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原则论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08)08-0057-07

一、学术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同概括

自胡锦涛于2007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使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提法以来,学术界就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展开了热烈讨论。粗略统计,目前散见于国内报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已达数十篇之多。这些论文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对深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研究无疑是极有助益的。综合起来看,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李君如比较早地在多个场合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综观之,李君如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概括为八条: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以历史唯心主义或人道主义为基石的社会主义;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是“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主观构想出来的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体系;第三,科学社会主义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并能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在小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社会主义;第四,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工人阶级为物质实现力量、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立起来的,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而不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的产物;第五,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不是贫穷、平均主义或两极分化;第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形成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而不是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第七,科学社会主义是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分阶段实现的一个发展过程,而不是离开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地就能实现的理想社会;第八,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在不断变革中不断完善的社会,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社会。[1]

吴雄丞根据《共产党宣言》的论述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归纳为七点:第一,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第二,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第三,共产党人的主要经济纲领: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问题,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消灭私有制。第四,共产党人的政治纲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第五,共产党人的文化纲领: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第六,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即自由人联合体。第七,共产党人的行动准则,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2]

牛先锋、周新城、高放等都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六点,但具体内容则有较大出入。牛先锋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第一,社会主义要坚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为社会最大多数人谋利益。第二,社会主义要建立在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和谐的社会关系。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在不断变革中向前推进和发展。第六,必须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才能成为科学。[3] 而周新城则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概括为如下六条:第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第二,阶级斗争学说;第三,无产阶级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第四,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取得政治统治权;第五,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第六,与传统的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4] 高放、李景治、蒲国良在其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中所概括的六项原则是:第一,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第二,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第三,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第四,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第五,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第六,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5](pp.70-81)

也有学者提出了五项原则说。如严书翰就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概括为五点,即关于批判与超越的原则、关于社会主义最终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原则、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或路径的原则、关于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原则以及关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原则。[6]

还有学者提出了更为简明的三原则说。如陆剑杰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三项基本原则是:第一,合规律原则。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依靠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它揭示了人类社会运动的普遍规律,凭借的是剩余价值学说,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历史过程的运动规律。正确地理解和解释这两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来进行革命和建设,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合规律原则。第二,合目的原则。科学社会主义是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剥削本质、虚伪人道的产物。在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党宣布一切行动必须“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时候,才达到了社会主义的合目的原则。第三,合实际(具体实际)原则。社会主义有其一般原理,但到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必须与其具体实际结合,寻找由这一国家国情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特殊道路和制度模式。[7] 秦宣的提法又有不同。他认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来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等等。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最主要的有三条:一是注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三是坚持按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8]

董德刚和贾建芳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基本原则的不同层次说。董德刚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至少包括两个层次:较浅层次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即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手段理论。较深层次则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如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理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硬核”,前者则是这一理论的“外围”或“保护带”。科学社会主义最深层次的理论是唯物史观,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这样,科学社会主义就包括三个层次的理论:手段理论、目标理论、唯物史观。它们是由浅入深的关系。其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唯物史观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9] 贾建芳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从最深层次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由社会主义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10]

二、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和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通过对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清理,对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阶级结构的分析,对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总结,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时期的《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中得到了明确、深刻的阐发。我们认为,认清与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而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指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核心的社会主义理论。从上述所列举的观点中不难看出,有些学者是在广义的层面上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而有些学者则是在狭义的层面上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一些使用广义科学社会主义概念即在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内归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学者,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概括并没有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全貌。其结果,一些原则超出了狭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而一些本应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原则却被排除在外。我们认为,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学科领域内,采用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比较适当的。我们在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时不应与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相混淆。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从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上讲的。明确这一点,就不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普遍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论原则纳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范畴。

第二,要注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联系和区别。在上述所列举的观点中,有些学者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与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相混同。其结果,一方面,一些原则超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范畴;另一方面,又遗漏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清除出去,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繁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锐利的武器。但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所考察和分析的对象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它所提供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也是观察与解剖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通则。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特殊阶段的历史。它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针对这一特殊时段的。明确这一点,就不会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趋势的看法,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学说,关于阶级与阶级斗争的一般理论纳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范畴。

第三,要注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基本原理与基本原则的关系,对此,学者们的观点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在上面所列举的不同学者的论述中,有学者认为基本原则更宏观、更抽象,高于基本原理。[6] 有学者则相反,认为原理更为抽象和概括,而原则更为具体,要有可操作性。[3] 也有学者把二者看成一回事。[2] 我们认为,一般来讲,基本原理相对微观和具体,而基本原则则相对宏观与抽象,基本原则寓于基本原理之中而又高于基本原理。在无产阶级为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过程中,会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形成许多具体的原理,而针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所形成的基本观点便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之中而又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起着指导性作用的则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例如,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政权,这是《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一条基本原则,而暴力革命还是和平发展则属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两种基本途径。因此,我们不应该把暴力革命的原理提升到基本原则的高度,尽管这一原理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第四,要注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具体某一个甚至几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坚持的一些具有特定民族特色与特定时代特色的基本原则的联系和区别。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政党和国家具有普遍的意义,各国共产党人要善于把这些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独立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个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又会不断丰富和充实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但如果把一些明显具有独特民族性或时代性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等同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显然是不妥当的,这表面上是提高了某种特殊理论的普适性,实际上则恰恰是贬低这种特殊理论的创新性。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11](p.11) 明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正是我们深入领会和把握这一论断的关键。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五项基本原则

正是以上述四点认识为前提和依据,笔者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解作出了以下概括和阐释:

第一,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了整个人类社会从古代社会直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他们把生产方式的变革作为考察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基本范畴。《共产党宣言》在分析了由封建的生产方式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过程之后指出: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因为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而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12](p.277)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开始尖锐化了。“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12](p.278)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12](p.278)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不过,在马克思那里,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更替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13](pp.101-102)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13](p.101)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3](p.33)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危机已经永远消除的种种观点的同时,也批判了革命队伍中存在的无视社会革命客观规律、企图人为地制造革命、输出革命的冒险主义、急于求成的倾向。

第二,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进化和发展的目标是人的解放。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一部人类自身追求解放的历史,即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追求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历史。大工业出现之前,无论是原始公有制时代,还是后来的奴隶制、封建制时代,由于生产力和人的认识水平低下,人类畏惧自然界、崇拜自然界,匍匐于自然力的脚下。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人类还要从社会奴役中解放出来。人类的历史在资本主义时代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仍然未能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只有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人类社会才能最终摆脱种种奴役性的社会关系,才能最终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才能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用于增进全人类的福祉。只有在那个时候,“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14](p.757) 即“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人——自由的人”。[14](p.760) 首先,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类克服自身异化,实现由“异化人”向自由人转变,最终达到人的彻底解放。[15](p.120) 其次,科学社会主义主张首先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解放,进而达到全人类的解放。再次,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社会形式是“自由人联合体”。《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阶级的消失,“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p.294) 后来,马克思进而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更简明地表述为“自由人联合体”。[13](p.141) 可见,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才是共产党人最终的奋斗目标,才是共产主义的真谛。最后,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只是人真正作为人的历史的开始。它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只是就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历史阶段即阶级社会而言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13](p.33) 恩格斯曾反复强调:“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16](pp.628-629) “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17](pp.216-217)

第三,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与发展必须经过工人阶级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

所谓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过程,并不是说不经过人的努力就能自发实现。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纯粹自然演进的产物,而是自觉斗争的成果。所谓客观、自然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17](p.247)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7](p.248) 这里既不存在历史决定论,也没有无所作为的空间,其实质只在于探明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隐藏在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发展推动力的真正动力究竟是什么。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目的,恰恰是要把握这些规律,驾驭这些规律,顺应历史潮流,自觉地、积极地推动历史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时代,这个自觉地、积极地改变矛盾重重、弊端多多的资本主义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便是掌握着先进生产力的现代工人阶级。与空想社会主义只是把无产阶级视为一个受苦受难的社会群体不同,科学社会主义把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直接赋予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与阶级特性使它不仅有改变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愿望,而且能够担负起改变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历史使命。但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自发斗争并不能达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不会产生出社会主义学说,只能产生诸如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工人所必要的某些法律等等信念。自发的工人运动也就是工联主义的运动,也就是纯粹工会的运动,而工联主义正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历史功绩就在于它促进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合流,既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物质载体,又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工人阶级逐渐由自在的阶级变成了自为的阶级,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也逐渐由自发斗争转变成了自觉斗争。所谓自觉斗争,是指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不再是单单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和经济生活条件,而是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即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所谓自觉斗争,还指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不再是零星的、消极的、被动的个人的行动,而是有组织的、积极的、主动的阶级的行动。工人阶级一旦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会满怀信心和决心去完成这种使命。但是,工人阶级并不期望历史会出现奇迹。他们不是要凭一纸人民法令去推行什么现成的乌托邦。“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止地向其趋归的那种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14](p.60)

第四,无产阶级要推动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和发展必须要有成熟政党的正确领导。

没有整个阶级的联合行动,工人阶级就不可能担负起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历史使命,而“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18](p.165) 能否建立一个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来正确领导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斗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为此,早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初,《共产党宣言》就阐明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此后,这一学说又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首先,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一个共产主义政党是不是掌握了科学的理论,还要看它能不能把科学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持理论的鲜活与生机。其次,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没有任何与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既要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又要时刻牢记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再次,共产党是民主性的政党,其民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的自身组织原则是民主制,二是坚持政党关系上的民主制原则。一个拥有健全民主制的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一个缺乏民主制度的党最终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僵化、麻木,它的生机和活力会逐渐枯竭,它的战斗力也会逐渐被消蚀掉。从《共产党宣言》所表述的基本思想来看,共产党人无论是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还是在掌握政权之后,都要善于团结各民主政党协力前进。在阐述共产党与其它工人政党的关系时,处处流露出了共产党人应该同各民主政党通力合作的思想。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基本原则不仅适用于革命时期,而且也适用于建设时期。关门主义和一党专制是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背道而驰的。最后,共产党还要密切人民群众。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党才能了解群众的疾苦和要求,制定切实为群众谋权益的方针政策,改进自己的工作,得到群众的拥护。

第五,无产阶级要推动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与发展必须掌握国家政权。

国家政权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它对于巩固、发展经济基础和推动整个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2](p.293) 与以往的任何剥削阶级不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夺取政权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造。在政治方面,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在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直到政权完全失去其公共性质,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并不能取消阶级斗争,相反,它必须通过阶级斗争致力于消灭一切阶级,从而消灭一切阶级统治,但是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可以“提供合理的环境,使阶级斗争能够以最合理、最人道的方式经历它的几个不同阶段”。[14](p.98) 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还要预防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政权的腐败变质,预防政权机关由社会公仆蜕变成社会的主人。在经济方面,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还肩负着改造旧的社会经济关系、为新社会创造更高级的经济基础的使命。对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来说,“以自由的联合的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只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步完成(这是经济改造);他们不仅需要改变分配,而且需要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或者勿宁说是使目前(现代工业所造成的)有组织的劳动中存在着的各种生产社会形式摆脱掉(解除掉)奴役的锁链和它们的目前的阶级性质,还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和国际范围内进行协调的合作”。[14](pp.98-99) “这一革新的事业将不断地受到各种既得利益和阶级自私心理的抗拒,因而被延缓、被阻挠。”[14](p.99) 而“‘资本和地产的自然规律的自发作用’只有经过新条件的漫长发展过程才能被‘自由的、联合的劳动的社会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所代替”。[14](p.99) 这同样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文化方面,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还面临着一项让整个社会摆脱传统的落后的文化和思想意识进行新的文化建设的艰巨任务。

标签:;  ;  ;  ;  ;  ;  ;  ;  ;  ;  ;  ;  ;  ;  ;  

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