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管理制度论文,理论论文,组织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0)09-0006-03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演化理论,它阐明一个由多主体组成的系统,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系统自组织进化的过程和规律。自组织理论认为,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让系统主体自组织地相互作用,系统就能从无序达到有序,不断形成新的结构,实现系统的有序演化。本文以学校管理制度运行为例,对自组织理论存在于教育领域的合理性及其实践运行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构建学校管理制度自主生成模式,以期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保障学校管理制度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一、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自组织特性
学校是一个与社会互动的自组织系统。学校管理制度有两层内涵:一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用于保证学校系统按一定目的运行的基本管理制度,以自上而下的形式产生。二是学校运行过程中,学校主体根据系统内部需要,在学校内部产生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实质上就是在学校系统这样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中,通过学校中适应性主体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产生规则、改变规则的过程。因此,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也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具有鲜明的自组织特性。
(一)环境压力和学校主体发展需要是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主要动因
学校是受环境影响的开放系统,环境压力使学校产生管理制度的需求,即要求通过设置合适的规则来实现系统结构和系统运行的优化。学校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受教育者(也包括教育者)的发展,发展需要资源的支持,但学校系统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学校主体发展的需求与学校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学校系统必须产生一定的规则,协调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调配资源。可见,学校管理制度的产生不是来自系统外的某一机构的力量和意志,而是在环境的压力下,基于学校主体特别是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内在地产生的。
(二)学校主体的自组织行为是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载体
自组织理论认为,适应性主体的行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目的的,他在自己的“认识域”中行动,并不“企图”达到一个特定的总体模式,也就是说,适应性主体的行为是基于自身的自组织行为。学校管理制度是关于学校资源调配的规则集,学校主体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获取教育资源,其动力“来源于个人的利益追求和利益追求中的成本收益计算”[1],“来源于个人追求自身教育利益的(有限)理论活动”[1]。学校主体遵守学校管理制度,是因为它能为他带来某种教育利益;学校主体违抗学校管理制度,是因为它剥夺了他某种获取教育资源的权利;学校主体试图建立、改革某一学校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试图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因此,从学校管理制度在个体层面运行的机制来看,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具有自组织的特性。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以学校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为途径
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是一种群体性行为,制度的运行必须通过多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竞争与协同是学校主体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竞争是学校主体以某种方式主张自身所持规则,试图使之在学校系统中得以确立。协同是学校主体或者与那些持与自己相同或相似规则的主体协同行动,或者改变自己所持规则,转而与持更有效规则的学校主体协同行动。学校主体间竞争与协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多种学校管理制度竞争与协同的过程。通过竞争与协同,具有更大整合力的、更有效协调主体间行为的管理制度得以胜出,成为拥有更多支持者的优胜制度。因此,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过程就是学校“众多个体之间通过充分互动而实现知识信息整合的过程”[2],是学校系统主体间自组织相互作用的过程。
(四)学校主体间相互作用发生聚集,产生“制度共同体”,实现系统层次跨越
在系统中,主体为实现自身的发展,有向资源富足的位置靠近的倾向。因此,学校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使主体自发向拥有更多资源,持更有效、更合理制度的主体靠近,发生聚集现象,使主体围绕某一优胜制度形成聚集体,产生“制度共同体”。“制度共同体”使某一制度拥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并以一个整体吸引其他主体,以整体的姿态与其他共同体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更大的共同体,使系统发生层次跨越,产生新的制度结构,优胜制度通过系统层次跨越不断涌现出来,在学校系统中不断扩大影响,获得更多的协同者,在系统层次跨越中获得发展,这是管理制度的自组织过程。
(五)聚集使系统在层次跨越中产生序参量,序参量主导系统的面貌
优胜制度在主体聚集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层次跨越不断突显出来,最后使某一管理制度获得学校系统大部分主体的支持,具有支配整个系统的力量,成为学校管理制度的序参量。序参量一旦产生,即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并通过其协同者将影响扩散到整个系统,促使其他主体在其支配下活动,成为学校具有主导作用的管理制度。序参量的产生是学校系统主体自组织行为的结果,是系统在主体间相互作用中通过多次系统层次跨越涌现出来的,是对系统起主导作用、支配系统内所有主体的优胜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阶段性完成阶段。充当序参量的学校管理制度在一段时间内支配学校主体的行为,协调学校主体间的关系,直至在系统内外环境变化的压力下,通过学校主体自组织运行产生新的序参量——一种更有效的管理制度。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自主生成模式
由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自组织特性可以看出,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从根本上说是所有学校主体参与其中的自组织系统行为。因此,学校管理制度运行应走自主生成之路,只有通过学校主体充分参与学校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产生适合于本校校情、为学校主体充分认可的管理制度,才有利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
(一)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主体
从理论上说,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和学生都是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主体。校长在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中拥有强大的力量,他能决定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基本方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管理方式的结合点、转换点和裁决者。学校领导在各自职教范围内拥有大量教育资源,是学校主体相互作用的重要聚集点,在学校管理制度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是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主体,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参与程度决定着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效益和效率。学生是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需求是学校管理制度制定、执行、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所有学校主体都是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因子,是学校管理制度运行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层次
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具有层次性(如图1所示)。在不同层次上运行的管理制度的作用、产生方式、稳定性、影响力和约束力各有不同。其中学校基本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基本制度,一般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用于规范学校系统的基本行为,一般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产生,对学校产生全局性影响。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主体部分,是保证学校有序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一般由学校领导在学校基本管理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教师也以某种方式参与制定过程,具有较明显的自上而下的性质,对学校有全局性影响和较强的约束力,其稳定性也比较强。常规工作管理制度是学校日常工作有序进行的一般性规范,一般在学校内部针对学校具体工作需要制定,兼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性质,约束力中等。学校生活管理制度是学校成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生成的一些规范,主要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生成,约束力一般,并且具有明显的动态性。边缘制度是学校主体局部生成的、对学校局部产生影响的非正式制度,对学校成员不存在正式的约束力,并且稳定性很弱,随情境而改变。
学校主体在所有层次的制度运行中均产生作用,影响制度的运行。除学校基本管理制度外,其他层次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在学校系统内部通过学校主体以某种结合方式自主生成的。所不同的是,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制度,由于制度对学校的作用不同,特定的学校主体对该层次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图1 学校管理制度的层次性
(三)学校管理制度运行的过程
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指学校管理制度产生、执行、变革和发展的演进过程。学校管理制度的演进经历旧制度体系功能的衰竭、新制度体系的创生以及新制度体系的和谐三个过程[3]。
学校管理制度是一个由若干具体的专项制度相互联系、有机整合构成的多层次的制度体系。旧制度体系向新制度体系的演进是在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中,通过教学主体基于自身需求对规则的运作,在学校主体的相互作用中,在规则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中产生聚集,形成“制度共同体”而导致规则的修改,引起制度系统的重新调整实现的,是规则的自组织运行过程,是在单元制度大量变革的过程通过长期的演化实现的(如图2所示)。单元制度的演进是制度体系演进的因子,制度体系的演进是众多单元制度运行的长期过程的整体涌现,它们均在学校主体的规则运作中,通过学校主体的自组织相互作用实现。
图2 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过程
三、学校管理制度自主生成模式的特点
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是基于学校主体在自身“认识域”内追求教育利益的自组织行为,是系统内部的自组织行为,具有鲜明的自组织特性。学校管理制度的自主生成模式基于系统运动演化的规律,注重以个人的自组织行为为基础,通过学校主体间充分而自由的自组织相互作用,在制度执行中生成制度,在制度生成中执行制度,使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统一、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统一、公共性与个体性相统一。
(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统一
学校管理制度的自主生成模式注重个体自组织行为和相互作用,通过聚集“自下而上”生成制度,关注学校科层体系中不同主体拥有的不同力量和教育资源,对学校管理制度不同层次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注重充分发挥教学主体对系统的影响,注重运用校长等学校领导特有的聚合力量,在适当的时机充当制度运行的序参量,“自上而下”地推进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另一方面,在学校管理制度的不同层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同时发生作用,共同推动学校管理制度的运行。
(二)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统一
学校作为开放的系统,其生存、创新和发展都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制度必须保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统一,其发展是一种稳定中的发展和发展中的相对稳定。学校管理制度的自主生成模式通过学校主体的自组织活动,通过学校主体对管理制度的参与性执行以及学校主体的发展需求,把学校发展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巧妙地勾连了起来”,使制度的运行具有动态性,同时又通过系统的行为及系统惯性,使制度运行具有稳定性。
(三)公共性与个体性相统一
学校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必须是公共性与个体性相统一。学校管理制度的自主生成模式既允许个人基于自己的利益计算参与规则运作,保证个人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参与,又通过系统运作产生具有公共性的管理制度,协调学校主体间的关系,约束个人对教育资源过分的、不合理的索取,保证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实现公共性与个体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