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后穗港经济社会合作前景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社会论文,前景论文,香港回归论文,后穗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穗港两地的经济社会合作前景如何?有关人士在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穗港两地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将会以金融为主导,实行高科技工业、基建项目和房地产业的合作开发,并以人才交流为核心开展多元化交流,以此促进相关的各类贸易的发展,逐步形成功能互补和全方位合作的格局,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只要两地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加强合作,互相协调和紧密衔接,必将大大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
穗港经济唇齿相依
广州和香港向来有着极为密切的人缘地缘关系。自从1979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广州,更以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政策优势、充裕而又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以及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港商前来投资。他们先是在广州办起了从事饮食服务业的宾馆、酒店,继而许多从事制造业的厂商陆续将生产工序迁到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其他市镇,一些有远见、有魄力的港商还投资参与广州的基建项目,近年来,高新科技项目又成为港商、台商和外商的投资热点。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4月底,广州共签订了利用外资合同28950项,合同外资金额35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2.47亿美元。其中港商的投资项目和金额都占了八成左右。港商在广州的投资,不但有力地促进了广州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全国经济发展较快和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之一,而且港商自身也从投资中得到了可观的回报。不少港商所办企业的生产总值和利润都以两位数增长,其发展速度是在香港设厂时无法比拟的。
穗港两地之间的投资是双向的。广州在香港兴办的中资企业,虽然只有十多年时间,但在香港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广州市的驻港中资企业已有60多个,其中广州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公司——越秀集团,仅只10年,资产便从不到4000万港元,迅猛增加到200亿港元。由越秀集团控股的越秀投资有限公司、越秀交通有限公司和骏威有限公司以及由广州市驻港另一家中资企业——越信隆控股的华凌集团有限公司,近几年先后成功地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集资。这对融通国际资金支持广州市的经济建设,对繁荣香港的金融市场,都起了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穗港两地经济已形成互利互补,共存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唇齿相依的关系。
两地经济合作将以金融为主导
广州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大量引进外资,缓解了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的矛盾,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从改革开放初期至1996年底,广州实际利用外资113.21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938.5亿元。而1980年,广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57.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为9.96亿元。18年来,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相当于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6.3倍,固定资产的94.2倍。根据广州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要求,全市走向21世纪的宏伟蓝图是:总体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适应、协调发展的地区。为此,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代化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大、质量好、水平高的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发展和建立支柱产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外都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资金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从现在到下世纪初,广州城市建设就需要600至650亿人民币的资金。仅新立项的广州新机场第一期工程就需150亿元人民币,与之相连的50公里高速公路也需100多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中有四成需对外融资。为此,广州市提出要大力拓展利用外资的空间,采取直接利用外资、间接利用外资、境外企业融资、三来一补、租赁等办法,做到多管齐下。而引进外资的首选地,当然是和广州有着人缘、地缘关系以及经济合作关系密切的香港。
香港是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它的金融体系与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和市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1996年底为止,香港共有持牌银行182间,除了31间在本地注册外,大部分是境外注册的外资银行。世界上居于前列的100间银行有80间在香港经营业务。各持牌银行在香港开设分行共1476间,外国银行还设有157间代表办事处。由于在香港的外资银行众多,而且多数只经营贷款业务而没有储蓄业务,加上香港没有外汇管制,资金可以自由流动,只要有利可图,国际资金便会流入香港。因此香港银行的贷垫款比存款还多。1996年,银行业存款总额为24333亿港元,但贷垫款总额高达39132亿港元,比存款额多14799亿港元。在香港银行的贷垫款中,有2.09亿港元是贷给内地以及亚太地区的企业和基建项目的。1996年由香港企业、银行借贷及担保,透过银团贷款或项目融资方式集资额达2490亿港元,比上一年增加48%。1980年至1996年底,香港金融机构对内地金融机构债权达3000亿港元,平均每年增加30%。由于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具有融通国际资金的优势,因此内地各省、市都十分注意利用香港的信贷市场融资,广州也不例外。
香港是仅次于东京的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股票市值在世界排名第八。到1997年6月27日为止,经香港联合交易所批准的上市公司有620家,总市值约4.2万亿港元。1970年,香港股市全年成交量才60亿港元,1990年为2887亿,到1996年,全年成交量已高达14123亿港元,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56.72亿港元。上市公司总市值比银行存款总额还高。
内地的国有企业和驻港中资企业,在1992年前基本上是没有在香港股市上市集资的。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后,各级领导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人们逐步认识到,将企业和项目拿到香港股市上市,进行资产经营,通过香港融集国际资金,是壮大企业和发展内地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于是内地一些有实力、业绩好和符合香港上市条件的国有企业和驻港中资企业,便纷纷申请在香港上市。至1997年6月27日为止,在香港发行H股的内地国有企业已有32间,总市值逾580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值的1.4%。上市的驻港中资企业已超过50间,总市值为5400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2%左右。在广州市的企业中,经国务院证监会批准,在香港上市的部属国有企业有“广船国际”、“广深铁路”两间;经香港联交所批准上市的驻港中资企业有越秀集团属下的“越秀投资”、“越秀交通”、“骏威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市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属下的“华凌集团”四间。这些企业在香港上市后,可以按照香港金融业的游戏规则,除了在股市集资外,还可以在注入某些优质项目增强实力之后,通过发行新股、可换股债券、认股权证,将其中一些项目分拆上市,或到海外一些城市的股市进行第二上市,以多种资产经营手法,不断进行集资。越秀公司在1985年开办时,资产不到4000万港元,当时还不具备上市条件,只能通过香港信贷市场的贷款开拓业务。到1991年,资产达到33亿港元。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的鼓舞及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筹组集团企业,将属下三间房地产公司筹组成“越秀投资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集资,并采取发行可换股债券和新股、收购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将交通项目分拆上市等资产经营手法,使越秀集团的总资产增加至200亿港元。由于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香港以至海外的证券市场不断集资,加之上市公司在透明度和商誉提高之后,可以得到银行的信任从而能获得更多贷款,广州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把越秀集团作为广州市融通国际资金的重要通道。为此,该集团和由广州市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控股的华凌集团,近年正根据这一要求,为广州的经济建设不断筹集更多的资金。
香港除了有兴旺发达的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外,还有一个管理着上千亿美元资产的基金市场,这也是广州以至内地其他省、市可以融资的一条重要通道。据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介绍,公会目前有基金公司会员45家,管理各类基金的总资产值达1000亿美元。至于没有参加公会的基金公司,更多达1100多家。1996年,基金的销售额就达44.87亿美元。目前在香港股市进行买卖的大户主要是基金公司,有实力的基金公司大量购买某一只股,其股份就升;大量抛售,其股价就跌。许多内地驻港中资企业在上市前或发行新股和分拆上市前,都会向基金经理介绍其业绩,甚至邀请他们参观其投资项目,以争取基金的支持。在香港上市的“越秀投资”、“越秀交通”、“华凌集团”也不例外。
香港的基金公司除了投资股市之外,还会回内地作直接投资。香港一家美国保险公司的基金,就曾经在广州投资,并向广州市的外经贸部门的干部专门介绍基金投资的取向,帮助他们认识争取基金到广州投资的可行性。
然而,广州市的企业和基建项目,如果在香港金融市场融资,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按照香港的法例,贷款的担保人是第二债务人。当借款的第一债务人无法还款时,贷方便会直接向第二债务人追讨欠款。因此,第一债务人固然要树立有借有还的观念,作担保的第二债务人也要准备承担风险,不能不自量力为人作担保。其次,将资产注入中资企业,然后发行新股或分拆上市,虽然是集资的好办法,但注入的资产应是确有经济效益和回报的优质项目。不然,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愈多,资产值表面上是增加,其股票也会一时被炒高,但新注入的项目经济效益差,公布业绩时分红少,甚至不分红,到时股价便会大跌,严重影响公司的商誉,不但不可能再向社会集资,而且贷款也会被债权人提前追讨,令企业陷入困境。
当然,总的说来,充分利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作为融通国际资金的重要通道,以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这是内地各个省、市进行经济建设时都已注意和狠抓落实的问题。因此,可以预见,广州和香港的经济合作关系,将会以金融为主导,通过在香港的金融市场融资,以带动两地各行各业的合作和发展。
共同迈向发展高新科技工业之路
目前穗港两地的工业都面临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就是能否迅速搞好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使制造业向高新科技、高增值工业转型。对香港而言,这关系到香港经济是否只注意发展服务行业,而忽视制造业,使经济可能出现空洞化,经不起风浪;而对广州而言,则关系到一大批工业企业的产品能否升级换代,以适应内地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需求,使国有、集体和“三资”工业企业搞得更活。
曾经有一些人认为,香港缺乏科技人才,不可能发展高新科技工业。但近期已有愈来愈多香港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认识到:发展高新科技工业对香港经济保持繁荣稳定至关重要。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不久前参加香港电子工业商会晚宴时表示:特区政府成立后,对高科技、高增值产业鼓励和适当参与是必要和有积极作用的。他还认为:谈及香港工业,亦应包括港商在内地的生产设施及相关的投资。事实上,由于生产基地的不断扩大,香港已发展成为一个亚太区生产控制中心。香港工业界可以充分利用内地的人才和市场,配合自身的融资和信息上的优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董建华在“七一”特区成立庆典上发表讲话时,也强调了特区政府将致力于提高香港作为国际财经金融中心的地位,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作用,促进服务业的增长,推动高增值制造业和高科技工业。可以说,对香港发展高科技高增值工业的重要性,各界人士已逐步达成共识。
近年来,内地有不少地方都提出要和香港合作发展高科技、高增值工业。从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经验看来,要发展高新科技工业,一是要有一笔充裕的资金,以贷款或奖助的形式,吸引掌握某一项高科技项目的海外华裔专家到工业园区创业;二是工业园区附近要有一些培训科技人才的大专院校,使园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可以招收到科技质素较高的员工。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内有180多家从事高科技研制、开发和生产的企业,多是由海外华裔专家开办的,而园区内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科技人员,则多是从附近的大专院校学生中招聘的。
由此看来,如果没有一批大专以上水平的科技人才作为后备力量,那么,即使有掌握了高科技项目的专家愿意前去创业,高科技项目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也是很难的。广州市是华南的中心城市,科技资源相当雄厚;各类独立开发机构有200多个,占全广东的八成;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机构有230多个;高校研究开发机构有240多个。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有45万人之多。这些科研机构每年都有一批科技成果,只是没有被充分合理地利用。如果能在高科技方面与香港进行合作,这支队伍完全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当然,广州与内地其它大城市相比,科技力量相对较弱,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而发展高科技产业,关键是要有掌握了高科技项目的高级人才。因此,广州可考虑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和香港合办高新科技工业园区,由港方筹组高科技工业发展基金,把中国内地以至海外华裔人士中最优秀的人才,用高薪、高福利的政策吸引到广州,让这些著名的专家学者,能在广州这一舞台上大展身手。此外,由于高新科技种类繁多,不可能样样都搞,故而穗港合作开发的高新科技项目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香港在资金、信息及营销方面的优势,双方进行优势互补。这方面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在贸易上充分发挥两个“窗口”的功能
目前在广州出口的工业产品中,大部分都销往香港和经香港出口,1997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值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在各地贸易伙伴中,香港仍占第一位,所以广州人都把香港作为通往世界的“窗口”。对这个“窗口”我们已经有较充分的认识。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对“三资”企业内销比例的放宽,广州以及广东其它市镇由港商投资开办的“三资”企业,已逐渐成为香港开拓内地这个庞大市场的“窗口”,对此窗口尚需加以扶持。据香港的“富亚洲”有限公司对香港600家大、中、小型公司的投资策略所进行的调查显示,香港从事制造业的厂商,改革开放初期在广东、广州的投资,一般都是低成本、小规模、短期就要求有回报的项目;但近年来,许多公司的投资策略都转向策略性、长期性的投资,不再贪图一时之利。他们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对内地和香港经济前景的信心大大增强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其他市镇作为“窗口”,进一步开拓国内这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香港把广州作为开拓内地市场的一个“窗口”,对广州来说是利大于弊,起码可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对运输、饮食服务等行业也会带来很多好处。建议广州市的外经贸和商业部门召开一些外商座谈会,听取各类意见,帮助港商、台商、外商以广州为“窗口”拓展内地的庞大市场。
使广州成为香港大企业的后勤基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已有80%从事制造业的厂商将生产工序迁移到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的市、县,以生产线在内地,销售渠道和接单在香港的“前店后厂”方式进行经营,使两地均受益匪浅。
目前,香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北转移已基本告一段落。但是由于香港的房地产价格昂贵,员工的工资比广州高,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前几年国泰航空、汇丰银行等大企业的会计等可内迁部门,已陆续搬到深圳、广州。可以预见,今后几年,香港将会有一些大企业的后勤部门继续内迁。为了适应这一新趋势,广州除了可以发挥房地产价格比香港便宜的优势,以吸引香港大企业将后勤部门内迁之外,还应该着手培训一批年纪轻、懂电脑、识英文、会打字、熟悉文秘工作的白领阶层,以充当香港大企业内迁的后勤部门的职员。广州市民的文化素质虽然比珠江三角洲其他市镇高,但要建立一支白领阶层的队伍,仍有待教育和职业培训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如果能使广州成为香港各大企业后勤基地搬迁的首选之地,那么,对搞活广州经济是大有裨益的。
借助香港为广州培训外向型经济人才
香港之所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有一大批由本地学校培训出来或到外国留学后熟悉国际金融、贸易、法律、财务会计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同时香港许多企业家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作,开拓海外市场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曾多次组织从事外经贸工作的管理人员到香港考察和培训。越秀集团为此专门设立了穗港管理人员培训中心。为了使广州能够和国际惯例接轨,更好地发展外向型经济,应继续组织从事外向型经济的干部到香港考察和培训,必要时可邀请香港的专家、学者到广州讲课,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加强穗港在文化、科技、乡谊等方面的交流
由于穗港两地关系密切,因而香港居民一般都对广州怀有亲切感,对广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十分关心。香港有50多位工商界的知名人士,专门组成穗港经济发展协会,不定期地举行会议,经常和广州市的领导人就穗港两地经济如何加强合作交换意见。与此同时,广州市政府近十多年来差不多每年都派人赴港举办招商会或研讨会,向香港各界人士介绍广州经济建设的情况,欢迎香港的工商界人士到广州投资。这些活动对加强两地经济合作和支持广州经济发展,都是大有好处的。
原籍广州的一些香港居民组织了广州同乡会,曾先后组织一些同乡返穗拜会广州市和一部分区的领导,共聚乡谊。去年广州举行2001年城庆时,同乡会组织了一批乡亲回广州作“认识广州游”,使他们既能观看陈家祠等广州市古老建筑的风貌,又能目睹广州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广州举办“教育基金百万行”和慈善活动时,同乡会也组织同乡回广州踊跃参加有关活动,他们慷慨解囊,捐赠善款,大力支持广州办好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
香港回归祖国后,成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穗港两地源远流长的文化、教育、科技、乡谊等方面的关系,肯定会更加密切和不断向前发展,这对加强两地经济合作,将会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