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数与除法是小学数学是五年级下册内容,进行这堂课是有这样的思考:教师在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新课教授,一切顺理成章,学生应该掌握得也不错。但一做习题,学生频频出错。反思课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从本质上理解算理,只是机械地套用法则,于是就强化练习,可见我们教师重视的是在低水平思维上的高频练习,却在高水平思维(数学思考)上低频发展。如何能从本质上帮助学生管理算理,我在新课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实录;分数与除法
一、利用故事化情境,题组引入,实现迁移
师:今天我们来小猴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吃它烙的饼,但是,它烙少了,而且,小猴的数学学的非常不好,它怕自己给朋友们分的不对,你们来帮帮它吧!
生:那我们来试试吧!
师:小猴想把4块饼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猴子能分几块?
生:列式计算4÷2=2(块)
师:小猴现在又想把2块饼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猴子能分几块?
生:列式计算2÷2=1(块)
师:这次有难度了,小猴这次要把1块饼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猴子能分几块?
生:列式子1÷4
师:为什么想到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和前面的一样,都是把几块饼平均分,所以可以用除法。
师:结果是多少,怎么想的?
生:是1/4。
师:看来1块的1/4就是?(1/4块)
师:那小猴把3块饼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猴子能分几块?
生:列式:3÷4
师:3÷4的结果究竟是多少呢?
生:是3/4。
生:是1/4.
师:答案不一样,看来我们需要研究一下了。我们来分一分。
【利用猴子分饼的故事,一是为了帮助孩子实现迁移,用以往解决平均分的方法——除法来解决这个“新”问题;二是引导孩子进行上位知识的建构,只要是求平均分的结果,无论结果是否为整数】
二、自主探索,理清关系
(一)操作体验,从动作表征到图形表征。
师:出示要求,小组合作研究。
①利用手中的圆饼分一分
②结合分的过程想一想,结果是多少
③在小组里说一说分的过程
生:小组汇报:再现两种“分饼”的过程:
①每个饼平均切成4块,每人能有1块,是1/4,分了3次,也就是3个1/4,最后每人有3/4块。
②把3个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切成4块,每块里有3个1/4,3个1/4就是3/4块,所以,分三次就是没人3/4块。
生:用图记录下来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刚刚那个同学的答案,虽然不对,可是他的“1/4”并非“从天而降”哦!
生:他说的是3块饼的1/4,从图上可以看出,3块饼的1/4,是3个1/4块,也就是3/4块。
师:你们这两种方法都是很好的方法。
【需要站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错误。当学生已经通过操作、图示理解了3÷4的结果,就有能力来反观自己的错误。这样既分析到错误的根源,也让出错的孩子“有尊严”地接受了自己的错误。】
(二)想象演绎,从外在表征到内在表征。
师:小猴把3块饼平均分给5只小猴,每只猴子能分几块?
生:列式:3÷5
师:在脑子里尽情想象一下,3块饼是如何平均分成5份的,结果又是多少呢。
生:学生汇报
师:他们说的对不对呢?把他们的“想像”从脑海中“请”下来,再跟自己脑海中的图比一比,细细地体会体会。(屏幕逐步呈现)
【用图像再现,让大家跟自己脑海中“想像”比较,进而确认意义。帮助“想象”没有彻底成功的那部分孩子找到支架,完成他们的建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细究关系,实现意义升华。
1.初步猜想
师: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1÷4=1/4(块)
3÷4=3/4(块)
3÷5=3/5(块)
生:算式里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师:我们只有3个算式,就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们觉得如何?
生:还需要再举例验证。
2.进一步研究
师:今天,我们就借助分饼的事,继续举例研究。
(四)关系表达,形成认知表征。
师:大家研究了那么多的例子,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生:a÷b=a/b。
生:我要补充,除数不能为0。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分数与除法为什么会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呢?
生:分数和除法都是研究“平均分”的。
生:我觉得分数和除法一样,都是“平均分”产生的。
师:是的,“平均分”把分数与除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分数和除法真的完全一样吗?
生:有些不一样,除法表示平均分的动作,但分数表示了结果。
生:我要反对,除法表示了平均分的过程,分数也能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只是除法一般不表示结果,分数还能表示一个结果。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重要的是意义上的联结,因此这个环节中的几个追问就是要引发学生对于“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内在建构,重组了原有的知识结构。】
三、综合运用,提升认知
师:那老师想问,我们班有多少男生那?
生:25人
师:女生有多少人?
生:15人
师:我们班男生比女生多10人,那老师要问了
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②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③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生:①男生占全班人数25/40。
②女生占全班人数15/40。
③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15/25。
【全文运用猴子分饼的故事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算理,最后以班级人数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数学问题的迁移】
四、课后思考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绝非是形式上的关系,只有让“意义”落地生根,才能构成分数与除法本质上的联系。
(一)意义的迁移
当学生经历题组问题的解决后,自然列出了算式1÷4,这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想到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于知识迁移的体会。从而明白只要是求平均分的结果,都可以用除法解答,无论结果是否为整数。
(二)意义的突破
学生用分数的意义解释了1÷4的结果是时,其实这里的对于学生来说表示的是分率,因此及时出示一幅图,帮助学生理解1块的就是块。既让学生理解了一个是表示分率,一个是表示具体数量。
(三)意义的再认识
整个自主探索的过程,都是分数意义再认识的过程。从动作表征→图形表征→想象演绎→图像印证→关系细究。这些都是分数意义的再认识,一方面学生的思考以“分数的意义”为支撑,而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进一步实现对分数意义的建构。
(四)意义的联结
老师用两个问题“分数与除法为什么会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呢?”“分数和除法真的完全一样吗?”将孩子对形式上的关注转移到意义的联结上,明确,分数与除法之所以有这样的关系,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研究“平均分”的问题。
论文作者:董智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除法论文; 分数论文; 平均论文; 都是论文; 意义论文; 学生论文; 表征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