所建的时间是1900年,更是有误。

据笔者资料的查阅和考证,在可靠的证据支持下,可确定十九世纪末新加坡的戏院至 少有“八间”。除上述认定的四间外,另外还有四间,它们是景春园、阳春园、丹桂园 和升春园。

景春园和阳春园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存在,这可见于《叻报》1893年1月2日的《梨园 争闹》一则新闻报道。其报道内容是说,当时景春园的庆丰年班和阳春园的庆百年班, 为南来的粤剧花旦“蜜枣子”及另外几个武生,抢定合同班、争给包银而闹事。现截取 几字而证明:

梨园争闹○本坡庆百年戏剧向在牛车水景春园开演名噪一时近有庆丰年班亦在叻地阳 春园演剧与其竞长角胜……

又见《叻报》1890年12月31日关于丹桂园的报道:

防微杜渐○本坡永结缘戏剧迁至牛车水丹桂园开演……

再见《叻报》1890年11月21日关于升春园的报道:

梨园滋事○……梨园班主前率该班子弟在於小坡升春园开演……

所以,1893年之前,新加坡至少已有八间戏院。它们是:梨春园、庆升平戏院、普长 春戏院、怡园、景春园、丹桂园、阳春园、升春园。另外,梨春园、庆升平戏院、普长 春戏院、怡园、景春园、丹桂园这六间戏院都在牛车水的戏院街附近,升春园在小坡, 唯阳春园所在地点不详。在这八间戏院中,梨春园和普长春(后改名为庆维新)主要演粤 剧,庆升平主要演京剧,怡园主要演湘剧或京剧,其余戏院皆演粤剧和潮州戏等。

综述

清末,上海人李钟珏在牛车水一带看到的演戏情景,可以说明当时的华族地方戏曲表 演已是热火朝天。地方戏曲的展现,从1840年左右的民间街戏开始,到国内地方戏班纷 纷南来进入戏院演出,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实现的,并呈现了中国内地所盛行的传统 文化艺术活动的相当部分内容。中国传统戏曲在新加坡能够得到传播与开展,而且其表 现与国内相差无几,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加坡的社会、历史等客观条件适 合华人生存,而移民政策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华人大量涌入;二是早期移民生活单 调,欣赏戏剧是唯一的娱乐,也符合他们的情趣;三是移民帆船的频繁往来,加强了中 国与南洋两地的密切交往,文化娱乐等信息迅速得到交流。

由于早期华人对戏曲文化需求热烈,促使华族地方戏曲在新加坡迅速得到传播,这也 为京剧的进入打下了基础。19世纪末,京剧进入新加坡时,便立即受到华人社会的欢迎 ,到二十世纪初,京剧戏班在新加坡的表演更加如火如荼……

标签:;  ;  ;  ;  ;  ;  

新加坡早期的华人街头戏剧_粤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