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 湖南 永州 425006
[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4例,分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37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37例),比较IMT、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MT显著比对照组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减轻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关键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脑血栓;疗效;动脉斑块
脑血栓是一种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引发该病的原因以动脉血管粥样硬化为主,其次吸烟、酗酒、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均会引发脑血栓,患者临床特征以意识障碍、偏瘫、头痛等为主,治疗难度较大[1]。阿司匹林是当前临床治疗脑血栓的常用药,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动脉斑块无明显缩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选定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4例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定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74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观察组女性16例,男性21例,年龄在52-86岁,平均年龄为(69.52±4.15)岁;体重在42-80kg,平均体重为(61.52±6.11)kg;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例数之比分别是25:12。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20例,年龄在53-85岁,平均年龄为(69.47±4.21)岁;体重在43-79kg,平均体重为(61.48±6.04)kg;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例数之比分别是27:10。基本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均经头颅CT以及MRI诊断。②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以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字“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听力障碍、精神障碍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④研究前接受过相关抗血栓治疗者。⑤肾、肝功能不健全者。⑥存在药物过敏禁忌症者。⑥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者。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之后均予以抗感染、抗压、吸氧、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戒烟戒酒、适度锻炼等常规治疗,连续用药2周。
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31022423;生产企业: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25mg*60片),口服,每次25mg,每日1次,连续用药2周。
观察组:阿司匹林用法用量与一致,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51407;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mg*7片),口服,每次每次10mg,每日1次,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临床疗效。(1)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NC-C2T;生产企业: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检测IMT,IMT>1mm提示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2)以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具体如下:①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消失,NIHSS评分减分率在40-90%为显效。②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显著好转,NIHSS评分减分率在18-40%为有效。③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NIHSS评分减分率无明显变化,甚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计算方法是①+②,除以总例数[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n/(%)]、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IMT
组间对比:两组治疗前IMT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IMT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均显著比治疗前低,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13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1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0.27%,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
3.讨论
脑血栓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推进之下,该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3]。引发脑血栓的因素多种多样,例如生活不规律、情绪波动大、酗酒、吸烟、过度劳累等,脑血栓患者早期临床特征以肢体麻木、视力模糊、语言不清等为主,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极易造成脂质代谢紊乱,释放大量血栓素,加快血栓形成,故当前临床治疗该病以抗血小板、调脂为主[4]。临床有研究表明:脑血栓患者脑梗死病灶部位存在半暗带,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易造成不可逆损伤,因此及早、有效的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供,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意义重大。
本研究示:观察组治疗后IMT显著比对照组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有效性较高。分析如下:①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粘附性因子结合炎症介质,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是阿司匹林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单一长期性使用,极易损伤患者胃肠道功能,引发一系列胃肠道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②阿托伐他汀是还原酶抑制剂,可有效中断甲戊二羟酸,降低细胞中的胆固醇,对细胞膜表面形成一定刺激,增加脂蛋白受体的活性和数量,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阿托伐他汀还可增强血管内皮功能,对血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血管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③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协同作用,优势互补,且两种药物药效互不影响,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显著抗血栓效果,弥补了阿司匹林单一治疗的不足。
综上所述:脑血栓患者采纳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IMT,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信赖,并将该治疗方案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万钧.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6,24(6):128-129.
[2]张华雄.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作用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8-10.
[3]谭俊杰.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2):145-146.
[4]邱福海.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7,23(30):124-125.
[5]马戈.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7,37(8):63-64.
论文作者:周颖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脑血栓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动脉论文; 疗效论文; 类药物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