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农业评价体系研究——兼论浙江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评价指标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农业论文,高效论文,浙江论文,评价体系论文,评价指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相关文献及问题提出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对于“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研究和探讨日益增多,但无论走何种模式的现代农业道路,首先都要明确其选择的标准即现代农业的评价体系,对此,相关机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现有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关于农业现代化评价的研究,如刘巽浩、任天志(1995)以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的思想为指导,构建了由农业生产、技术与装备、经济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四个系统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徐星明和杨万江(2000)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保障系统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包含农业生产条件、投入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保障系统包含经济与社会结构、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两方面内容;郭强和李荣喜(2003)构建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由农业发展水平、农村富裕程度、劳动者素质和环境质量四个系统组成。此外,刘晓越(2004)则强调农业生产状况,其评价指标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出能力、农业生产条件四个方面内容;蒋和平和黄德林(2006)、牛晓叶(2007)、曾利彬(2008)等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均包含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指标,牛晓叶考虑了农民生活质量的因素,而曾利彬则用农业生产技术及教育替代农业投入水平。二是对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研究。除了自然科学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外①,农业经济领域的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徐祥华和杨贵娟(1999)从环境资源、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业科技和外部环境五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张忠根和应风其(2003)的农业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则包含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大系统。三是对各种类型及不同地区现代农业的评价。任运河(2006)对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化等(2008)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徐贻军和任木荣(2008)对湖南现代农业评价的研究等。这些研究考虑到了农业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广泛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无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考虑到了农业的效益,又考虑到影响农业效益的保障和支持条件,如“技术与装备”、“农业科技和外部环境”、“农业生产条件”以及“资源环境”中部分指标并不直接反映农业效益,更多的是反映农业生产的技术、资源保障条件。将其并列作为评价的指标,优点在于能够系统地反映农业发展水平。但是,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在研究和实践中忽略了同样作为评价指标的农业效益与保障、支撑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不利于其影响机理的进一步揭示。事实上,较高农业效益是追求的目标,而影响效益的因素则是手段,因此,构建直接反映农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原有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对各种类型及不同地区现代农业评价是前两类研究的应用,其贡献在于意识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然而,评价对象比较单一、很少考虑农业决策者和农民的意愿及态度是已有研究的不足。事实上,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决策者和实施者(农户或农业企业)的行为,缺乏对农户层次的分析与评价会使政策含义及其实践适用性大打折扣。
二、现代农业内涵与资源利用率
现代农业的内涵是其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科学概括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内涵,即“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现代的物质条件、科学技术、产业体系、经营形式、发展理念等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主体的客观要求,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体现。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现代农业的核心要求,也是农业效益的直接体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明确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既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现代农业的评价和模式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现代农业直观的标准就是要有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即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这里的资源利用效率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各类农业资源被开发利用的比率,体现了现有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农业资源利用率=×100%;二是指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它体现了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农业资源投入效率=(或为其倒数,即“单位农业产出资源消耗”)。其次,从本质上看,“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也是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与“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只是具体的资源对象不同。再次,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尤其要强调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而不是农业资源被开发利用的比率。这是因为前者更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集约、节约、安全、循环、综合和永续利用,而后者则容易导致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基于此,本文在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构建时多采用体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指标。
三、现代农业一般评价体系与指标库构建
一般认为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的总称。其中存在于自然界、可作为农业生产原料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以及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农业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水、气候、生物、农用矿物等(徐勇,2001);而农业经济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劳动、资本、技术、信息和管理等资源。从农业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关注的是现有的农业土地、水、劳动力、技术和主要的农业物资资源的利用效率②。在此,笔者从广义的资源利用率的角度,整理了现有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农业一般评价指标体系库③(见图1),其中直接反映农业经济或生态效益的可以作为备选指标,而其他指标则要根据实际评价的需要作为辅助性或参考性指标。
图1 基于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农业评价体系
(一)农业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包含土地产出率(也称土地生产率,下同)和土地利用率两个层次:
1.土地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是指一定时间(常为一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取得产值或产量,体现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水平,是反映某地区或部门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综合经济指标。计算公式为:土地产出率=。具体有单位农业用地面积产值、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或赢利率)、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或产值)、单位播种面积产量(或产值)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体现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可以根据评价客体层次的不同做出选择。
2.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是表示土地的利用程度,即已利用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一定程度上反映资源开发潜力和集约利用水平。主要有农业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指数、耕地复种指数和土地集约利用指数等指标。其中土地集约利用指数是考虑到当前农业发展出现的农作制度创新,如浙江省出现了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粮、饲、牧结合,水产混养、套养、轮养,“五园”养殖(许行贯,2006),以及种养加一体化等农作模式,使得同一地块同时承担种植和养殖甚至加工等多种功能,相当于将一块土地当作多块来利用。公式表示为:土地集约利用指数=×100%。其中“理论占地面积”表示该地块所种养或加工的农作物(或牲畜、水产品、农产品)如果单独栽种(或单独养殖、单独加工)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总体而言,农业土地利用率是表示农业土地资源的保障状况,是影响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但本身并不直接体现农业效益。
(二)农业劳动力资源
1.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是反映一个地区或部门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综合经济指标,广义上也体现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其倒数即农业劳动消耗系数)。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具体指标主要有单位劳动时间产值(产量)、单位劳动时间净产值、单位劳动盈利率等。此外,还有间接衡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指标,如单位劳动时间完成的农业工作量、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人口数、耕地数等。
2.劳动力利用率。农业劳动力利用率是衡量劳动力利用程度的指标,也是衡量农业劳动力潜在失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指标有:农业劳动参与率,即实际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占总的名义农业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农业劳动出勤率,即每个农业劳动者在一年内实际参加劳动的工作天数占一年天数的比率;农业劳动力有效利用率,即在一年当中实际工作时间与其理论上满勤工作时间的比例等指标。显然劳动力利用率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本身也不直接体现农业效益。
(三)农业水资源
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是表示农业用水中真正得以利用的水资源的比率或效率。主要包括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又称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数,指灌入田间的水量(或流量)与渠道引入总水量(或流量)的比值;农业用水效率系数,指消耗单位数量的农业用水所生产农产品的数量;以及农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宏观评价时经常用“万元农业产值耗水量”这一指标。该指标不直接体现农业生产带来的效益,但体现了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永续利用的水平和农业资源的保障水平。
(四)农业物资资源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各类农业物资和资金资源,衡量其投入的效率主要有以下常用指标:
1.物耗系数(或投入产出率)。表示单位农业产值需要消耗的农业物资价值,是农业物资投入效率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农业资金投入回报率的指标,其倒数即为投入产出率。该指标体现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表征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2.化肥、农药及农用塑料薄膜消耗系数(或利用效率系数)。表示单位农产品生产消耗的化肥、农药及农用塑料薄膜数量,其倒数则为利用效率系数。实际应用中更常用化肥、农药及农用塑料薄膜的施用强度(即单位面积化肥、农药及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由于化肥、农药及农用塑料薄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污染源,该指标是体现农业资源安全利用和永续利用的主要指标,也是表征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3.饲料转化率。也称为饲料报酬或料肉比,指消耗单位风干饲料重量与所得到的动物产品重量的比值,是养殖业的重要效益指标之一,体现资源的节约利用水平。
4.有机废弃物利用率。即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利用量与其产量的比率。主要有秸秆利用率、畜禽粪便利用率、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由于秸秆的燃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污染源,畜禽粪便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该指标是表征农业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的重要体现。
(五)农业技术资源
农业技术资源的利用率是指农业技术得以有效推广、应用的比率或其利用的效率,可以用以下几个指标表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指农业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农业实际可用技术的比率;农业新技术覆盖率,指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种养面积占总种养面积的比重;农业良种覆盖率,指采用农业良种的种养面积占总种养面积的比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指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这些指标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保障水平,但本身并不直接体现农业效益。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基本建立了基于资源利用角度的现代农业一般评价指标体系库,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首先,这些指标中只有直接反映农业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的指标才宜直接作为农业评价的指标,而其他指标则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作为辅助性或参考性指标;其次,这些指标的选择应当根据评价客体的层次、特征的差异进行选择;其三,这些指标的定义并不是严格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指标的内涵设置替代性的指标,也可以根据具体评价的需要设定一些新的辅助性指标或参考性指标。为了便于理解与应用,本文以浙江省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为例,构建县(市)域与农户(场)两个层次的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
四、评价指标库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本文运用构建的评价指标库,根据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从县(市)域和农户(场)两个层次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与体系。之所以将县(市)域层次作为评价对象,是因为县(市)一级是我国基本的区域经济体,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干预权;而对农户(场)层面的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进行评价,是因为农户(场)是农业的微观经营主体,其行为与决策直接决定着农业的水平与格局。
(一)县(市)域层次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评价体系与指标
县(市)域层次的农业评价是通过适当的数理方法对县(市)域的农业发展效益水平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合理的预测,为县(市)域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其数据来源主要是统计数据,必要时可以增加抽样调查数据,因此在指标选择时既要考虑指标的代表性,能较准确地反映农业发展状况,同时也要尽量使用已有的统计数据,使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为此,本文将指标分为三类(见表1):一是能够直接反映县(市)域农业经济、生态等效益的,是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内涵的根本体现,作为主导性指标也是实际评价时采用的指标;二是体现农业社会效益的指标,主要考虑其食品保障效益,作为辅助性指标,是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也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体现;三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或体现高效生态农业重要特征,但不直接反映农业效益,作为参考性指标。
1.主导性指标。主导性指标体现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劳动、土地和资金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所有农业资源的投入都可以归结为此三要素,因此农业的经济效益直接体现为劳动生产率、土地综合产出率及投入产出率三个方面:劳动生产率以农林牧渔业综合劳动生产率表示;土地综合产出率以耕地综合产出率为衡量指标;投入产出率以农林牧渔业综合投入产出率为衡量指标。
(2)生态效益。农业既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正面效益,同时也有破坏水土、面源污染等负面效益。对于其正面效益的衡量更多需要借助科学的手段,而其负面效益则可以通过农业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等间接加以衡量。农业带来的污染主要有三类表现形式:过量和滥用化肥、农药带来的污染,大量使用地膜而不加以回收以及畜牧产业及其加工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梁书民(2009)的研究,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使用强度三个简化指标基本上可以表征农业污染程度④。同时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选用了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农用薄膜使用强度作为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
2.辅助性指标。高效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主要考虑其食物保障功能,食物供给安全主要由劳均粮食产量、劳均肉鱼蛋产量和农林牧渔业商品率来表征;农产品质量安全则由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简称“三品”,下同)种养殖面积比重来表征,其直接含义是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覆盖率。
3.参考性指标。参考性指标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是反映土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保障水平,另一类是反映农业技术资源的保障水平,两类指标均不直接体现农业效益。
(二)农户层次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评价体系与指标
农业发展区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强调的是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平衡,而农户层次则不同,因资源、经济条件的不同,现代农业实现的形式也千差万别,所要突出的功能应当各有侧重。对农户评价的目的在于对农户的经营行为、经营模式、农作制度起到导向作用,进而尽可能与区域农业发展的目标或效益相吻合。鉴于农户层次经营规模、形式的多样性难以用一套普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加以评价,而只能针对农户选择高效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进行分类构建评价体系。对农户层次评价指标的选择主要体现三方面要求:一要突出其主导功能和主要特点;二要测定其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是任何形式的微观农业发展都不可忽视的因素;三要评价其经营模式可能带来的负外部性⑤。
以浙江为例,现阶段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休闲农业、种养加一体化和有机农业等六类主要模式(顾益康,2006)。在此,我们仅以这些模式为例构建适用于不同典型模式高效生态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以期为微观层次现代农业的评价和机理探讨做理论准备:
1.设施栽培模式。该模式农业以工业化装备和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为基础,使有限的耕地生产出更多更符合消费需求的绿色、特色农产品,着眼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并且节水效益明显。其经济效益由资金回报率、单位土地面积年产值和单位劳动力年产值表征,其节水功能由万元产值耗水量表征。
2.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属于设施养殖农业。其特点是高投入、高效益、生产集约化程度高,同样选择年资金回报率、单位土地面积年产值和单位劳动力年产值三个指标来衡量其经济效益,较高的年资金回报率是其重要特点。
3.立体种养模式。其特点是基于农作制度的创新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同时利用生态学的原理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资金投入要求低,因此用单位土地面积年产值和单位劳动力年产值衡量其经济效益,以土地集约利用指数体现其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4.休闲农业模式。该模式集农业生产、观光休闲、旅游功能于一体,是农业多功能的综合体现,通过开发农业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使农业具备第三产业的性质,从而提高农业效益;该模式同时还有初次资金投入高的特点。因此以年资金回报率、劳均创造效益和服务性收入来表征其综合效益。
5.种养加一体化模式。该模式是通过拓展农业产业链、增加生产附加值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集约化生产、高效益和高增值率是其根本特征。因此用单位土地面积年产值、单位劳动力年产值、农产品增值率和土地集约利用系数来评价其综合效益。
6.有机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崇尚绿色、自然与安全消费,专门生产有机农产品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绿色环保、高附加值,通过增加劳动投入来实现有机或生物肥药对化肥农药的替代,属于资源节约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业。因此用单位劳动力年产值、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和产品溢价率三个指标来衡量其效益水平,其中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和产品溢价率既是经济效益指标,又分别体现资源节约和高附加值的特征。
注释:
① 虎陈霞等(2005)在《可持续农业评价研究进展》一文中做了较完整的评述
② 气候、生物、农业用矿物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做探讨,可以借助科学的测量方法,把光能利用率、光温利用率、土壤养分盈亏率等作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辅助指标,这里也不做探讨
④ 这里的大多数指标都是农业技术经济学里常用的,其指标见于农业技术经济的一般教材,如孟令杰主编的《农业技术经济学》(2005:55~60),对于指标的释义不再赘述
④ 梁书民利用农药、化肥、薄膜使用量三个指标对全国各省份的污染程度进行排序,其结果与使用包括:水田甲烷排放,大牲畜甲烷排放,农药、化肥、棚膜、地膜使用量,淡水养殖面积,秸杆产生量和粪便产生量等九项关键的农业污染检测指标。详见: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09:171~180
⑤ 本文所选取的几类高效生态现代农业模式都是环境友好型的,故指标中未体现生态效益
标签:农业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