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典型“闪爆”事故模拟分析及重点防范措施论文_李本栋1,李勇2

1上海欧亚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市 金山区 2 上海电力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上海市 浦东新区

摘要:企业典型“闪爆”事故具有发生速度快、威力相对比较大等特点。事故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其危害程度,所以如何做好工作前期的隐患分析,并进行事故预防才是重点。

关键词:典型“闪爆”事故;预防;安全;措施

1 引言

本论文重点对企业典型“闪爆”事故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可靠运行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闪爆事故必须同时达到两个条件:点火源、达到爆炸极限的气体或粉尘混合物。所以我们只要通过破坏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即可预防事故的发生。

2 闪爆、受限空间等基本概念

闪爆:当易燃气体、粉尘在一个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后,一旦遇到点火源就会立刻燃烧膨胀发生爆炸。

点火源:明火、静电、雷电、电火花、热辐射、高温表面、摩擦、机械撞击、化学反应热等。

达到爆炸极限的气体或粉尘混合物:常见易燃气体或者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

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受限空间):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炉、塔釜、罐、仓、池、槽车、管道、烟道等)和城市(包括工厂)的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船舱、地下隐蔽工程、密闭容器、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以及储存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通风不良的矿井也应视同受限空间。

3 近三年典型事故案例

2016年7月24日,靖江市华鑫船舶修理有限公司在油船检维修油漆作业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2016年9月18日,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东厂区二期2500t/d电石渣水泥生产线在电石渣库顶检修作业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7人死亡、8人受伤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2016年12月22日,大岭山镇东莞宏盛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厂区内在拆除粉尘收集管时遇到生锈腐蚀的螺丝,使用手持电动切割机将螺丝切断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4人受伤,其中1人因伤过重于23日下午14时许抢救无效死亡。

2017年7月9日,大亚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一期工业园污水处理站在电焊切割作业过程中引起有机废气闪爆,闪爆产生飞溅的玻璃碎片及酸性液体造成两名作业人员受伤。

2017年7月14日,九龙坡区奥体路中新城上城负一层,由正鸿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组织室内装修作业发生爆燃事故,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

2018年5月12日,在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公用工程罐区位置,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的作业人员在对苯罐进行检维修浮盘拆除作业过程中,发生闪爆,造成6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166万元。

4 液化天然气储罐闪爆事故后果模拟

根据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及以往事故案例,运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CASST-QRA软件进行风险计算。一旦确定重大危险,软件会通过以往发生事故总结的频率进行分析,以评估发生事故结果。

模拟分析参数:天然气;柱形罐,容积100m3,内容器工作压力7MPa,工作温度-170℃。

假设液化天然气储罐发生罐体中孔(25mm)泄漏,泄漏时间为20分钟。泄漏后气体形成以贮罐为中心的半球向地面扩散,与点火源发生闪爆事故。通过液化天然气泄漏闪爆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其致死半径为33m;造成人员重伤半径57m;造成人员轻伤半径95m。

闪爆事故情景描述及后果模拟如下图1所示:

图1闪爆事故情景描述及后果模拟

5 闪爆事故防范措施

5.1安全管理措施

5.1.1 吸取事故教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企业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以停产检维修、特种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时间、特殊环境的作业为重点,从方案制定、危险性分析、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票签发等各个环节开展全面排查,切实做到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五落实”,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检查作业人员个人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5.1.2全面梳理现有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控

企业要全面梳理现有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过程管控。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要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发生的变更情况要进行充分危险性分析,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要进一步加强临时用电、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性较大作业的作业票签发管理工作,严查违规违章作业,督促作业前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控。加强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的监管,确保特殊作业安全。

5.1.3加强承包商管理,坚决杜绝“以包代管”

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承包商的管理工作。要严格对承包商的资质审核和施工方案的审核;督促承包商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所有作业人员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于危险性较大的作业,要安排具备监护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作业过程的现场监护。对于化工企业的检维修工作,必须督促承包商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的要求,坚决杜绝层层转包和“以包代管”行为。

5.2安全技术措施

5.2.1 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

针对预防闪爆事故,企业应采取以不在受限空间动火为主,消除点火源和爆炸性混合物为辅的原则。有条件在安全开阔地带动火作业,就避免和减少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活动。

5.2.1.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标准》,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5.2.1.2 安全隔绝

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5.2.1.3 清洗或置换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23.5%;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规定;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不>0.5%;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不>0.2%。

5.2.1.4 通风

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5.2.1.5 监测

作业前30min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个人防护防护措施。

5.2.1.6 个体防护措施

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不能达到置换的要求时,应采取以下相应的防护措施方可作业: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

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在产生噪声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5.2.2 点火源管理

5.2.2.1点火源管理的范围

火源管理的范围包括以下厂区内各种明火作业、取暖、照明、机械火花、电火花:

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及其切割作业、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喷灯、火炉、液化气炉、电炉;烧(烤、煨)管线、机械火花、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生产装置和罐区使用临时电源、临时电线,使用电钻、砂轮、风机、排风扇等;机动车辆(包括电瓶车)及畜力车(有铁掌)进入生产装置区和罐区;在生产区使用非防爆的电器及工具;在生产区域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

5.2.2.2受限空间照明及用电安全

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12V;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临时用电应办理用电手续,按GB/T 13869 规定架设和拆除;动火点周围下水井、地沟、地漏、电缆沟清除易燃物并封闭的最小半径为15米;高处动火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用火。

6 结束语: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意见,其中欠妥之处,欢迎指正。

参考文献:

[1]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12”其他爆炸较大事故调查报告

[2]关于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2500t/d电石渣水泥生产线“9.18”闪爆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3]大亚湾比亚迪一期工业园 “7•9”闪爆事故调查报告

[4]靖江市某修船厂“7•24”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5]大岭山“12.22”一般其他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6]九龙坡区中新城上城“7•14”较大爆燃事故调查报告

[7]《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

论文作者:李本栋1,李勇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企业典型“闪爆”事故模拟分析及重点防范措施论文_李本栋1,李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