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市发展与改革中心逐步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城市基础设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会产生重大影响。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其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对加强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措施
前言: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城市管理者需要继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一些成果已在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投资渠道单一,建设机制不完善,统筹协调不够,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仍处于落后状态。相关的管理者应重视这些问题,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内涵
在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当中,可以对其定义进行分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属于自然区域和其他开放空间之间进行有效连接的一个生态网络系统;第二方面,是通过人工建设的生态基础设施。在第一方面当中,主要侧重的重视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而在第二方面则侧重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第一方面的含义大多数应用在城市的规划与国土规划方面;第二层含义大多应用在区域设计与局部设计方面,采用生态化的方式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降低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从生态基础设施的应用范围角度出发,可以对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城市区域、自然区域以及半自然区域,自重的城市区域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建设为主,属于自然的属性与面貌比较少,这一类的生态基础设施以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为主;在自然区域当中,指的是没有收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地方,入自然保护地、乡村以及郊外等等,对于这一类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通常是以保护为主要内容;在半自然区域当中,指的是人类已经对其活动产生了影响,但是区域当中仍然还存在一部分原本自然面貌的地方,例如乡镇、郊区等等。
2 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方法
2.1中心控制区
对于中心控制区来说,其面积要足够大,并且要有比较高的生态价值,从而对自然生态过程的保持以及动植物的生存提供基础。对于中心控制区来说,其内容应当是比较完整的,在这一区域当中,其应当具有一个相对较为平滑的边界,而如果在这一区域当中,如果某一个边缘发现缺口的话,并且在区域内部当中又存在着各种属性的土地,那么在生态恢复过程方面而言,是一个值得利用的机会。
2.2连接廊道
如果中心控制区是孤立存在的话,那么在这一区域当中其所具有的生态价值是比较低的,因此对于相关的设计人员来说,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利用生态规划措施将中心控制区进行有效地连接,使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区域,从而能够保证区域之间的连通优化。然而,在实际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果单纯的采用简单连接的方式所去得的效果是比较小的,并且各个中心控制区的生态环境、植物类型等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连接不恰当,就会对生物造成影响。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对新连接存在的优点与缺点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找出一个最优的规划措施。
2.3额外的控制区和连接廊道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认为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是重要的基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过程之中,应当对人类的行为需要加以全面的分析与考虑。可以将公园、绿地等来作为生态网络的基础,从而提高规划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
3.1 道路工程
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干道联络线与方格网相互连接的有效方式,充分考虑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生态性、环保性以及节能型等等,从而可以将绿色交通的理念充分的发挥出来。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将轨道交通与慢性系统进行结合,从而使得机非分离、人车分离、以及动静分离的目的得以实现,在路网中其主要由主、次干道共同组成。主干道路为双向六车道,次干道为双向四车道,渠化路口是依据路口的基本特征以及流量,来对行人以及车辆加以合理的导流与分离设计,对于提高道路的同行能力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措施,也能够将交通工程的安全水平大大提升。
3.2 排水工程
在生态城的规划中,将管网布置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当中,采用这种措施不仅使得车辆对井盖与管网造成的损坏大大降低,而且还对日常的管网检修维护提供了大大的方便,这样的话就会在维护过程中降低对于交通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且在另外一方面可以将道路的美观性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行人、车辆提供一个安全的使用环境。由于将雨水管网布置在了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当中,所以对于路面的收水采用的是收水箅子移动到两个收水井、非分隔带串联的方式,对于机动车路面与慢性系统的路面排水问题解决提供了大大的方便。
3.3 垃圾分类与收集
在进行生态城的垃圾分类时,应当依据“大分流、小分类”原则来进行,将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进行大分流。可以依据生态城当中居民的逐渐导入,向居民用户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指导,并且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从而提高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收集的自觉性。
3.4 生态、社会和文化景观的多功能设计
游赏体系设计:通过对湿地景观的营造,规划并且设计出了更加完善的游赏体系,包括游船水道、游赏步道、自行车三种类型的路径。在游赏路径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了对湿地自然本质最小干扰的原则,对主要的动植物栖息地尽量避开。在生态敏感度比较高的地方,采用的是架空步道的方式使得湿地下垫面的连通得到充分的保障。在游赏路径的设计过程中,不仅使得游览者的活动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又可以将游览者的活动限定在游赏路径的范围当中,以免游赏活动对生物的栖息地造成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体验景观营造:在对游赏体系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也更加关注到人与自然之间的活动,对湿地的生产维护进行加强,使其发挥出更重要的功能。比如,在百年荔枝林中设计架空步道,从而在特定的季节对游览者进行引导进行采摘活动。
结语:总的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所以加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对于笔者而言,加强这样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着通过自身的经验为基础,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希望以此为基础,为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关于《中国市政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实用技术手册》新书出版征订通知[J].市政技术,2017,35(03):200.
[2] 成美捷,祝付玲.无锡太湖新城综合管廊建设成本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建设科技,2016(23):47-49.
[3] 任峰,关桂峰.北京向社会资本放开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市场[J].建筑设计管理,2013,30(09):77.
[4]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程瑜,梁强.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3-50.
[5] 张勇敢.视频检测技术在高架设施动态管理上的应用[J].交通与运输,2004(01):16-17.
论文作者:康晓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生态论文; 基础设施论文; 区域论文; 城市论文; 控制区论文; 过程中论文; 市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