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养宣教对城乡社区老年居民膳食质量影响论文_秦乐,张莹

浅析营养宣教对城乡社区老年居民膳食质量影响论文_秦乐,张莹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新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1000

摘要:利用中国居民膳食平衡指数(DBI)评价社区营养宣教对城市社区、农村社区老年人膳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城市社区、农村社区60岁以上老人共160名,进行膳食调查;然后开展膳食营养宣教,利用膳食平衡指数评价营养宣教前后膳食质量的改变。结果:城市社区居民膳食营养宣教前后DBI-LBS、DBI-HBS、DBI-DOQ等差异显著(p<0.01);膳食营养宣教对农村社区DBI各项数值无显著影响。结论:膳食营养宣教能显著改善城市社区老年居民的膳食质量,对农村社区膳食质量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膳食平衡指数;社区营养宣教;膳食质量;老年人

[Abstract] the dietary balance index(DBI)of Chinese resident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nutrition education on the dietary quality of the elderly in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Methods:a total of 160 elderly 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in urban communities and rural communities were selected for dietary survey. Then,dietary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dietary balance index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 of dietary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nutrition education. Result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BI-LBS,DBI-HBS and DBI-DOQ between urban community residents before and after dietary nutrition education(p<0.01),and diet nutrition educ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DBI values in rural communities. Conclusion:dietary nutrition edu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et of elderly residents in urban communities,and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food in rural communities.

Dietary balance index;community nutrition education;dietary quality;elderly people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和疾病预防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存在着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缺乏与营养失衡的情况同时存在[1][6],而这些膳食和营养问题又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营养知识的普及,进行营养与慢性病预防的宣传势在必行。社区营养宣教能否起到提高膳食质量的效果,进而影响公众健康水平、预防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我们的研究目的。

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1 研究对象

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新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民,齐齐哈尔市下属乡村社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160人,性别比列为1:1。143名老年人坚持完成膳食调查,其中城市社区男性共有39名完成调查,城市社区女性共有38名完成调查;农村社区男性共有34名完成调查,农村社区女性共有32名完成膳食宣教前后的膳食调查。

1.2 营养宣教方法

采用综合性的营养宣教措施,包括:

①首先重点进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营养宣教,使民众能从整体上掌握平衡膳食,结合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各项指标进行宣教,民众容易接受和运用;

②对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血糖异常者进行专门的膳食指导;普及营养学基础知识,宣教借助血糖生成指数(GI)和能量缓释食物合理搭配膳食

③配合小区版报宣传、小组讨论和个别营养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营养宣教。

1.3 膳食调查问卷

采用规范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结合24小时回顾法膳食调查表)进行连续3d的膳食回顾。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调查,询问调查对象前1天摄人的所有食物的名称和数量,连续调查3d。

1.4中国居民DBI的评价指标

通过膳食调查问卷中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计算膳食调查对像的能量单位需要量(总能量=理想体重×能量单位需要量),根据膳食调查对象的能量需要量确定调查对象属于赋分表中的哪个能量级别,根据食物摄入情况查DBI赋分值表[7][8][9],计算膳食对象的指标及得分。

根据《修订中国膳食平衡指数》(2009,何宇纳)和《针对老年人群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尝试性调整与应用》(2008,王劲)决定DBI的组成指标及取值,计算DBI-TS、DBI—LBS、DBI—HBS、DBI-DQD,根据DBI-LBS值和DBI—HBS值定义DBI模式[2]。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分析

2.1营养宣教前后DBI指标比较

城市社区男性在宣教前后DBI-LBS、DBI-HBS、DBI-DOQ在宣教前后差异极显著(P﹤0.01),膳食摄入不足从宣教前LBS为9.16(较适宜)降低到宣教后LBS为5.47(较适宜),膳食摄入过量从宣教前HBS为12.37(低度摄入过量)降低到宣教后HBS为7.45(低度摄入过量),膳食质量距从宣教前DOQ为21.52(低度膳食失衡)降低到宣教后DOQ为12.52(较适宜);城市社区女性在宣教前后DBI-TS、DBI-LBS、DBI-HBS、DBI-DOQ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极显著(P﹤0.01),膳食摄入不足从宣教前LBS为8.55(较适宜)降低到宣教后LBS为5.58(较适宜),膳食摄入过量从宣教前HBS为6.36(较适宜)降低到宣教后HBS为4.63(较适宜),膳食质量距从宣教前DOQ为14.97(低度膳食失衡)降低到宣教后DOQ为10.21(较适宜);农村男性膳食摄入不足从宣教前LBS为16.00(低度摄入不足)降低到宣教后LBS为14.33(低度摄入不足),膳食摄入过量从宣教前HBS为14.75(中度摄入过量)降低到宣教后HBS为13.92(低度摄入过量),膳食质量距从宣教前DOQ为30.75(低度膳食失衡)降低到宣教后DOQ为28.75(低度膳食失衡),但是宣教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农村女性膳食摄入不足从宣教前LBS为17.17(低度摄入不足)降低到宣教后LBS为15.15(低度摄入不足),膳食摄入过量从宣教前HBS为11.00(低度摄入过量)降低到宣教后HBS为10.16(低度摄入过量),膳食质量距从宣教前DOQ为28.16(低度膳食失衡)降低到宣教后DOQ为25.92(低度膳食失衡),但是宣教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DBI分值在宣教前后差异极显著的城市社区男性和城市社区女性的DBI的组成指标分值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城市社区男性在宣教前后DBI组成指标分值除蔬菜和蛋类外,均向0值方向趋近,差异极显著(P﹤0.01)。城市社区女性宣教后相对宣教前水果和奶类的摄入量增高,差异极显著(P﹤0.01);蛋类和食物油的摄入量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盐的摄入量降低,差异显著(P﹤0.05)。

2.2营养宣教前后DBI模式比较

应用DBI-LBS和DBI-HBS分值水平的不同组合,将膳食分为九种模式。本研究中,农村社区在营养宣教前后,无显著差别;城市社区宣教前男性DBI模式主要为A(41%)和D(51.3%),宣教后模式A(81.7),D模式10.3%,经卡方检验,城市社区男性宣教前后DBI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社区女性在宣教后A模式则达到100%。

3 讨论

本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宣教前通过膳食调查寻找老年人群营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关键问题定期开展营养知识讲座,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指导,利用DBI列出的各项组成指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宣教,配合多种形式,旨在增加老年人的营养知识,促使其采取积极的态度改善膳食结构,提高膳食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膳食质量距(DOQ)可以看出宣教前城市社区男性,农村社区男性、女性均存在低度的膳食失衡,其中农村社区更为严重,通过宣教,城市社区男性的膳食平衡情况得到极大改善(P﹤0.01),而农村社区无显著影响。城市社区男性和女性膳食摄入不足(LBS)的情况在宣教前即较适宜,而宣教后又得到进一步改善(P﹤0.01);而农村社区男性和女性均存在低度摄入不足(LBS),并且营养宣教前后无显著差异。宣教前城市社区男性,农村社区男性、女性均存在低度的摄入过量,通过宣教,城市社区男性的摄入过量情况得显著降低(P﹤0.01),而农村社区无显著影响。农村社区低度摄入不足和低度摄入过量情况并存,且宣教前后无显著影响。

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开展调查和膳食宣教,其中在城市社区男性和女性中均均取得显著效果,积极影响膳食质量,宣教后DBI-HBS、DBI-LBS、DBI-QOD及DBI组成指标较宣教前更趋近于零,这和既往研究成果相吻合[5];而农村膳食宣教并未取到预期效果,膳食宣教对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分析认为,农村膳食营养宣教未取得预期效果原因主要可能归结于两个:①多数60岁以上农村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低,可能造成在宣教过程中很多知识无法理解和正确运用;②另一个原因为60岁以上农村居民的生存现状多为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这些人中有些去从事轻体力劳动赚取生活开支,有些人则需要子女来养老,对于自身存在的某些食物如水果、奶类、畜禽肉类摄入量较低、食物种类单一等问题自身即使听懂营养宣传教育,却因生活的不富足而不能加以改善。针对这种情况,乡村社区的营养宣教应该侧重低成本、高营养价值的食物的供给,比如豆类及豆类制品。豆类及豆类制品是一直推从的性价比非常高的食物,且富含植物化合物,其含有的植物固醇对预防胆固醇高、血脂高均具有积极意义,应加大对豆制品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的宣教,使营养宣教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另外,保障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升其整体文化水平,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本次参加膳食调查的城市社区老年区民,主要是离退休老人,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有着固定的经济收入,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在获取宣教知识后,可以指导自己更加注意膳食平衡。另外,城市社区参与膳食调查人员均为主动参与,这些人性格活泼、热爱运动、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这也是在城市社区取得较好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从数据结果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奶类和豆类摄入量偏低的情况并未得到彻底改变,而养成每日摄入一定量的奶类和豆制品是长期坚持,慢慢靠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陇德.200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24.

[2]何宇纳,翟凤英,葛可佑.建立中国膳食平衡指数[J].卫生研究,2005,34(2):208—211

[3]何宇纳,翟凤英,杨晓光,葛可佑.修订中国膳食平衡指数[J].营养学报,2009,6(2):532—536

[4]王劲,郭红卫,钱子煜,等.针对老年人群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尝试性调整与应用[J].卫生研究,2008,37(4):468—4

[5]毛绚霞,潘盼,蔡美琴.社区营养宣教对上海市金山区老年人膳食质量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版),2010,30(1):24—27

[6]孙建琴,莫宝庆.中国老年人膳食营养与健康现状、对策与研究热点【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8,14(2):72-73

[7]杨月新.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第一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8]杨月新.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第二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9]杨月新.食物营养成分速查.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秦乐,张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浅析营养宣教对城乡社区老年居民膳食质量影响论文_秦乐,张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