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建筑技术不断更新,涌现了各种形式的建筑。目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大大缩短现浇桩的施工周期,适用于各种地质,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泥浆沉积物。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建筑工程中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应用优势,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如何提升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质量的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施工技术
0 引言
建筑业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常用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同时也是一种精密的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了施工的经济成本。为了给施工单位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我们需要对现有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进行改革升级,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减少施工的时间,调整与改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提高桩基的承载力。
1 建筑工程中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1.1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产生背景
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常用的桩型是灌注桩,它的适应能力强,适用范围广,可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应用,而且承载能力高,无噪音振动。20多年前,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出可以加固桩的灌浆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单桩承载力,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而且灌浆时间不受限制,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该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
1.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基本概念
在建筑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有效控制施工质量,解决施工期桩基沉积物和泥浆问题,加强整体的桩基受力,能够减少桩基的下沉,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采用灌浆法的灌浆方法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提高施工质量。
1.3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优势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技术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优势,有几下几点:
1.3.1 节约工程成本,优化经济效益
它能够有效节约工程成本,减少桩长和直径,从而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避免出现施工问题,还可以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对于建筑方而言,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该技术可以避免施工项目穿越坚硬的基层。
1.3.2 操作方便快捷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简单,因此在项目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建筑单位只需要将混凝土浇注到下部钢筋笼和连接管中即可,适用于大多数地质,推广性强,还能够满足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工作。
1.3.3提高桩承载能力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具有固井效果,可以加强固化地下桩内泥沙和泥浆,从而提高桩承载力,减少桩基的沉降,在完成注浆施工技术后,会使得基础承载力在粗糙土壤和细土地基中的应力增加,对提高基桩承载力起着重要作用。
2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注浆管的安装工艺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注浆管的安装工艺是关键,合格的注浆管安装是保证注浆管质量的前提,也是是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通常使用无缝焊接管和镀锌管,在进行安装之前,需要明确材料的直径与工程的建设要求相匹配。这也是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具体的生产中,一般会采用塑料薄膜从连接管制作管道,并用橡胶薄膜进行包裹,施工的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安装指导手册,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标准进行连接生产,避免在后期的应用发生泄漏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压水试验施工操作
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还需要进行压水试验,在浇筑桩施工完成后5小时内,建筑方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项目施工进行水试验,主要检查单向阀和灌浆管的工作状态,并且在水测试的时候,尽量减少单向阀内的混凝土杂物。水压试验施工的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在加压水试验期间,应及时记录注水管线的通畅情况,以及冲破压力值的数值,还应该确保注水管上层的水泥已完全除去。
2.3 注浆管的安装和下放
灌浆管安装过程中要保证连接的一一对应性,确保紧密连接。管道的渗透性和密封性是确保浇筑水泥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进行灌注的时候,必须严格处理。建筑方需要根据相关工作流程,选择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规范操作,保证实际灌浆工作顺利进行。
2.4 注浆参数和灌注条件的计算与控制
灌浆桩的灌浆参数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环境进行针对性计算,例如,如果施工的土壤条件为卵石层和砾石层,那么需要大大增加灌浆压力和灌浆量,严格控制灌浆量的比例。如果施工的土壤条件为砂层,那么主要集中在控制注浆的压力。
2.5 注浆施工阶段
注浆施工阶段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主要是将预先配置的水泥通过灌浆管向预定位置通过,经过一定的外力作用以及风干后,达到预先计算的强度,在具体的施工时,注浆工作人员应该要考虑到一些意外因素,严格控制灌浆压力,灌浆和混凝土水的比例。
3 提升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质量的建议
3.1 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单位的人员流动性大,大部分建筑工人整体素质较差,并不是从事建筑行业出身,也不了解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要点,所以可能会存在操作不当,或者是不明白具体规范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方应该想办法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可以通过组织专门技能培训活动,对各部门的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聘请行业专家进行现场讲座,确保施工人员的理论基础扎实,为日后灌浆技术学习打下基础,适应未来的发展。
3.2规范操作流程,落实安全保护
对于灌注管道中的薄片应及时进行清洗,防止灌浆过程中停滞,而且还要确保灌浆管和灌浆头之间的连接处于密封状态。管道安装完成后,每个部分都要进行密封试验。一般采用自来水进行灌溉试验,当发现灌溉用水从现场泄漏时,需要立刻检查哪个部位发生泄漏。
3.3 做好注浆设备与注浆管质量控制工作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许多灌浆设备在长期使用下,没有得到及时的清洁,可能会导致运行故障,或者质量不高,灌浆设备的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需要控制灌浆工具的质量,不仅要提高后灌浆技术的使用效率,还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可靠性,保证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在开展施工之前,施工方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使用完相关灌注设备后,必须及时清洗附着在设备上的浆料,避免对后期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
3.4做好质量验收工作
在每个灌注桩完成灌浆施工过程后,质检部应该及时进行质量验收工作。以便发现了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报告还需要提交给工程监理部门。报告中应包括详细的注浆施工记录,包括前期的配比,由于混凝土材料存在硬化的特性,所以最好在项目结束后20天内对桩基承载力进行试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施工过程系统复杂,但是该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极大的作用,所以得到大规模的使用。随着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日后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需要加强该技术的研究,保证施工人员掌握建筑的基本知识,严格规范管理的运行质量,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提高公司的建筑效率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8):32一36.
[2]唐小芬.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4):41一42.
[3]沈保汉.后注浆桩技术(l)—后注浆桩技术的产生与发展[J].工业建筑,2001(05):23-24.
[4]熊伟剑.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22):187-189.
[5]孔祥潜.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5,3(33):94-95.
论文作者:梁文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注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桩基论文; 承载力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