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改革加快体制转型&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与市场发展研讨会综述_国企论文

加强改革加快体制转型&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与市场发展研讨会综述_国企论文

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体制转型——“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与市场发展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中国论文,研讨会论文,力度论文,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经济改革 市场发展 会议综述]

由《经济学家》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与市场发展研讨会”于8月15—17日在大连市举行。来自全国的著名学者汪道涵、 刘诗白、谷书堂、黄范章、袁恩桢、洪银兴、赵国良等30名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大家就经济改革中许多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兹介绍主要研讨内容如下:

一、对改革开放与体制转型过程的认识

会议讨论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是在渐进性体制转型过程中取得的。中国的渐进性体制转型是区别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过程的,其成功的经验也赢得了世界的好评和关注。中国的改革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成功的改革的范例,并对世界范围内的改革起着重大影响。

那么,什么是转型期,如何划分?有代表讲到,从经济的意义上看,转型期就是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或过渡的时期,其起点是计划经济,终点是市场经济。可包括从1979年起到20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约30年的时间。体制转型的渐进性表现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自上而下的引导、发动、调动和依靠群众的积极性和广泛参与,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有目的、分阶段地推进,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地实现由社会主义计划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革命性转变。

对转型时期内的阶段划分,讨论中有不同理解。第一种意见认为,1978年至1992年是转型期第一阶段,由于改革的目标并不十分清楚,“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呈渐进式。1992年到2010年是第二阶段,由于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的步伐加快,具有综合、攻坚性质,并呈连续性、深层次性,逐步演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第二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1978 年至1984年,是试验性和探索性的初步改革阶段。1984年至1992年,是从局部、单项的改革转向系统、配套的改革阶段。1992年后,是建立长期市场阶段,即按长期市场价格信号,把价格体制改革从产品领域进一步推向生产要素领域,逐步建立与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长期市场的形成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复杂和艰巨的程度超过以往短期市场的改革。第三种意见认为,整个80年代的改革,是产品市场化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以产品市场化为主,基本上是增量改革,具有增量市场化的特征。到了“八五”期间,改革得到深化,市场化改革表现为要素市场化和存量市场化,有土地要素市场化、资金要素市场化、资产存量市场化、劳动力要素市场化等。“九五”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要素市场化将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大的规模推进。与此相适应,城市化将步入一个新的更快发展阶段,并与要素市场化形成一种相互推动的内在机制。第四种意见则是对体制转型的大体进程作了概括:改革先从农村启动,进一步在城市开展:由计划体制外围部分的改革——搞活农户经济,发展个体经济和乡镇集体经济——进至体制的核心部分,即国有经济领域;城市改革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相应地进行价格、计划、工资、劳动、银行等领域的改革,逐步发展、演化为整个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在开展经济体制改革中,还相应地开展教育、文化、政府职能的改革,并着手进行以扩大民主和实行法制为内容的政治体制的改革。

讨论中指出,体制转型本身是一场革命性的制度创新,改革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和长改革链。渐进性的模式转换意味着:(1 )改革不是照搬书本,西方的或东方的——而是从实践出发;(2 )把市场体制的构建与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国情相结合;(3 )实行保持稳定的体制转换,减少风险,以避免出现振荡,使付出的改革成本更低。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改革过程中,困难的多样性、工作的艰巨性、道路的曲折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应正视制度创新的困难和新的问题。对于渐进性转型,既要看到其成功经验的一面,也要对它的不足给予充分估计,双轨制的存在是渐进体制转型模式的重要特征。因为渐进性的模式转换,意味着改革的逐步推进,新体制要素的逐步引入,在改革的深化中新体制逐步取代旧体制。如果把握不好,也有可能出现步子缓慢,使改革拖延持久,并由此带来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此在选择和实行渐进性的转型条件下,人们应该把改革总体上的逐步推进和局部环节的快速变革相结合;要把面上的逐步演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要把一定时期具体条件限制下改革的“求稳”和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不失时机地加大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相结合。这就要求在理论上透彻把握改革的规律和讲求改革的战略战术,抓住主要矛盾,着力难点突破,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体制转型。有代表提出,在当前的改革中,应重视平衡与失衡,有序与无序、规范与失范、宏观与微观等矛盾关系的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在宏观经济运行、市场体系构建、企业生产经营、个人经济行为等不同层面上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应用客观的态度、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回答和解决。

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企业重组

当前,国有经济的改革成为最为突出、最为重大的改革课题之一。

1.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认识

大家讨论到,在改革开放中,国有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具体体现。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继续保持优势,从总量和结构上,仍居主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构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因而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有代表还特地指出,国有企业为全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推进,作出了其它经济成份难以替代的历史性贡献,如对财政收入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实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为平抑通货膨胀作出艰苦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对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社会秩序保持稳定等功不可没。还有代表认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发挥的是照亮他人而消蚀自己的蜡烛精神,从而,现在通过加大对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促进其发展,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

2.全面地分析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和矛盾

国有企业的优势和独特的地位是十分明显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巨大的。如企业亏损面大,负债率高,历史包袱沉重,发展速度和企业活力显得不够等。

大家分析到,国有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困难,是由一系列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造成的:(1)统收统支、竭泽而渔的财政体制;(2)企业办社会的沉重负担;(3)改革的严重滞后;(4)改革措施的不配套;(5)企业素质的落后;(6)淘汰机制的缺乏,等等。有代表则把影响国有企业经营亏损的具体原因归纳为6类:(1)成本增加型;(2 )结构不合理型;(3)市场疲软型;(4)管理不善型;(5)历史包袱型; (6)改革不配套性。 究其亏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旧体制累积而成的深层次矛盾。我们要对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其中有客观原因,有主观原因,有政策问题,有机制问题。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出现了两极分化趋势,竞争中涌现出了相当一批有活力、有生气、有市场的优势企业,它们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它们是宏观大好形势的重要的微观基础。一批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和市场竞争中取得巨大成功,原因主要是,改革的深化,政企分离的基本实现,企业拥有自己优秀的经营者等。

3.走出困境的选择:战略调整与流动重组

讨论中指出,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要下决心花大力气强化4 个意识:深化改革的意识、加强管理的意识、调整结构的意识、社会稳定的意识。打好5个攻坚战: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兼并破产、结构调整、 扭亏为盈、治理三乱。

有鉴于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任务更为复杂和更为艰巨,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成本,更需要增强承受能力,改革的方式仍然应该是渐进的。并把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突破部门、行业和地区的壁垒。着眼于重点和难点,着眼于“抓大放小”,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进展和成效。

有代表谈到,过去那种在数量上追求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的做法,实践证明,这不但没有形成国有企业的高效率,反而降低了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要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突破,必须从优化全社会所有制结构这个角度,认真考察国家所有制的改革。应从国有经济的整体效益和国有企业的整体质量上树立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

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关键是对国有资产要有整体资本经营的理念。这主要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促使国有资产存量的流动和重组来实现。

国有企业将主要集中在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继续保持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又处于薄弱环节的基础工业部门,国有经济要积极发挥作用。不能认为国有经济可以简单地退出竞争性行业,而是根据国有资产经营的效益目标,在这些行业中进行企业重组。既可退出无竞争优势的行业,退出无法实现资本增值、长期亏损的领域,也可以是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后成为真正市场主体时,重新在竞争性行业参与平等竞争。国有企业的重组不可避免地有一个减少国有企业数量的非国有化过程,但非国有化的只是其物质形态(使用价值),其资本价值并没有非国有化。

企业重组,是一个复合的企业资产、资本的重新构建组合过程,包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重组。按市场的内在要求,资本应向优势企业集中,也就是提高优势企业产品的市场集中度。应该采取市场方式,向优势企业注入资本金。采用资本经营的方式来实现资本集中,产品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企业,要从产品经营扩大到资本经营的领域。企业购并,也是解救亏损企业的一种积极的方法。

有代表强调,应大力为企业重组的顺利开展创造市场和制度条件,包括:(1)保障资源自由交易的产权制度条件;(2)完善的市场体系条件;(3)完备有效的法律制度条件;(4)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条件;(5)客观、公正、高效的社会中介条件。并指出, 企业重组应当是一种市场行为,一定情况下,运用行政手段实施企业重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节约交易成本,但行政手段亦要尊重市场规律。企业重组要给优势企业充分的选择自由,让其依靠竞争机制去“吃掉”落后企业。目前企业小而散的结构问题主要不在于小企业多,而在于众多的中小企业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企业缺乏团队精神。因此,要组织企业团队,要寻求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和专业化协作的途径,要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市场分工,要培植统领团队的旗舰企业。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协作也是企业重组的重要方面。现代竞争提出了以增大企业规模为内容的企业重组任务,如搞集团化、“联合舰队”、“巨人企业”等,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新课题。

三、发展股份制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建立

讨论中指出,当前应该坚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模式,以搞好产权制度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为关键,进行深层次的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独资公司。

有代表指出,股份制是适应社会化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自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股份制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一种好形式,甚至是最好的形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时期的股份制有过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但我们今天强调发展股份制,还不能仅从革命导师的著作中找根据,应从火热的社会实践和经济发展内在规定性上作考察,而不能片面地对股份制作姓“私”姓“公”的争论。股份制本身只是市场经济中一种与社会化生产相联系的企业组织形式,它的集融资职能(或资本集中),既可以为私有制经济服务,也可以为公有制经济服务,关键取决于股份资本的控制权究竟是掌握在私人投资者手里抑或掌握在公有企业手里。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在确保控制股份的条件下发行股票,不会导致“私有化”,而是动员私人资金支持国有企业的重要手段。

股份制还是贯彻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好途径。政企分开,是搞活企业的重要前提。只有做到政企分开,国有企业才能真正成为独立营运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股份制的制度构架,不仅适应了社会化生产关于资本集中的要求,而且适应了社会化生产关于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经营管理复杂化的要求,实现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的“两权分离”,使企业以独立的竞争主体活动于市场中。

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要与政企分开相结合,政企分开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人们应该站在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高度,对政府职能转换作出通盘设计。另外,还要致力于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法人财产权制度,搞好公司运作的规范化和行为合理化,同时,建立起新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实现政府的所有者职能和一般行政管理职能相分开。

与企业股份制改革、企业资产流动重组紧密联系的是国内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完善。目前我国尚处在要素市场基本成熟,资本市场正在初创和逐步形成的过程。资本市场是市场的高级形态,是经济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助推器。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发展较快,对经济改革,特别是企业股份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使企业筹资融资多元化;加快了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推进企业改制,提高经营水平;盘活资本存量,优化资本结构;通过债务证券化,缓解债务,进行债务重组,等等。目前,资本市场的不成熟性、不完善性也是很突出的,表现在规模小、品种少;股市波幅过大,投机甚烈;规范化不够;产权交易还在初步摸索中,等。资本市场在具有极强的市场功能的同时,也包含着风险的非常性,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国内外资本市场的风险将交织在一起。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成为一个极为重要而长期的课题。为培育、发展资本市场,可在股份制基础上,在国家指导下成立多种投资基金、投资公司或金融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资本市场,不仅可为国有企业“输血”,而且可为它转换机制,培植“造血”机制——内在激励和自我约束的机制。

四、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一定的社会环境、市场状况都影响着经济增长。就此,代表们从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岗待业、经济国际化等多角度作了探讨。

代表们对开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进行了回顾。大家看到,迄今近20年的改革与发展总体上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前30年国民经济发展所奠定的经济基础(资产存量)和形成的潜在生产能力,在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中逐步激活和得到释放;而市场化改革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内外推动下,呈现出由产品市场化向要素市场化、由增量市场化向存量市场化逐步深化的阶段性特征。有代表谈到,经过3 年多的努力,目前宏观调控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国民经济既消除了过热状态,又保持了适度健康发展,成功实现了“软着陆”,使“九五”计划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大家对通货膨胀被控制在一位数之内,由此产生的经济生活的一定的良性发展状态感到欣慰,给予肯定,但强调仍然要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并指出,要处理好日渐突出的失业和下岗待业问题。有代表谈到,在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控制通胀的同时,应有适时适当的“松动”举措,在继续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前提下,结合推进再就业工程的需要,加大结构性投资的力度,培育确有市场前景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我国劳动资源构成特点,还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用新技术装备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之做到既有新技术开路,又能把大量的劳动资源利用起来,为社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国有企业改革与宏观配套的劳动、工资、人事、银行、金融、外贸、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改革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衡的。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影响着其它领域的改革;另一方面,其它领域改革的步伐不协调,也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当前,要抓紧建立并完善包括退休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银行商业化进程,要注重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和健康运作等。

有代表就一个时期以来的市场商品供求态势和市场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形成的买方市场,标志着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需求已经上升为导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局性买方市场的形成,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基本要求,是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的基本条件,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但是当前阶段的买方市场,受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制约,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势显得“平淡”、“疲弱”,总量上的供求差率还可能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继续保持、拉大,这也隐含着市场的某些不健康因素。有代表认为,目前的买方市场基本上属于结构性买方市场,它不是由总量不均衡产生的全社会产品过剩,而是结构性过剩,是因为各个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所产生的。企业目前面临的市场实现困难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因此解决企业亏损问题的基本途径是结构性调整。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也使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经济的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特别是我国进入WTO, 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在世界市场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是企业的竞争力。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创造影响海外市场的名牌产品,以强劲的实力占领市场,这对我国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这方面还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标签:;  ;  ;  ;  ;  ;  ;  

加强改革加快体制转型&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与市场发展研讨会综述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