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东江自来水有限公司东城供水分公司 523112
摘要:取水泵房、源水净化系统、市政给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重要构成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工业、商业用水量日益增加,尤其是居民对生活饮用水的要求显著提高。这为现状市政给水管网带来压力,促进供水企业市政给水管网加快建设。为能更好解决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居民用水之间的问题,市政给水管网规划必须更合理、更完善、更科学。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以市政给水管网规划与改造作为切入点,从供水管网布局、给水管材等方面进行分析,能提供优质用水、提高用户用水体验的同时,亦能降低漏损、节能降耗,改善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给水管网;规划设计;水质;水压
一、市政给水管网规划
市政给水管网工程的规划工作主要包括,首先了解城市现状用水量及未来用水量作出预测,选择合适的水源。东莞市城区供水系统从东江干流及东江南直流取水;然后再进行城市主给水管道网络敷设,确定合理、科学的供水模式。东莞市城区供水系统主要由东江水务有限公司的第二、三、四、五、六水厂及东城水厂、万江水厂组成。上述供水系统采用集中供水方式为主,供水区域内以给水管网络环状供水格局,各水厂主干管网互联互通,以确保全市供水安全为宗旨,通过科学、合理的供水调度调配各水厂的供水量及供水压力。
市政给水管网规划与设计应考虑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条件等方面需求和影响因素,并且应慎重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需与市政排水和工业用水及环保相协调,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市政给水管网改造
2.1降低漏损、节能降耗
在市政给水管网工程规划中,应根据城市现状供水管网的情况,从整体上考虑,找出主干给水管网及社区配水管网的主要漏点、“黑点”,改善现状市政给水管网的缺点,重点对漏损较大和严重影响供水安全的管网制定改造计划,优先实施改造,逐步减少主干管网存在管尾水不流通的情况。由于城市管网的漏损导致大量流失,并且浪费城市水资源,增加供水企业的制水成本和供水设施建设及维护费用,最终导致供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东莞市 2016 年城区供水企业的平均产销差率为17.93%,较去年同期上升3.36%,主要为管道漏损,远高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中提出的12%漏损率的控制目标。因此,加快改造东莞市市政供水管网是当务之急,是实现节能降耗,提高供水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2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要从出厂水抓起,保证出厂水的水质。东江水务有限公司的第二水厂、第三水厂、第四水厂、第五水厂、万江水厂、东城水厂均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工艺对原水进行处理,主要生产设备均为国内外先进设备,整个生产流程由仪表、PLC、计算机进行在线监控,生产自动化程度达到国内较高水平。第六水厂在常规工艺基础上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具备臭氧制备车间、预臭氧池、后臭氧池和活性炭滤池等,是东莞市首家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水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优化市政给水管网工程设计前,应现场踏勘,调查核实给水管网漏损率、管网抢修数、给水管网压力、水质、用户投诉单等数据,依据供水企业目前财政状况和“先急后缓”的改造方针,制定分阶段改造实施计划。东莞市东江自来有限公司,目前以“改造一批,立项一批”为总体策略,以质量指标(改善水质、水压);经济指标(以漏损率、抢修率);管材、管龄;水质、水压投诉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制定2018-2020年片区管网改造的立项计划,把被动工作预留充足的操作时间,争取按计划稳步推进。
2.3强化服务,提高水质
自来水在从水厂输送至用户的过程中,水在管网内已经流动了数小时乃至数天的时间,一些主要的水质指标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影响管网水质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水质本身的稳定性(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和管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由于供水管网本身的缺陷,如管道材质、管道接头质量、管道防腐性能以及管道其它配件造成的对管网水质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改善给水管道质量是提高用户用水体验的重要环节。并且实施管网改造时,使用高性能管材及配件是保障供水水质的客观要求。
三、市政给水管网规划与设计
3.1市政给水管网工程的管材选择
管材选择参照性能必须优良、安装管护方便、因地制宜的选择、针对不同管径进行选择等原则。目前,东莞市常用的市政给水管材种类很多,有钢管、球磨铸铁管、钢塑复合管、PE管、PVC-U管等。钢塑复合管多应用于管道明设时存在暴晒的情况下。球墨铸铁管较为常用,其优点是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质量重,有较高的承压能力和强度,层差连接,一口是母口,一口是子口,对地基处理要求高。钢管机械性能好,耐压较高,不易漏水,可用于各种情况,但管道使用年限受防腐限制,管道接口施工要求较高,施工周期长。参照东莞地质及气象条件,在管径大于DN200时,多采用球磨铸铁管或钢管。PE管,是一种聚乙烯管材,其优点是有一定的柔性,井下遇到轻微拐弯时可用,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密封性持久,无泄漏。
3.2市政给水管网工程管径
科学、合理的确定给水管径的是市政给水管道设计的重点环节,能够保证管网的水压,节能降耗。以《给水规范》(简称)估算水量为主要参考依据,给水管网管径满足《东莞市城镇供水专项规划(2012-2030)改造专题》中相关管径大小要求,在保证新设管径大于或等于原管径而不影响现状给水状况的基本原则下,有利于以后的工程运行维护,在满足东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前提下确定。根据需要完善的市政道路及社区村级道路现状给水管网情况,对有关管径偏小、管材淘汰、管道破损、管道泄漏现象等存在问题给予纠正,相对应的已埋设管道进行改造和完善。并且对于工业区和已形成的社区、住宅区,要综合考虑居民生活用水,工业、商业工作人员生活和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管网漏损水量和未可预见水量等因素,从而确定完善给水管道的管径大小。
结束语:城市化发展不断地推进,市政给水管网是城市居民生活、工商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适当采用DMA分区计量,通过精确的水量计算、流量实时监测、精准的漏水定位和维修、合理地调节给水管网压力。借助DMA分区计量的作用,更好地规划市政给水管网布局、优化改造给水管网的不足之处,以打造安全优质供水企业为目标,建设安全、高效、低能耗的市政供水系统,融入整体城市规划发展,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莹.市政给水管网的建设和事故预防[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0(21).
[2]高树元.解决市政给排水建设面临问题的对策与设计措施[J].科技风.2010
[3]尹学农,任群,王国华,王雪峰.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优化与运行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大学,2011.
[4]凌文翠;强志民;张涛城市供水管网DMA的建立方法与工程实例.给水水.2010(06):67-72
论文作者:朱锦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管网论文; 市政论文; 水厂论文; 东莞市论文; 管道论文; 水质论文; 东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