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进步,现下的建筑业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建筑的外形装饰、内部构造及其装饰都越来越多样化。电气工程作为建筑业的一部分,也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本文将以智能化技术的特点为主,对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字:电气技术;建筑;应用;发展
前言:
科技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建筑电气技术和智能建筑的结合,不仅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工作和生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本文通过分析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并对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
对智能建筑的意义智能建筑是依靠建筑这一平台实现,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设备与线缆安全则都需要依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比如电源技术、抗能扰技术、防雷技术、接地技术、防静电技术、屏蔽技术、防谐波技术、布线技术等。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设备和系统整个工作流程的有效监控,由于建筑本身结构复杂,电气系统的组件繁多、功能多样性,传统的运行方式会导致故障时常发生。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则通过“采集—处理—反馈”,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将信息进行反馈到控制中心,实现高效率不间断的控制与管理。此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建筑当中的配电、消防、照明及空调等系统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提高了联动能力,有效解决了电梯系统的有序运行和紧急情况下(火灾等)的自动识别等。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还提高了安全性,在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控制,这就大幅降低了故障对操作维修人员的安全系数。因此,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是实现智能建筑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智能建筑实现真正的智能,还能加强智能建筑的安全与防范能力,实现智能建筑之间的信息传输。这充分表明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对智能建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智能建筑注重各设备节能作用的发挥,设计人员应该结合电力技术和智能建筑发展的实际状况,采用合理的技术指标,在满足住户实际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切实可行的解能措施为提高建筑物质量,保障电力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实践应用效果打下坚实基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供配电系统和照明灯的节能设计着手,对电力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实践应用做了简单介绍。
2.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设计人员应该结和智能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的实际负荷量、供电距离、分布状况以及电力设备特点等合理设计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该坚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经济合理”的原则。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与负荷中心应该保持合理的距离;设计人员还应该结合建筑物的实际需求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在控制经济成本的前提下,控制变电器数量,减少变压器受季节影响引发的用电事故。另外,设计人员还应该采取措施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素,在保证线路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输电线路损耗包含范围较广,线路在传输有功功率的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线损问题。为了满足智能建筑业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实际功能,电力设备必须传输有功功率,而建筑物中常用的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以及灯具等均具有较强的电感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无功电流,为了减少电力设备损耗,设计人员应该采取有效解决办法。
2.2照明的节能设计
照明节能设计是电力设备在智能建筑中实践与应用的方式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照明节能设计要求在不影响电力设备正常供电、不降低照明效果以及不降低作业视觉效果的前提下,以减少照明设备实际照明损耗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的光能资源。完善照明节能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2.2.1充分利用自然光
高层建筑物功能越来越复杂,为了满足建筑物节能的需求,设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光的作用。设计人员可以将自然光与照明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减少人工照明产生的资源损耗。
2.2.2明确各场所照明度
照明节能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合理控制各场合照明设备的照明度。设计人员在结合建筑物整体需求的同时,应该考虑视觉因素,规定各区域照明标准。例如建筑物内一般房建应该以高效发光的荧光灯为照明工具;车间以及厂房等位置应该以高压钠灯或者金属卤化物等为照明来源。
2.2.3改进灯具控制方式
改进灯具控制方式是强化照明节能设计的主要方法之一。设计人员应该从各节能灯具的开关和装置着手,结合照明灯具的实际特点,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或者进行分区控制。例如:建筑物内卧房内的床头灯以调光开关为最佳选择;高级客厅改为节电钥匙开关;楼梯间采用自动程序控制开关,夜灯可以设计成自动感应黑夜和白天等。
3.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研究速度更快、应用更加广泛
近年来,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技术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研究速度加快,应用也更加的广泛,家居生活智能化和办公智能化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建筑空间的应用标准和功能性也逐步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程度,而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程度又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的实施。所以,我国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未来会朝着更快、更新、更高的方向发展。
3.2技术更可靠、设备更精湛
电气设备在智能建筑中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持续不断的工作,设备精确有效的运行,既要设备本身的稳定可靠,又需要先进的电气技术的支持,因此,加大电气设备的研发和电气技术的优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国目前正处于农村向工业化、城市化快速转型时期,政府也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发展高科技智能建筑和新型节能住宅,并制定出节能新标准,打造节能环保建筑理念,提高和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3.3绿色环保趋势
智能建筑和传统建筑不同,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追求的是智能化,自动化,它是人类生存目标和建筑物本身需求的优化,其在设计和施工方面要朝着绿色环保的趋势发展。绿色环保理念下的智能建筑,汇集了控制、信息、决策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其中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要采用大量的,合乎设计需求的智能系统来保证目标的实现。把绿色环保理念和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相结合,不仅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也是智能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必由之路。但绿色建筑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和推广,如何与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相结合这一课题还有待于研究和解决,我们要在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设计和应用上,不断尝试,勇于探索,走出一条绿色智能建筑的新思路。
4.总结语
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得以广泛使用,这不仅仅使得建筑工程工作量得以减少,还加大了工程的高效性和适用性。然而,我国目前的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还不够成熟,仍然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所以在智能化运用的同时要加大对研究力度,促进建筑业电气工程智能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丹娅.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27)
[2] 姚崇武. 浅析如何做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质量管理[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06)
[3] 孙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论文作者:张林新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7
标签:技术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物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系统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