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赵洁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410007

【摘 要】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效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颈部交感神经受激惹使椎动脉受压,导致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1]。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患者一般是因为椎节不稳定而发病,并经过非手术治疗方法治愈或好转,因此患者发病后的住院率相对较低[2]。根据临床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患者多是因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到刺激和压迫,从而导致血管出现折曲和狭窄的情况,使患者的椎基底动脉供血出现障碍。本研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真就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在32~71岁,平均年龄(43.58 4.87)岁,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2.35 0.58)年。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在34~70岁,平均年龄(43.92 4.65)岁,病程在2~7年,平均病程(2.48 0.69)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其中主要是使用六味地黄汤和桂枝汤进行加减治疗,取药加水煎煮后取汁,按照3次/d的标准服用,每剂服用2d,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针灸时选取的穴位有百会、颈夹脊、凤池学、大椎穴、风府穴、内关穴和太冲穴,指导患者保持坐位并放松颈肩部,在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0.35×40㎜毫针以捻转平补平泻法先对患者百会穴进行针刺,针尖向后平刺0.5寸左右,然后直刺风池穴1.5寸左右,直刺夹脊穴1寸左右,斜向脊柱刺入大椎穴0.5寸,向下颌方向刺入风府穴0.5寸,垂直针刺内关和太冲穴各1寸,每次针刺留针30min,按照1次/d的标准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2各疗程。推拿方法为:让患者保持坐位,然后在患者背后进行推拿,其中主要是用食指和中指腹揉或拨揉颈顶部两侧肌肉和韧带,持续时间在8~10min,然后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对患者头部前房进行推拿,其中主要是用中指指腹对患者风池穴进行按压,保持力量逐渐增加的趋势连续按压,在患者有酸胀感后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按揉,之后对患者的大椎穴、风府穴和内关穴以相同方式按压,持续时间在25~30min,按照1次/d的标准连续治疗10d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进行比较。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颈肩活动恢复正常,则判定为治疗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则判定为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则判定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 )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9.62 5.84)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31.58 5.67)d,试验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临床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观察,其在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明显的视力减退、眩晕、听力减退及耳聋、耳鸣、偏头痛、颈部疼痛和后枕部痛等症状,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等症状,并且会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症状和胃肠道症状,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

目前,临床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非手术治疗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基本疗法,在因颈椎不稳定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一般能治愈并且不留后遗症[4]。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颈前路前方减压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其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

中医上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眩晕范畴,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肝肾亏损、病后体虚、饮食不节和情志不舒等导致筋骨失养,导致其不能上荣清窍,影响机体的气血流通,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是一种虚实并存的病症,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以填精生髓、补益气血和滋养肝肾为主[5]。通过对百会穴、颈夹脊穴、风池穴、大椎穴、风府穴、内关穴和太冲穴进行针刺,能够起到调节阴阳、回阳救逆、通经活络和行气活血的作用。同时结合对大椎穴、风府穴、内关穴、百会穴和风池穴的推拿,能够让患者的颈椎血液循环得到有效促进,起到滑利关节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调节韧带软组织出现的痉挛和粘连,顺接筋络并修复脱位,促进患者关节结构的恢复[6]。两种方式联合使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相互协同作用,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快速缓解。

本研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华岳,黄明华.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16,01:184-186.

[2]朱卫士.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50例)[J]. 医疗装备,2016,12:111.

[3]周之人.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126-127.

[4]沈天学.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外医疗,2015,04:167-168.

[5]赵正坪,陈小玲,曾世春.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4例临床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5,20:64-65.

[6]谢仙丽. 针灸推拿配合走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2:65-67.

论文作者:赵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赵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