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汇
试析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
摘 要: 若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切片分析,就会发现课堂教学难以绕开“人”“德”“理”“智”四个字。回归本原认识教师的专业性,对于调动同样作为人的学生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大有裨益。对立德树人的时代命题须加深理解,不仅要拓宽德育视野和德育渠道,更要让教育教学过程充满道德感召力和精神感召力。敬畏科学规律,可以赋予课堂教学更大的生命力。缺乏智慧含量的课堂注定行之不远,促进课堂与教师智慧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词 :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 立德树人; 科学化;智慧发展
古往今来,课堂教学从来没有面临过如当下般急促而沉重的改革压力。层峦叠嶂、环环相扣的内部改革需求,排山倒海、无孔不入的外部改革推力,叠加累积,让课堂成为弥散性的教育焦虑链条上最为脆弱的一链,也让课堂成为系统性的教育变革循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剧烈跳动的时代脉搏,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日新月异的理论创新,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索,凝练特色的本土经验,异样风情的域外镜鉴,相互激荡,相互交错,挤压着、推动着课堂走上了一条时不我待、仓促求变、变中求进的改革之路。这是一条容不得恬淡闲适,也经不起大起大落的充满纠结、险中求胜的创新之路,也是一条事关未来人才培养大计、制约教育发展品质的肩负重任、激浊扬清的奋进之路。
纷繁复杂的课堂教学变革,实在难以用清晰、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无论怎样表达,总会呈现出散点与局部,这也正是其成为一门科学、一项专业所拥有的魅力所在,也是老子那句名言“道不可道”的形象诠释。尽管如此,理性考量、认真梳理一下的话,还是会捋出几条拥有最大公约数、富有发展前景的变革思路的。如果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切片分析的话, “人”“德”“理”“智”四个字,总是绕不开的话题。
一、发展“人”,是教学改革的根基
人不见了,是教育教学最大的悲哀。在那个遥远的农耕时代,东西方教育的源头上,不管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他们的启发式或产婆术,都诞生在个别化教育场域之中。教师近乎全天候、全过程、全陪伴地与学生朝夕相处,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张扬出的是教育应有的天性和初心。工业革命以降,以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为标志,班级授课制横空出世,因其集约效率而切中工具理性的社会脉搏,与流水线、机械化、标准化、物质化的管理生态一拍即合,令人无可回避,欲罢不能,依赖迷恋,直接的恶果就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育教学随即陷入一种非人化、空壳化、功利化的窠臼不能自拔,较之那些先行一步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我们这样一个后发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教育教学扭曲和变异的情况,或许更为严重。于是,呼唤人的回归与复位,便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教学必须直面的严峻话题。
激励人、鼓舞人、发展人、完善人,把人放到教育教学的核心地带、放到最中央,在一个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文明进步的地球村里,恐怕是足以超越国家界线、超越文化界线的一种深情的教育呼唤,足以达成一种难能可贵的共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可以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内容、具体的学科教科书等细节上趋向一致,但在为了人、发展人的大方向上却会表现出惊人的一致,这也就使得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略、教育技术的跨境传播具有了更大的正义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尽管每一种教育都是从各不相同的特色文化母胎中产生并发展起来,都有不可复制的立场、原则、底色与底线,但基于教育教学的天性与初心,教育教学经验的镜鉴与参照,在如今这个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之下,势不可挡,且大有可为。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2002年,共建成各类园区48座.2003年以后,园区建设步入发展阶段,从2003至2005年,共建成各类园区85座,超过了以前13年的总量.2006年,我国园区建设井喷,一年建成各类园区107座,2007年以后,园区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通道,2008年至2012年,共建成各类园区1 122座,年均增速42.2%,见图3[1].
在教育教学变革中,人的价值得到凸显,人的潜能得到释放,人的发展得到重视,这是一条鲜明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新课改以来,学生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以学生为主角、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思路逐渐明晰,纸面上的理论探讨达成共识之后,实践中的经验样本也不断涌现,杜郎口、洋思、东庐等教改高地一度如火如荼、红极一时,这对于打破万马齐喑、沉闷不堪的传统课堂僵局无疑大有裨益。细细梳理,不难发现,这些课堂教学改革的样本指向趋同,那就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会学不教。放大和彰显“学”,瞄准的恰恰就是作为人的学生,这是令人鼓舞的好事情。
教育教学中的人,是不是仅仅就指学生呢?凭常识也会做出毫不犹豫的回答,还有教师。
从宽处讲,“德”还有极其重要的、极易遭到忽视的另外一极,那就是我们向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本身是有“德”的、道德的。当下一再倡导增强优质教育供给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个性化、高质量、有品质的教育服务。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为了升学率无所不用其极的学校依然招摇过市,为了分数不惜榨干学生心智与精力的课堂比比皆是,说穿了,就是毫无精神感召力和道德感召力、徒有教育之名而无教育之实的场域,置身这样的场域之中,学生不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怎么解决问题呢?“教育事业首先是道德事业,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道德教师,绝不是上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而是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道德追求和道德水准,用道德的方式进行教育……让道德之光照亮课堂、道德意义之水在课堂里流淌、学生心田里生长出道德绿芽、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2]课堂之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修行的道场,能不能通过一个又一个微不足道的教学细节,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召唤和道德的力量,直接影响到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落地,更影响教育的外在形象和社会声誉,不可等闲视之。
当顶层设计上高调宣示要减轻教师负担之时,我们终于发现在一直以来强调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一极的同时,另一极教师的负担也濒临极限。其实,这仅仅是与学生一样作为人的教师在当下教学变革中处境尴尬的一个缩影。
(2) 注浆压力理论值略大于数值模拟结果,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在数值计算中考虑了水对浆液的稀释作用,即浆水混合区的黏度要低,而理论分析中未考虑水对浆液的稀释作用,从而导致数值分析中的浆液扩散粘滞阻力要低,因此,理论计算获得的注浆压力要大于数值模拟值。
当务之急,是在作为人的学生与作为人的教师之间寻找适度的平衡,找回教师失落了的教学本能、本领、功底和功力。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精神不能丢弃。如果说课堂是“学习共同体”的话,那么,教师就是其中“平等中的首席”。如果说课堂是“作为教师的学生”与“作为学生的教师”之间情境性、生成性交互的话,那么,这种交互一定不是“教”与“学”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交融、不断碰撞、出乎预料的“乘法”。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教师不能有高人一等的“傲气”却必须有高人一等的“底气”。虽然现实一再提醒着我们,“一桶水”对付“一碗水”的可能性在当下越来越小,但不能反之亦然,不能反过来说,“一碗水”对付得了“一桶水”,教师捉襟见肘的本事能适应不可限量的学生发展,教师必须是“高人”!
设定某一位置未知节点处于不停移动的状态,根据节点的移动特性,可以用 mk~P(mk|mk-1)表示该节点在前一时刻的位置为mk-1时,当前时刻位置在mk的概率,该概率分布称为转移分布。
教育教学有可变的空间,有与时俱进的余地,那就是技术与方略,也有永远不会变的属性,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动态的、认知的和非认知的交流互动,不管是农耕时代、工业时代还是信息时代,不可或缺,这也是那种指望着以“翻转课堂”等技术彻底颠覆班级授课制的企图永远不可能得逞的根本原因。
当走进课堂看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新型教学样态摇身一变成为主角之时,是否观察到在这极为有限而宝贵的时空之中教师的畏首畏尾?当各种新媒体技术登堂入室强势介入课堂之时,是否留意到教师驾轻就熟的教学本领、声情并茂的讲课魅力乃至一笔一画的板书功底正在悄然退化?当学生们津津有味地沉浸在“电灌”的快感中,沉浸在手中的小平板与眼前的大屏幕联袂的便捷中时,还能集中注意力分享唯有农耕时代才会有的那种慢节奏的教学之美吗?当教师离开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手足无措、难以立足的时候,作为人的他们还能从职场生涯中补充循环往复永不枯竭的自信与尊严、唯美与情趣、幸福与成长吗?现在到了直面作为人的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处境与功能定位的时候了。
同位素是指一类原子核内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的核素。其中,某些核素会因其不稳定的性质自发衰变成新核素,同时放出一种或多种射线,如α、β-、β+、γ、X等,这种特性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同位素,不具放射性的核素称为稳定同位素。
夸美纽斯曾说:“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之云、无水之源、无光之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无独有偶,马卡连柯也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1]
抵御浮躁的利器就是“理”。对课堂教学保持起码的敬畏与敬意,是当下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人应然的状态。教师需要滋养一种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在这方面,不妨学学邻近行业的从业者,譬如医生和律师。医生注重临床经验的累积与研究,而律师则看重以往判例的循例与衍生,而教师呢?能不能大力发展循证教育学?能不能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丰富和发展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改革?这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教师之高,不仅仅是德艺双馨,师德与学问兼善并美,还要在课堂驾驭、教学组织、情感交流、设疑激趣等方面力求高远。做一个让学生终生难忘、顶礼膜拜的偶像,是作为人的教师的幸福源泉,而培养出超过自己、令自己引以为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拥有无限发展可能性、作为人的学生,更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学历的水涨船高,培训的健全到位,培优的激励促进,发展的深情呼唤,都难以掩盖教学改革中作为人的教师本领遭到一定程度的弱化和边缘化的真实的危机。当我们惊叹作为人的学生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时候,教师施展才华的空间却在萎缩。会用课件行了,教师不需要会讲课;电脑无所不能,搜索引擎一点,应有尽有,教师不用下苦功夫博览群书,有没有学问无所谓;让学生讲和动就行了,教师讲和动须谨慎,无所谓了,因为搞不好就会被戴上“满堂灌”的落后帽子,被当成新生事物的阻抗者;能育分就行了,育人看不见、摸不着、不会带来直接的效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折射的都是作为人的教师的缺位与尴尬。
二、提升“德”,是教学改革的方向
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在一般人的认知中,这个“德”就是品德。《朱子家训》曰:“伦常乖桀,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校教育将思想道德教育和主流价值观教育置于首位,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是一个宏大而深远的时代命题,规约着中国教育的路径与方向。
课堂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用科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交互,烘托出了课堂的科学意蕴。这种科学意蕴,就是所谓的“理”。而“理”,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得以安身立命的底线。
其实,从窄处讲,“德”不仅仅是学校德育,也不仅仅是单向灌输的德育,而是全方位、系统化的德育设计、规划与实施。人的德行从何而来?学校固然是重要的一环,但仅靠学校远远不够,社会、家庭与学校有机统一的整体育人环境显然作用更大。但我们的社会、家庭教育承担起这个德育重任了吗?答案并不令人满意。即便是学校,德育的状况也并不能令人满意。能将复杂的德育简化成德育知识的死记硬背吗?能把行为的改变替换为德育学科的分数吗?能奢望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精确制导的德育方式一蹴而就吗?显然不能。解困突围,一个可行的路径,就是以体验感悟代替空洞说教,以小故事诠释大道理,以学科活动助推学科知识,让学生内心深处厚植对“德”的认同感,只有感同身受,效益才能显现。
通过建立蚂蚁模型及ATA交互学习思维习得仿生观察下的蚂蚁觅食行为,此触角及时迅速的信息传递方式表现了自然界中昆虫的信息反馈方式.鉴于此,与人类学习过程中反馈式学习进行比较并获得启发,根据若干反馈过程情况中所出现的意外情形中的应对和措施,利用信息熵评价方法完成对每一次学习过程的有效分析,以求为后续更多具有相似学习情境的人员完成对自身学习的评价和提升.
三、敬畏“理”,是教学改革的底线
在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都普遍面临价值困惑的时代,以价值澄清、价值引导、价值渗透、价值濡染为内核的学校德育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演进到发展素质教育的当下,课程改革也不再是十多年之前平地一声春雷时那种激情澎湃,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到底什么是“德”,却缺乏更深一步、更细一步、更实一步的关切。
在一个浮躁的转型时期,很多不大讲究“理”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冲撞着人们的视线,也冲撞着教育科学的底线。很多基层学校、很多草根教师,将根本就没有经过有教育意义的省察的直觉经验,轻而易举地提炼成各种各样的教学法或教学模式,冠之以“一×二×三×”之类粗鄙不堪的名堂,利用形形色色的平台与载体进行传播,居然还有市场;很多与真实的课堂隔绝、热衷于闭门造车的专家学者,不甘寂寞地从域外引进一些半生不熟的教育品种,大肆兜售,竟然还有拥趸。原本就不容乐观的教育教学改革生态,在良莠不分的本土经验和外来物种干扰和侵袭之下,雪上加霜。能否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定力,对于每一个教育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样品分析测试工作由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实验室承担完成。从样品加工、测试方法的选择、质量监控方法及测试过程,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中的分析质量和检查办法要求严格执行。
让课堂教学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让教师从技术型实践者走向反思型实践者,最大限度地弥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天然鸿沟,实现“实践理论化”与“理论实践化”交相辉映的理想境界,尽管任重道远,但心向往之,路在脚下。
四、推崇“智”,是教学改革的主线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缺什么也不能缺“智”。课堂要含智慧,教师更要有智慧。毕竟是心智劳作的场域,师生双方在特定的时空限定之下展开有效互动,才能激荡出可遇而不可求的智慧场面来。
在当下的课堂中听课,备受煎熬的往往就是那些智力指数低下、令人不忍卒听的“弱智”“失智”乃至“反智”的课。究其原因,就是课堂之上,有问题解决的环节设计,但往往都是形似神非的“假问题”或“伪问题”,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装模作样思考或讨论之后,照着书本回答,一步一步地落入教师期待的、不会打乱预设程序、自然也不会带来智力挑战的答案“陷阱”之中。对这类现象若不警惕并全力破解的话,长此以往,都有让“问题”变得面目全非、不得不重新定义的巨大危险。如果说课改深水期和常态化中的课堂存在深层次危机的话,这危机的集中表现,就是缺乏智慧含量的“假问题”与“伪问题”充斥课堂,直接导致“假学习”和“伪学习”的泛滥。
怀特海曾经指出:“当我们把智力教育看作仅仅是为了获得机械、呆板的大脑能力,看作仅仅在于对有用的原理做系统的叙述,那么就不可能有任何进步……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比较模糊却更加伟大,因而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古人称之为‘智慧’。你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你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3]古今中外,课堂教学中,智慧从来都是奢侈品。缺乏智慧的课堂,一定是苍白无力的疑似课堂,而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堂。
只有让“真问题”进入课堂视野,“真学习”才会发生,“浅表学习”才能让位于“深度学习”。这里,维果斯基的“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便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推广价值。基于专业成长的教师,运用更加专业性的眼光,巧妙建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非良构问题”,挑动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直面有挑战性的问题,实现在原有基础之上的增值性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有前景的教学改革之路。
综上论列,不难发现,人、德、理、智可以有效地浓缩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勾勒出课堂转型的全息图景。虽然管中窥豹,挂一漏万,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浊扬清,激荡起课堂教学激流勇进的圈圈涟漪,推进课堂教学在新时代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有关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设计要求[1],生活污水量的定额应结合建筑物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确定,可按照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90%采用。本次截污纳管所涉及到的4个生活污水混接点,根据工业企业生活用水定额估算,A楼排放量约为12 m3/d;B楼、C楼排放量约为10 m3/d。为校核排放量的合理性,采取了分时段记录各大楼自来水进水表读数方式,基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根据水量计算结果,结合设计规范要求,排水管管径选择DN 300,最小坡度选择3‰。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师魂:教师大计 教育大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成尚荣.课程透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陆安,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 G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