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非范畴化过程中的主观性探究
白新杰 南京大学文学院
摘要: 语言在非范畴化过程中,受说话人感情、观点、认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其意义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主观化。本文就语言的非范畴化展开研究,探究语言在非范畴化过程中的主观性变化。
关键词: 非范畴化;范畴化;主观性;主观化
一、引言
客观现实之中,新事物、新理念不断涌现,人类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指称新事物与新理念,人们的认知系统和概念系统会不断发展,从而不断诞生新的词汇或表达方式来指称新事物与新理念。在人类创造新词汇来指称新事物、新理念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通过对那些已经存在的语言材料的重新组合排列来表达新的事物及新概念。比如:“很绅士”、“很男人”、“车模”、“裙楼”等用法就经常出现在语言现实之中,这些结构中的语言要素失去了原有范畴中的一些典型特征,在新的组合序列中获得了一些新的语法及语用特征,突显了说话人的主观性,反映了语言要素在原有概念上的新发展。由此可见,在非范畴化的进程中,部分语言要素的意义特征、功能属性和语法范畴会产生相应变化,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化,这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性与创新意识。
pH计在1~10pH 以外不具备良好的线性关系, 在强酸性溶液中易形成大量水合氢离子(H3O+),使到达电极表面的氢离子数目相对减少,pH 值增大;而在强碱介质中的钠离子也会参加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电极水化层上的氢离子的交换过程(钠差)[5], 导致玻璃电极电位升高,致使pH值偏低,应在实验过程中注意。
二、非范畴化的内涵分析
“非范畴化”最早是由Hopper和Thompson(1984)提出的,这一概念刚开始是被用来表示词汇范畴特征的动态性和发展性。Hopper和Thompson认为:“在语言研究领域,非范畴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原有范畴特征的过程[1]。”刘正光先生根据前人的阐释将“非范畴化”进一步定义为:“非范畴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原有范畴特征的过程。范畴成员在非范畴化后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这类中间状态中的范畴成员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时也获得了新范畴中的某些语法及语用特征[2]。”
由上文相关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整个范畴化的进程是动态发展的,不同的范畴之间界限是模糊的,同一个范畴内部的成员是游离的。非范畴化的过程包含了范畴特征的转移、消失和盈余这三种动态变化,这三种动态变化在整个非范畴化程中是互相联系着的。
从语言认知的视角来看,语言的非范畴化是人们由于现实交际需求而导致语言创新和思维创新的一种重要认知机制,将非范畴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运用到语言现实的研究中,可以对语言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非常规”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说明。由此可以看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之中,非范畴化理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对一些“非常规”的语言现象具有较强地解释力。
语言发生非范畴化的原因有很多,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点:
三、语言非范畴化的原因
非范畴化理论还指出:在非范畴化过程中,语言要素处在一种相对不稳定的过渡状态,此时,该要素在获得一些新的范畴的属性特征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本固有的范畴里的某些属性特征。总而言之,语言的非范畴化是人们为了满足客观现实中出现的新的交际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思维创新方式,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它通过范畴隐喻的方式拓宽了词汇固有的概念范畴,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对应状态,突显了词汇原有概念范畴在主观认知中的新发展。
浪漫文学兴起于18世纪末期,史学家们称之为德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既是转折点又是新范式的参照系。它有2个倾向:既向外宇宙化,又向内个性化。对宗教的狂热和虔敬、虔诚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普遍特征,尤其是早期浪漫主义者。
(四)语言非范畴化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有关。在客观世界当中,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人们不可能每次都创造新的词汇来指称新事物、新概念。当固有的词汇系统和语言模式不能满足交际双方的表达需求时,在语言经济性的原则下,就只能利用现有的语言材料进行表达,在原有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不断更新重组,从而实现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及表达新的事物。
(二)非范畴化是对范畴化的补充和完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二者共同构成了个人完整的认知过程,范畴化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分类的一种认知过程,主要作用是减轻人们的记忆负担,实现认知的经济性。非范畴化是对范畴化理论的完善及补充,是范畴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通过改变现有语言材料的组合方式或转移已有词汇的词义和语法功能来满足人类言语交际的特殊需求,体现了语言的动态性和生命力。因此,人们完整的认知过程还包括非范畴化。
(三)人们认知的发展与思维的创新是非范畴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客观世界之中,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寻找新词汇或新的表达方式来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人类认知的不断深入和丰富也要求我们找到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填补我们认知系统和概念系统中的空白。为满足新的表达需要,语言系统就要利用非范畴化过程获得新的概念义与语法功能。另外,在该进程中,语言的交际主体还可以依据语言情景和表达需要,灵活地提取现有词汇的语法特征和功能意义。同时,语言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表达需要,将自己的态度、感情等主观性因素附着其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提高表达效果。
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全部来自某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本科生。在2017-2018第一学期,92名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本次研究。他们是两个相同专业的两个同等级别的班级(A班)。年龄在18-20岁之间。都是非英语母语的学生,92名学生都是按照该学院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统一录取入学,而且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年龄,教育背景基本相近。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必须修满8个学分。每周有4个课时的英语课。由同一个教师授课。
(一)言语交际主体的感情、认识等个人因素是语言非范畴化过程产生的重要动因。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为了增强言语表达效果、提高语言信息的传递效率而采取非惯例化、非常规化的表达手段,改变固有语言结构的组合形式,创造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并将个人的感情、观点、态度等主观性因素融入到现有的语言材料中,突显想要表达的语言信息,从而在这些话语中增加了以前所没有的信息含量。在这一过程当中,说话人的个人主观性是语言非范畴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动机。
四、语言非范畴化过程中的主观性特征
刘正光先生指出:“语言非范畴化有4个方面的特征:语义的抽象与泛化;范畴的某些典型分布特征消失;语篇功能发生扩展或转移;发生范畴转移。”从语言事实来看,为了满足言语交际中不断出现的新的表达需求,语言要素通过非范畴化获得了新的概念义和表达功能。在此过程中,说话人能够根据交际情景和现实表达需求,有选择地提取某个词汇的语法特征或语义特征,并将自己的观点、认识、感情等主观性因素融入其中,增加语言表达的主观化,增强表达效果。由此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其概念范畴和功能属性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主观化,体现了说话人的观点、认识、感情等主观性因素,反映了语言非范畴化过程中的主观性特征。
那么,讨论图书的过程中,教师不问“为什么”,说什么呢?对了,要亲切地说“说来听听”!“说来听听”包含着“探询、邀请发言的意味”,它让学生有时间思索,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提问方式。“说来听听”代表“老师真的想知道学生们的想法,老师们想参与讨论,而不是站在讲台上进行质询”。
认知语言学指出:语言不只是客观地提出某个命题,而是还与说话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有关。可以看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不仅传达了客观的概念信息,还承载着说话人的视角、感情和态度等主观性因素。而非范畴化作为人类思维创新导致语言创新的一种重要认知机制,是人类概念活动不断丰富、概念系统不断扩展的重要途径,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主观化,将个人的感情、观点等主观性因素包括在其中。比如:“婴儿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婴儿”这个词的语义特征就被提取了出来,并进一步抽象泛化,代指那些像婴儿那样可爱的、胖乎乎的人,表达了说话者喜爱之情及夹带了主观的感情色彩。“她太教条了,不懂一点变通,只会按照给定的规则办事。”例句中的“教条”表示生搬硬套,不会融会贯通的意思。例句中用副词“太”修饰“教条”,提取了“教条”的语义特征,反映了发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小李长了一张苹果脸。”例句中“苹果”作“脸”的定语,苹果的“圆圆的”、“红红的”形象特征义被提取了出来,用来形容句子主语“小李”的外貌特征,表达了说话人的喜爱之情。从以上的例句分析能够看出:主观性是语言非范畴化的一项重要特征,语言的非范畴化让一些语言要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主观化,从而带有说话人的感情、认识等主观性成分,
五、结语
语言的非范畴化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思维创新方式,体现了语言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反映了人们思维的创新性。语言通过非范畴化使其中一些语言要素带有说话人的感情、态度等主观性成分,增加了言语表达的主观性。人们在非范畴化过程中通过创新语言要素的使用方式和排列序列实现了在话语中增加发话人的主观态度以及扩展听话人信息量的双重功能。由此可以看出:语言要素的意义范畴和属性特征也在语言非范畴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主观化,扩展了原有语言要素的概念意义与语法功能,满足了新的交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凌剑春.非范畴化过程中语言实体的意义主观化[J].皖西学院学报,2007(3):77.
[2]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J].外语研究,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