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室护理中的有效沟通论文_廖文科、周诗于、代娜、沈洁亚、胡静

妇科手术室护理中的有效沟通论文_廖文科、周诗于、代娜、沈洁亚、胡静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 638500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手术室护理中有效沟通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妇科手术总共87例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42例患者。另一组为观察组,加强有效沟通,45例患者。护理后组间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较低,满意度较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有效沟通,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科手术室;有效沟通;效果

手术室是实施手术和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场所,护理难度大,对无菌空气和器械等有更高要求。作为特殊环境,手术室护士会面对各种病症患者,且病情变化快,尤其是女性,心理变化快,承受能力较差,顾虑较多,极易发生心理波动。妇科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有效沟通,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增强依从性及配合性,确保手术操作顺利、成功。此文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妇科手术总共87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对有效沟通实施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报道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妇科手术总共87例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42例患者,均龄(40.47±5.32)岁,29-65岁之间,11例卵巢囊肿切除术,31例子宫切除术;文化程度:8例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及中专,12例大专,5例大专以上。另一组为观察组,加强有效护理,45例患者,均龄(40.13±5.56)岁,29-64岁之间,15例卵巢囊肿切除术,30例子宫切除术;文化程度:9例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及中专,12例大专,5例大专以上。研究开始前已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获签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标准。两组年龄、手术类型和文化程度等信息,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术前沟通 多数患者对手术疼痛、手术效果和手术风险等较担心,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严重,影响麻醉及疗效。术前开展护患沟通,主动自我介绍,介绍手术医生专业能力及既往成功案例,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根据个体文化水平采取适宜的语言,如文化水平低,使用易懂、简单的语言;如文化水平高,使用专业性语言,使患者树立手术成功信心。

1.2.2 术中沟通 ①进入手术室后,密切观察个体情绪及心理变化,适当疏导;针对畏惧疼痛的患者,简单介绍麻醉方法,并采用鼓励、安慰的语言,例如“放心,这种麻醉很安全,您一定可以”等[1]。除语言沟通外,也可采取肢体语言,对于严重紧张的患者,语言沟通无法稳定情绪,可采取轻抚其额头和握住其双手等方式,给予患者关爱,增强安全感。以和蔼、真诚的目光与患者进行眼神交流,增强友好感及亲切感,稳定情绪。②手术开始后,全程陪伴在患者身旁,在准备阶段与其交谈感兴趣话题,例如“痊愈后打算做什么”等。③在麻醉起效前,由于手术常常暴露隐私部位,常使患者表现出难为情,尤其是男医师在场,有轻微动作表现,非常不利于麻醉,此时应为患者做好遮挡工作,了解个体情绪和心理状态,给予其理解和尊重,促使患者轻松面对手术。当患者仍有意识时,与其多交流,以防操作影响情绪,增强依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术后沟通 麻醉清醒后,采用轻松、欢快的语气,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并肯定其术中表现和配合,叮嘱良好情绪心理对早期康复的重要性,鼓励其保持轻松、良好心态。

分别评估两组焦虑及抑郁状态,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发放给患者,调查并比较。

1.3 效果标准 满意度按问卷得分分不满意、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不满意:问卷得分<65分;基本满意:问卷得分65-90分;非常满意:问卷得分>90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度[2]。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焦虑及抑郁状态

对照组焦虑评分(61.48±5.36)分,抑郁评分(64.19±4.45)分。观察组焦虑评分(40.79±6.52)分,抑郁评分(39.66±3.32)分。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较低,经统计学处理,P<0.05,t=0.875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满意度

对照组9例不满意,占比率21.43%;13例基本满意,占比率30.95%;20例非常满意,占比率47.62%,满意度78.57%。观察组2例不满意,占比率4.44%;15例基本满意,占比率33.33%;28例非常满意,占比率62.22%,满意度95.56%。观察组满意度较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χ2=1.0818,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现阶段,护理服务注重以人为本,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这对护士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妇科手术室护士,除了要有专业、熟练的护理技能,还要掌握有效沟通方法,充分满足患者的内心需求,确保其积极配合手术,缓解患者恐惧、顾虑和紧张等。分析指出,护理沟通和手术质量密切有关,在护理时应把握沟通技巧,结合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沟通,充分认识和分析个体负性情绪,加强支持和鼓励,稳定情绪,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及依从性,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3]。本文观察组采用有效沟通后,焦虑评分(40.79±6.52)分,抑郁评分(39.66±3.32)分,满意度95.56%,而对照组(常规护理)焦虑评分(61.48±5.36)分,抑郁评分(64.19±4.45)分,满意度78.57%,可见有效沟通对稳定妇科手术患者情绪和提高满意度有确切作用,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毛登琼,毛俊.有效沟通在妇科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737-738.

[2] 刘颖.妇科手术室护理中的有效沟通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160-161.

[3] 栗艳华.有效沟通在妇科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9):290-291.

论文作者:廖文科、周诗于、代娜、沈洁亚、胡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妇科手术室护理中的有效沟通论文_廖文科、周诗于、代娜、沈洁亚、胡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