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体育研究30年论文

梅山体育研究 30年

彭健民,刘良玉,杨志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摘 要] 梅山体育的当代研究至今已30年整,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研究主要围绕梅山武术展开,其他体育活动内容的研究偏少;现有研究不能反映梅山体育的深度与广度,且研究的民族(民俗)文化属性偏弱;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且体系欠全;研究人员以高校教师为主体,但没有形成稳定地研究团队。未来研究应明确梅山体育的学科定位、抢救性地系统挖掘整理梅山体育、组建稳定的研究团队开展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建立多元的研究方法体系。

[关键词] 梅山文化;梅山体育;研究态势

湖南省中部地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神秘古朴、似巫似道、尚武崇文且杂猱着人类渔猎、农耕并原始手工业发展过程的民间原始文化形态,因北宋“开梅山”、始建新化、安化二县,故称“梅山文化”。其先于1988年5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国长江文化研究会”上首次确定为荆楚文化的重要支流、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予以报道,后论证于法国学者基于《又到梅山36峒游念》(表述瑶人死后灵魂需回梅山认祖归宗的巫教手抄本经)而进行的“祖山”确认研究。

学界普遍认为1988年为梅山文化的当代研究元年,研究的兴起则始于1995年由中法两国学者共同发起的第一届“梅山文化研讨会”,并在14年内连续举办五届,出版了一批专著,报告了若干论文发表了若干论文,论证了以宗教(梅山教)为核心的梅山文化是西南诸省少数民族(尤其是瑶族和苗族)的始祖文化并原生态地保存至今。期间,梅山体育的研究也随之兴起,至今已30年整。

30年的梅山体育研究值得回顾与总结。为此本研究以“梅山、体育、武术(功)”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收集梅山体育研究文献、查询新闻出版署及淘宝书店等收集梅山体育专著,收集整理了第一届至第五届“梅山文化研讨会”和“2016湖南·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的成果专集,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和相关要素统计,以期通过对梅山体育30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为梅山体育研究的继往开来提供理论与实际参考。

一、梅山体育 30年研究概述

(一)研究文献数量

截至2018年底,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到梅山文化研究文献701篇(文化、宗教、体育、艺术等),梅山体育研究文献77篇(不含会议论文),其中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5篇,“梅山武术(功)”研究文献65篇、梅山体育文化研究文献12篇(表1)。通过新闻出版署及淘宝书店等查询到梅山武术专著5部(表2),多为梅山武术功法套路的整理与图解。

追溯梅山体育甚至是梅山文化的的当代研究,应始于梅山武术的研究,为陈益球基于原国家体委组织的地方武术挖掘而成,并于1987年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梅山武功》[1];梅山体育研究论文则始于陈文卿于2001年和2003年发表于《娄底师专学报》的《我国湘、鄂、川、黔、渝、桂地区梅山体育文化的研究》[2]和《梅山武功的文化渊源》[3],距今不过20年,但由此标志着梅山体育正式成为梅山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独立方向。2007年前,发表的梅山体育研究论文很少;前4届“梅山文化研究会”、新化县等自办的《梅山文萃》内刊刊登了数量不少的梅山文化研究,但鲜见梅山体育研究的专门文献,可见梅山体育研究在此期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亦缺少专人进行研究。

古梅山所在地是瑶族苗族的祖源地、“梅山教”的起源区和核心地,是承载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交集交融功能的“武陵民族走廊”,作为梅山文化核心内容的梅山体育文化既有其独特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又是研究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源头。研究梅山体育,需明确其传承千年的独特体系和其苗瑶体育祖源文化的学科定位,这样才能还原梅山体育文化的本源和提升研究的学术价值。

表 1 2001年- 2018年梅山体育研究分年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方法统计表

注:每篇论文统计一种主要研究方法

表 2 1987年以来出版的梅山武术(功)专著一览表

(二)研究内容

梅山体育由梅山武术、以竞技能力为表现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嬉戏娱乐为主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节庆习俗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四类构成[4]。梅山体育30年研究主要集中在梅山武术方面,笔者所收集的的5部专著全为梅山武术(功)的功法练习与图解;77篇论文中关于梅山武术(功)的论文为65篇、占84.4%,研究自成体系;其他梅山体育研究文献12篇,研究没有成体系。

梅山文化是一种古老的地域文化,虽核心区域局限于湖南中部地区,但通过宗教和生产(生活)其民俗辐射整个南方、甚至海外[7]。在作为荆楚文化的重要支流、甚至有研究认为可上升至中华始祖文化(蚩尤文化)的梅山文化的研究日益得到学界重视的同时[8],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的梅山体育、尤其是梅山武术的研究仅有5部介绍梅山武术功法技巧的专著和77篇学术(位)论文是不足以反映梅山体育的重要性和内容体系的。这表明:(1)梅山体育的研究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梅山武术在梅山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当地的宗教祭祀、民风民俗甚至生活(生存)文化密切相关,仅5部专著和65篇论文的研究量远不能研究透彻;(2)诸多具有独特形态且原生态保存至今的体育内容没有被涉及或涉及不深,如“珠梅抬故事”(涟源市)、“舞春牛”(冷水江市)、“团龙”(新化县)等;(3)相对于丰富的研究内容,研究人员的不足、尤其是本土一线研究人员的不足是当今梅山体育研究质与量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4)梅山体育在上千年的变迁中因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和融合、特别是现代体育的冲击,造成了本土体育的衰落而形成的时空断裂所带来的研究困难。

除武术以外的梅山体育研究文献12篇,其中关于梅山体育文化总体研究及研究特征的5篇,以村落体育为研究对象的5篇,以单个体育活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2篇。梅山体育中除武术以外的其他类型活动更多杂存于梅山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中,反映的是梅山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娱乐方式及宗教祭祀文化,受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活动已不成体系,因而研究亦没有成体系。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论文文献分析发现每个研究均采用了2种以上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观察、实物分析等)、逻辑思辨(归纳、演绎、逻辑分析、经验总结等)、数理统计4种方法上。为便于分析,我们只统计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分别为哲学思辨研究、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研究、行动研究、史学研究、综述研究,分别占41.6%、40.3%、9.1%、5.2%、2.6%、1.3%。

文献资料研究法是梅山体育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所有研究论文都采用了这一方法。核心原始资料(一手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宋史·西南溪峒诸蛮》、古梅山核心区域的地方文献资料(流传的族谱、拳谱等及地方志等),二手文献资料则主要为梅山文化研究论文、专著(非体育)中的体育(武术)内容及前期梅山体育(武术)研究论文;调查法是另一主要研究方法,主要运用访谈、观察、调查问卷来收集资料,辅以少量的实物(含图谱)分析;逻辑思辨研究法贯穿在所有研究论文中,特别是在对梅山体育的文化内涵、当代价值或外延功能进行时,基本是采用经验总结、逻辑分析或演绎等方法;难能可贵的是行动研究、史学研究和综述研究(4篇、2篇和1篇)占有一席之地,说明梅山体育研究开始向纵深发展;虽有相当多的研究论文采用了数理统计法,但基本是处于频次(率)的处理层面,只有少数几篇采用假设检验,如屈植斌的《梅山体育文化研究特征分析与框架构建》[6]采取了X2检验和普莱斯定律,但采用高级统计分析的没有1篇。

(四)期刊刊文与论文作者

梅山武术因鲜明的功法(技术)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但当前关于梅山武术的研究的静态化与表层化特征明显:(1)对梅山武术体系的整理挖掘不够。除专著对基本套路和体系有较系统的阐述外,学术(位)论文基本不涉及对“功法”“技击”及其练习的整理与分析。整理与挖掘是梅山武术研究的基础与起点,基础不牢则研究的根基不稳。(2)忽略了梅山武术独有的丰富内涵与外延功能。梅山武术的千年传承,就传承人个体来说:“以武谋生”“以医(中草药)救人”历来是两条主要的谋生之道,当地习惯称武师为“把式(势)”“水(药)师”,“新化师傅”便是“能人”的象征;就族群(村落)而言,梅山武术是其势力的象征与文化的符号,新化人(古梅山人)有“血性”“霸得蛮”亦多源于此。但现有研究对此少有研究。(3)现有研究往往局限于武术套路形态和“现象”场景,少有文化和价值“深挖”;当代传承和功能运用,“经验为主”亦鲜有“行动”,研究内容呈现出“静态化”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医疗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4-5]。急诊科护理具有工作任务量强、内容繁杂、安全隐患多等特点,传统急诊科护理工作仅仅局限于遵医嘱落实各项诊疗项目,而缺少针对性与持续性的管理措施,不仅影响了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6-7]。

表 3刊文期刊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篇

注:高校期刊和体育期刊均含体育学院学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含其前身(娄底师专学报)

作者方面,62篇学术论文共有39名第一作者,其中高校教师33人、占84.6%,高校学生5人、占12.8%,中学教师1人、占2.6%。高校教师作者群体中主要是湖南省高校教师,为23人,占59.0%,且其中的16人来自古梅山属地(湖南省娄底、邵阳、益阳)的3所高校,但分布极不均匀,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省娄底市)有14人,这与梅山武术所在地新化县隶属娄底市有直接关系。从作者研究方向来看,34名第一作者中(不含高校学生)有19人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研究、5人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且主要是地方体育文化的研究,另外10人的主要研究方向与所发表的论文方向不太一致、且这10人均只发表了1篇论文。从数量来看,发表2篇以上论文的作者13人、占33.3%,其中发表5篇、4篇和3篇论文的作者分别有2人、1人和2人。其余26名作者(含高校学生)只发表了1篇论文;第一作者人均1.59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群体对梅山体育的研究不够专注。

康复性景观和康复性流动理论,解释了流动、地方与个体健康的关系,为探索健康旅游提供了理论视角,但是目前的研究仍存在局限,表现在以下方面。

表 4发文作者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篇

*古梅山属地是指现湖南省娄底、邵阳、益阳三市(设区市)

二、梅山体育 30年研究的反思

(一)现有研究不能反映梅山体育文化的广度与深度

梅山武术的研究主要围绕其起源与流变、功法(技术)与形态、文化内涵与特征、传承与发展、当代价值与功能等方面展开,认为其是梅山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强调“功法”,以“能打”为核心特征(这是传统称呼为“梅山武功”,且有18.2%的研究选其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并具备如下特点:(1)功法与形态明显区别于其他武术流派;(2)长期以来的师徒传授制与族群传承制维护了其体系的相对纯洁性;(3)以实力取胜和不排外的兼融[6],确保了其村落(族群)实力的符号特征[1];(4)是村落(族群)势力与强悍地位的表现及对外交流的文化符号;(5)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学武风潮(最高潮时有上万外地人在新化县习练梅山武术)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研究内容的静态化与表层化特征明显

梅山体育研究30年共在30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2篇(表3),刊文期刊中有体育类期刊(含体育学院学报)22种、高校主办的期刊(含体育学院学报)16种、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7种。整体来说,刊载梅山体育研究论文的期刊主要是体育类专业期刊和高校综合类期刊,且分布在全国范围内,说明具有典型地域和内容特色的研究还是颇受各地和各类刊物的喜爱的,同时这可能也与湖南省内学术期刊过少、尤其是没有体育类期刊有关。发表的62篇论文中有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占11.3%,梅山体育研究论文的质量还有待提升;有29篇刊载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和《搏击》(武术科学),占40.3%,这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致力于梅山文化研究的推动、多次召开梅山文化学术交流会、开办《梅山文化》研究专栏甚至是专辑及《搏击》(武术科学)为武术类专业期刊有关;其余,有5种刊物分别刊文2篇,23种刊物分别刊文1篇。

现有研究多从体育或传统体育视角展开,较少借鉴考古学、民族(俗)学的理论和逻辑,学科视角单一,因而研究往往局限在“一事一物”的“器物”层面,研究更多的是材料的堆积,缺少对维系梅山体育(武术)千年传承的“制度”与“观念”层面的研究。同时,研究忽视了梅山文化为苗瑶文化的始祖文化这一学科定位,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的缺失导致梅山体育研究缺乏民族文化的“根系”,因而研究定位模糊、研究的民族(俗)文化属性偏弱,不利于研究的深入。

(三)研究方法相对简单

梅山体育30年研究,定性研究占54.6%,定量研究45.4%。定性研究中的文献资料研究、哲学思辩研究和定量研究中的调查研究历来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传统方法,这一传统优势得到了保持,以此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占到91%(表1)。但现有研究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普遍存在简单化倾向:(1)所有研究虽将文献资料作为研究的基础之一,但普遍是利用二手文献进行分析,而对在当地流传至今的拳谱(经)、地方志(村志、乡志等)等一手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远远不够,这也是虽然文献资料研究法运用广泛、但以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只占9.1%的原因所在。(2)调查研究占的比例虽然不低,但基本局限在问卷调查(主要是结构式问卷),而且非随机抽样的比例过大,使许多问卷结果不能准确地推论到总体,降低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访谈的占比过低,同时访谈对象选取有一定的随意性,鲜有对技艺(项目)传承人进行深度访谈的研究,这种访谈对象的不确切性和非代表性非常不利于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3)哲学思辨研究则大部分存在方法上的经验主义倾向,缺少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的深层次理论分析。马克思曾尖锐地批判了经验主义思维方法的种种表现,指出在认识的来源和科学基础上只承认感性直观,在认识的功能和科学任务上认为理论是在于对经验进行描述和概括,带有先天不足的片面性。这也是现有研究一定程度上相对简单与重复的主要原因之一。

梅山体育30年研究,主要是依据梅山武术套路(内容)的基本特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练武风潮、梅山武术在梅山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他体育活动的表层现象等4个方面的资料,围绕梅山武术(体育)的当代价值与功能进行静态的描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主观经验的现代价值和功能的演绎。凡此种种,便表现出大部分研究是一个内容、一个调子、一个趋势、一个结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研究者群体很少进行深入“田野”的调查、基于理论的严密分析,因而很难得出十分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同时模仿研究和重复研究现象比较严重;高达66.7%的第一作者只发表了1篇梅山武术(体育)学术论文,说明梅山体育研究缺少固定的研究者团队,研究有较明显的功利性和零散性。由此可以看出,梅山体育30年研究,为研究而研究的特征比较明显,研究具有较大的被动性、求速性和功利性,

(四)研究具有较大的求速性和功利性

基于强化学习的无线网络智能接入控制技术 …………………………………………… 严牧,孙耀,冯钢 24-2-10

(五)研究的民族(俗)文化属性偏弱

现有研究表明梅山文化是瑶族和苗族文化的始祖文化[8],并通过人口迁徙和宗教(梅山教)传播对西南诸省少数民族有着深厚影响[7]。2010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古梅山腹地采风编创而成的组舞《梅山印象》,在内容、场景、服饰等方面与现今湘西、贵州等地瑶族苗族的民俗活动有着较高的相似性,亦可旁证。刘新光等[9]认为以梅山傩戏和梅山武术为代表的梅山体育好武喜斗、勇猛彪悍与“更高、更快、更强”的西方体育有相似点,是具有民族性、民间性和民俗性且原生态保存至今的体育形式,应多学科视角开展研究。

面对部分群众由于生态保护意识不高而对森林所造成的危害现象,我们应该多多进行宣传,让人民了解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与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于森林的保护,减少滥砍滥伐行为。同时还要进行植树造林,对于不同的地区,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增加我国的森林资源。为新形势下的森林保护工作贡献出力量。

除梅山武术外,梅山体育还存在许多其他体育内容和形式,或独立呈现——如端午节的龙舟赛、或作为其他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如“珠梅抬故事”,如此丰富且具独特魅力的体育内容鲜有研究。虽然因近当代文化的冲击,很多富有民俗和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逐渐衰退,但仍“有物可查”“有迹可寻”,但现有研究对这方面的深度挖掘和整理明显是不够的。随着有着独特技艺的“执掌人”和“传承人”的离去,梅山体育项目以可见的速度在消失,现在不开展抢救性的研究,未来将面临“无内容可研”的尴尬境地。

三、梅山体育未来研究构想

(一)明确梅山体育的学科定位

2008年前后,梅山文化研究开始由地方进入高校视野,其标志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于2009年承办了第五届“梅山文化研讨会”。受会议筹备和宣传的影响,2008年的论文发表量增至10篇,其中有5篇论文的主要作者来自承办单位,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一届研讨会没有收到梅山体育研究的论文。2009年后,梅山体育研究论文的发表量有所回落,但大部分年份还维持7~8篇的发表量,这得益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开办了梅山文化研究专栏并出版了几期专刊;而且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联合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中心、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湖湘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并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承办的“2016湖南·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分别有4篇和2篇梅山体育研究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和大会报告,标志着梅山体育研究进入民俗(族)文化顶级研究专家视野。真正应引起注意的是2017年后,梅山体育研究论文的发表量下降明显,表明梅山体育的研究后继乏力。

(二)抢救性地系统挖掘整理梅山体育

梅山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形态独特且具有民间、民俗和民族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升,当地宗教信仰已然消亡,民俗活动大幅衰退,诸多梅山体育活动已难寻踪迹(如“舞春牛”)、各类原始的文献珍本和实物已日渐稀缺,项目传承断档已成实事。为此,我们应当既将梅山体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宏观研究,探讨其特征、地位和价值,又须花大力气深入“田野”,加强微观研究,通过专题化的个案研究,抢救性地系统挖掘整理梅山体育,并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如大数据)予以完整的保存并加以现代化改造,使之既成学术研究资料,又能为当代社会经济服务。

(三)多学科多视角地开展研究

梅山体育不仅仅是体育活动,其在梅山文化的千年传承和变迁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维持区域内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已超出了体育的范畴而成为其生活文化、甚至是生存文化的一部分,在梅山文化的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都起着“骨骼”的作用,尤以梅山武术为甚。研究梅山体育,应以发展的眼光,依托但又跳出“具体项目”体育,结合考古学、人类学、宗教学、民族(俗)学、旅游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多视角地开展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

利用道路卡口数据进行车牌识别,使得对单个车辆轨迹的出行链进行识别,对个体规律进行跟踪和预测分析. 道路卡口车牌识别获取的数据字段包括抓拍时间、车牌号码、车牌颜色、抓拍路段和方向等信息. 主要利用卡口捕获和记录过往车辆的号牌,通过对车牌号、时间、路段等信息继进行空间、时间以及车辆的三维匹配,精确定位车辆的车身属性、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出行轨迹等信息,为交通运营管理提供精细化的数据支持.

(四)组建稳定的多学科研究团队

基于梅山体育的多文化属性,研究应立足于多学科视角。目前以高校体育教师为主且“单兵作战”特征明显的研究群体显然是不利于梅山体育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应加强高校与地方文化旅游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成立专门的研究学会,依托学会组建多学科背景(体育、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岗位来源(高校、地方相关部门、项目传承人等)且结构稳定的研究团队,对梅山体育开展抢救性的系列挖掘整理研究和现代化的开发应用研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研讨、取长补短、联合攻关且避免重复研究。

(五)建立多元的研究方法体系

梅山体育的宗教性和生活化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互补性决定了其研究应采用多层次、多方位、多指标的方法体系,且这种方法体系应是建立在关注社会和人的发展、多种形态与呈现方式并存、内涵与外延并重的体育文化研究对象观之上;社会和人的活动离不开“价值研究”,同时它的实践性又有鲜明的“量”的特征,“定量”能使我们更科学的“定性”,因此在具体方法的应用上应坚持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且这种结合应建立在更先进的手段之上;研究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反驳”,进行长期、复杂和动态的研究,从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

美学的培养就要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觉察、辨别和感知能力,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审美的能力对于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自远古时代,人类就用各种兽皮、各种香草、各种颜料作为自己的装饰物,这就是人类天生的对于美的感知。到我们现代社会,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四、结语

传承千年的梅山体育文化与当地居民的日常起居、岁时节气、婚丧习俗、宗教祭祀息息相关,已超出了体育的范畴而成为其生活文化、甚至是生存文化的一部分,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内容。梅山体育的当代研究已30年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不能反映梅山体育的深度与广度,且研究的民族(民俗)文化属性偏弱;研究人员来源单一且没有形成稳定地研究团队,研究方法较为简单且尚未形成体系。未来研究应明确梅山体育的学科定位,组建稳定的研究团队开展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建立多元的研究方法体系,抢救性地系统挖掘整理梅山体育并进行现代化的开发研究,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基于数字网络化电子版实验报告在病理实验教学应用过程中已凸显其优点,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效的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教学手段,从而提高病理实验教学质量。在数字化、网络化及无纸化的新时代,电子化实验报告将会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在运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运用和完善这个工具,并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益球.梅山武功[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

[2] 陈文卿.我国湘、鄂、川、黔、渝、桂地区梅山体育文化的研究[J].娄底师专学报,2001(4):52-54.

[3] 陈文卿,王洪元.梅山武功的文化渊源[J].娄底师专学报,2001(3):98-100.

[4] 刘新光,杨俊军,陈勤.湖南古梅山地区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2):162-164.

[5] 陈冠华,彭健民.湖南省新化县白村村落体育调研[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5):47-51.

[6] 屈植斌.梅山体育文化研究特征分析与框架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3):32-36.

[7] 郭兆祥.中国梅山文化[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出版公司,2002,8:12-22.

[8] 陈子艾,李新吾.古梅山峒区域是蚩尤部族世居地之一:湘中山地蚩尤信仰民俗调查[J].邵阳学院学报,2004(4):1-6.

[9] 刘新光,彭健民.论梅山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民间性和民俗性[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6):129-132.

Study on Meishan Sports in the Past 30Years

PENG Jian -min ,LIU Liang -yu ,YANG Zhi -hu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Abstract : The contemporary study of Meishan sports has been completed for 30 years and has achieved a certain number of results. The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ishan martial arts, yet the study on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is less; the existing research can not reflect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Meishan sports, and the ethnic (folk) cultural attributes of the study are weak; the study methods are relatively simple and the system is not complete; and the personnel are mainly based on college teachers, and the research team has not yet formed. Future study should clarify the discipline orientation of Meishan sports, explore and rescue Meishan sports systematically, and build a stable study team to carry out multidisciplinary joint research and establish a diverse research methodology.

Key words : Meishan culture; Meishan sports; study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0712( 2019) 05- 0034- 07

[收稿日期] 2019- 05- 05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中村落体育的社会功效与实现路径研究”(16BTY078);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梅山体育文化研究”(11YBA174)

[作者简介] 彭健民(1966—),男,湖南新化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刘良玉(1991—),男,山西太原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学;杨志华(1981—),男,湖南涟源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责任编校:李传熹)

标签:;  ;  ;  ;  

梅山体育研究30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