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选编与修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海湖论文,选编论文,梦幻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选文永远是语文教材的第一要素。有了文质兼美适合学生阅读的选文,语文教材就成功了一半;反之,没有好的选文,语文教材无论怎样编写,都会先天不足。
当代作家冯君莉的散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作为游记编入了语文版初中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选编的基本出发点是初中生应当学习一些游记。从形式上说,游记属于较为复杂的写景文章。从内容上说,美好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及其所蕴涵的文化,是学生文化成长和精神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特别是其中的环保思想,是我们这个时代很重要的价值观。与《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编入同一单元的另外三篇课文是刘大杰的《巴东三峡》、赵丽宏的《周庄水韵》和刘成章的《走进纽约》。组元的基本考虑是:四篇课文三篇写国内的,一篇写国外的;三篇写山水的,一篇写城市的。在三篇山水游记中,一篇表现雄奇之美,一篇表现清新之美,一篇表现纯净之美。冯君莉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表现了青海湖的壮阔、纯净,带着一些神秘的宁静。作者自然流畅、不事雕琢的笔触,也与青海湖的朴素、纯粹、宁静相吻合。然而,文章的语言不够严整和洗练,文章篇幅也过长。编写组的同志们斟酌再三,这篇文章的特色和正面价值使我们不忍割舍。我们是这样分析其价值的:从题材上说,青海湖是我国四大湖泊之一,将这篇游记编入教材,便于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从风格上说,与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相比,它有鲜明的特色,几篇文章可相映成趣。文章语言自然流畅,对纯净、湛蓝的青海湖水,对青海湖一带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表现得非常生动。那些新奇的比喻,那些流畅的排比,字里行间那种真挚的情感,对于初中生的语言成长很有价值。这篇文章的另一个价值在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掘。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我们在编写教材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把开掘课程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坐标。在整套语文版初中实验教材中,首见篇目(第一次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目)达到60%,如果不计文言文,首见篇目可达80%。鉴于上述考虑,最后,我们编写组决定将其编入教材,但要对其文字作一定的修改。现将有关改动说明如下:
1.去掉小标题
原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一个小标题,分别是“高原奇特的梦”“梦境的继续”“梦一般的传说”“追求,而不是沉湎于梦境”。这四个小标题紧扣文章题目中的“梦幻”,然而却不太理想:第二部分是对青海湖实际景观的描写,因而小标题“梦境的继续”似乎文不对题;第三部分尽管写了关于青海湖的传说,但主要是对青海湖的形成历史、青海湖的鸟类、青海湖的水产的说明,因而小标题“梦一般的传说”也不够贴切;第四部分写的是原始自然之美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小标题“追求,而不是沉湎于梦境”表意不明,未能揭示主旨。最终,我们删掉了小标题。这样处理以后,文章浑然一体,更为流畅。也许,这样的改动减轻了“梦”的分量,但却更好地把握了“湖”的本质。
2.删节内容
我们在修改时,删除了五段内容。
第一段内容在课文的第2自然段与第3自然段之间:
……黄色的山峰,黄色的波涛,我在翻卷的波涛中吃力地游着,几乎抵挡不住一个又一个更高的浪峰……波涛忽然间平息了,变成一片灰色的死海,真大呀,无边无沿的,这是茫茫的戈壁。我又吃力地走着,干渴疲乏,几乎拉不开双腿。那是什么?天边一片朦胧的绿色,树木在摇,溪水在淌,岸上有房子,房子像在走动。这究竟是沙漠绿洲,还是海市蜃楼?去,看看究竟,可是,怎么也迈不开双腿了……
第二段内容在课文的第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之间:
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庄严,太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也许是偏爱的缘故,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我幻想着,当年大自然这真正的造物主在创造青海湖的时候,面对偌大一块画帘,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那些精细的刻刀,酣畅淋漓地挥舞着最大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大笔泼洒勾勒,因此,留下的这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的湖,留下这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
谁说一见钟情总是轻浮的呢?在某种机缘下,突然遇见自己或朦胧向往或苦苦追求而未能获得的美好事物,怎能不一见生情呢?
第三段内容在课文第9自然段“才形成现在的青海湖”和“至于青海湖中的海心山……”之间:
又经过一段漫长的岁月,一些河流、湖泊和沼泽形成了这个青海湖,然而那时它还是“活”的,它的水流入黄河。到了大约距今十三万年,在地质学上称为“第四纪”的时候,又一次地壳运动,一下子把青海湖的出口堵得严严实实了。那条输出湖水的河流也来了个首尾大掉头,倒流入湖了,这就是我国罕见的,自东向西的倒淌河。
第四段内容在课文第9自然段“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和“而到了冬天呢”之间: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捕鱼队拉网捕鱼,网特别重,全体人员都上了阵还拉不动。最后不得不将十匹马也派到“前线”,才把网拖了上来。一称,足有三万多斤。就是在用机船捕鱼的今天,也必须两艘大船协同作业,“四万斤鱼一网拉”,那是常有的事,
第五段内容在课文之后,或者说是原文的最后:
比如,我身旁这位年轻的司机,不就偏爱这种纯真的美吗?虽然他现在仍然是一脸肃穆的表情,可我不再觉得他陌生和冷峻了,倒隐隐地感觉到我们心灵之间相通的东西,我感谢这“严肃”的大兵,把我引向美丽的青海湖,引向这令人陶醉的美。我知道,他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把自己所喜爱的东西介绍给旁人,否则,我不是仍在梦中去寻求那永远无法到达的海市蜃楼吗?是他将我从梦中唤醒,告诉我,真正的美就在人间,就在地上,即便你至今尚未发现,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要珍惜,要觅寻,不要错过,更不要在梦中追求。
我会再来的,青海湖。
删节这些内容,首先是考虑篇幅的长短。原文篇幅较长,删节上述内容后,这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篇幅仍然是最长的。其次考虑的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写景。删除的内容都不是写景的。第一段内容是梦境,如果说是写景,写的是梦中的景物,而非实景。第二段、第五段是抒情和议论,第三段是说明,第四段是记叙。同时也考虑了这些内容的文字水平。比如第三段内容,最后一句“这就是我国罕见的,自东向西的倒淌河”中的逗号,当用顿号。又如第五段内容,最后一句中的“觅寻”是生造词语,当为“寻觅”。
3.调整文字
除了删节以外,我们在微观上对原文的词句作了一些修改和调整。一共有六处:
第一处在课文第3段。原文是:
身子猛地朝前一倾,我从睡梦中惊醒,不解地望着身旁年轻的司机。这个自从上路就没有说过几句话的铁道兵战士,此时轻轻地说了声:
“青海湖到了,下车看看吧!”
改为: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从睡梦中惊醒,身旁年轻的司机轻轻地说了声:
“青海湖到了,下车看看吧!”
这里的修改主要是配合对第一段内容和第五段内容的删节。在原文中,作者是把那位年轻、严肃的铁道兵司机作为像青海湖一样纯真的美来写的。这一内容,使作品更丰满、更有厚度。课文出于精简篇幅的需要,删节了原文的最后两段,这里关于这位铁道兵战士“自从上路就没有说过几句话”的描写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原文中“身子猛地朝前一倾”这一描写,真切地表现了司机刹车时的情景。之所以改为“也不知过了多久”,是因为课文删除了原文中关于梦境的内容,如果不改,可能有些突兀。
第二处在课文第5段的末尾。原文是:
我明白了,难怪青海湖水要比其他的蓝色显得更美,更醉人呵!
改为:
难怪青海湖水蓝得那么美,那么醉人!
改后文字更干净利索。
第三处修改在课文第6段段首。原文是:
再顺眼望去,在青海湖所能目极的尽头,在水天相连的地方
改为: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
去掉“在青海湖所能目极的尽头”,语言简洁明快。
第四处在课文第7段。原文是:
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否又是那高原奇特的梦,是那梦境的继续?
改为:
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
修改的目的也是使语言干净利索,简洁明快。
第五处在课文第9段。原文是:
后来,在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中,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把全部海水逼走了,古海变成了内陆盆地。
改为:
后来,经过多次地壳运动,沧桑巨变,才形成现在的青海湖。
此处修改是为了配合第三段内容的删节。因为删掉的内容也是关于地壳运动的,这里关于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文字就孤立了,所以同样将其删除,而以“多次地壳运动”来概括。
第六处在课文末尾。原文是:
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美的领域,是不是应该留下一席原始的纯自然的位置呢?因为审美是有差异的,时髦女郎虽然引人注目,而清雅自然的少女不也令人爱慕么?
改为:
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这里的修改主要有两点考虑:
第一,后一句“审美是有差异的,时髦女郎虽然引人注目,而清雅自然的少女不也令人爱慕么?”表意不到位。句子表达的仅仅是审美的差异性,“清雅自然的少女”与“时髦女郎”平分秋色。这与上文“不,还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存吧”所表达的希望青海湖不被现代文明淹没的意思不一致,因而删掉。
第二,前一句原文表达有些生涩,“原始的纯自然”被“一席”“位置”夹在当中,地位不如相应的“现代文明”明显,修改句比原句更为顺畅,既使“原始的纯自然的美”与“现代文明”相对应,又呈现了“一席之地”这个成语,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
教材的选编,对原文的修改应当是有限度的,原则上应尽可能保留原文。因而有些可改可不改的词句,我们未作修改。例如,第6段的段首,“再顺眼望去”,其实去掉“再”字,只留“顺眼望去”更为简洁。又如,第8段中,“随后,文成公主又毅然决然地上路了”已与青海湖无关,可以删掉。下面“发现了这个神泉”表意不到位,因为泉不等于湖,“神泉”并不等于青海湖。
上面关于文章修改的情况说明,可供老师们参考。老师们教学设计时也可利用上述材料。例如,教学之初,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先提供原文,让学生讨论哪些地方应当修改,讨论之后再来读课文。在这样的讨论和比较中,学生的语感可以得到切实的提高。
标签:现代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