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人民医院 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P<0.01。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胆结石手术;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253-02
胆结石患者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副损伤,造成机体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2]。为了确保良好的手术效果,向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我院收治的7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为(22~45)岁,平均(32.9±3.5)岁。病程为(1年~5年),平均(2.6±0.2)年。观察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23~46)岁,平均(33.0±3.8)岁。病程为(2年~5年),平均(2.8±0.2)年。以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明数据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术前主要进行患者查对、病情观察。术中配合医生操作。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对症处理[3]。
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同样可以分为术前、中、后三大模块:第一、术前:①加强查对、病情观察等基础护理措施。护士要陪同、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进而增加对患者的身体情况了解度,以此来评估手术风险,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②护士要积极的向患者讲解手术和疾病知识,如疾病的健康关知识、手术的大致步骤、注意事项等。③护士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通过观察患者的言行和表情判断患者的情绪、心理状况。叮嘱患者家属多陪护患者,给予患者充足的关爱,通过情感支持的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④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能够主动的发泄、调节自己的情绪。护士可以通过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帮助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应手术。⑤护士还要从饮食方面向患者提供指导,术前1d,指导患者食用半流质的食物,禁止食用产生身气体的食物,术前12h指导患者禁食,术前2h提供静脉营养支持。
第二、术中:①手术室护士需要将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舒适的范围内,做好手术器械和药品查对工作。②进入手术室后,护士需要辅助患者采用舒适的体位。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的隐私。③护士要配合进行消毒、铺巾、麻醉等工作,与医生进行协调配合。还要完成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促进手术顺利完成。
第三、术后:①加强术后观察,术后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意识状况,及时帮助患者调整体位防止窒息。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监测频次为30min/次。术后观察需考虑到患者的合并症,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在基础监测的同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②患者苏醒之后,护士需要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去枕平卧为——半卧位),协助患者翻身和拍背,并教导患者有效的咳痰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③需要加强对手术留置的引流管进行护理,防止其出现扭曲、脱落等问题,重视观察引流管内液体的颜色、液量等。④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肢体活动,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胃功能恢复,为患者恢复健康创造条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饮食要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原则。⑤患者身体复原后,护士要向患者提供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运动习惯,提高免疫力,预防复发,出现异常及时来院复诊。
1.3 观察和评定指标
①护理前后,分别采用SAS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情况,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焦虑程度越低。②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③评定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定,非常满意:分值≥80分。一般满意:分值≥60分。不满意:分值<6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计数、计量资料以%、表示,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χ2和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对比(分)
3.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发病后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3]。手术是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手段。由于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还会对患者造成手术副损伤。因此,围术期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
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的外科手术护理方法。常规护理操作的内容就是临床的基础护理措施,护理范围较为狭窄且缺乏针对性[4]。优质护理是一种以“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指导思想的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在术前、术中、术后向患者提供整体的、个性化的、优质的护理服务[5]。术前,加强常规的查对、和病情观察。与此同时,积极的向患者讲解手术和疾病情况,及时的通过有效沟通、情感支持、自我调节等方式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予以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良好的身体状况应手术。术中,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手术环境,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做好与麻醉师、医生之间的配合工作,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观察,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化和引流管护理,确保患者的术后安全。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给予患者合理指导,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条件,等到患者身体基本康复时,向患者提供出院指导。
相对于传统护理,优质护理的措施更加细致,护理干预的覆盖面更加宽阔,更多的考虑和满足了患者的需求[6]。通过对比了2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研究中得出以下结果:①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为患者手术、术后康复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②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进而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P<0.01。提示优质护理通过人性化、优质的护理措施,得到了患者的更多认同。证实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适用性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26-129.
[2]王运华,赵学华.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0(10):100-102.
[3]郭宏.优质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6(3):301-302.
[4]吕红.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7(02):862-862.
[5]曹明辉.优质护理在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7(5):793-794.
[6]曹立萍.优质护理对6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5(03):861-862.
论文作者:李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胆结石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士论文; 术前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