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肿瘤分院 重庆 万州 404000)
(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重庆 万州 404000)
【摘要】 目的:利用锥形束(CBCT)研究颈、胸上段食管癌使用颈肩膜、体膜两种固定方式放疗时的摆位误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优选择。方法:随机选取66例拟行放射治疗的颈、胸上段食管癌的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A组定位时采用热塑颈肩膜固定,B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利用CBCT对每位患者首次治疗前摆位误差进行测量,然后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A组在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上测量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0±0.14)cm、(0.15±0.15)cm、(0.23±0.15)cm,而B组为(0.16±0.13)cm、(0.24±0.16)cm、(0.18±0.12)cm,A组误差数据优于B组,特别在Y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膜固定技术可以减少颈、胸上端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放射治疗;锥形束CT;摆位误差;食管癌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083-02
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占食管癌总发病率的15%左右,由于解剖位置特殊,手术切除难度大,放射治疗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放疗效果尚不十分满意,5年生存率只有5%~30%左右[1],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未控和复发。而未控和复发的一个根本原因是肿瘤欠量,造成肿瘤欠量的的主要因素是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为减少摆位误差,需要采取精确体位固定技术[2],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优于真空垫等固定技术,摆位误差较小,受呼吸运动影响小[3]。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有两种体模可供使用,均可对患者进行较好的固定,本研究采用不同的热塑膜固定器固定患者体位进行放疗,使用锥形束CT研究二者的摆位误差,为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放疗提供更好的放疗体位选择。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在重庆三线中心医院肿瘤分院放射治疗科行放疗的66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患者,其中男44例(66.7%),女22例(33.3%);年龄56~88岁(72.76±6.38)。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8例,Ⅲ期45例,Ⅳ期10例;病例类型:鳞状细胞癌52例,腺癌14例。随机分组33例用头颈肩膜固定,33例用体膜固定。
1.2方法
1.2.1热塑颈肩膜的制作 在CT模拟定位机床面上,让患者脱去上衣,仰卧平躺于S型碳纤维头颈肩底座上,选择合适头枕,以患者舒适为标准,双手自然下垂平放于身体两侧,在患者皮肤上标好体位标记。拿来已在恒温水箱里软化好的S型颈肩膜片,把水沥干后,有定位技师制作塑形好后,扣上固定插销。30分钟后,膜片完全定型后,标记MARK点、S型颈肩膜片下界及中轴线,实施扫描定位。
1.2.2热塑体膜的制作在CT模拟定位机床面上,让患者脱去上衣,仰卧平躺于碳纤维体部底座上,双手上举交叉放于头顶,在患者皮肤上标好体位标记。拿来已在恒温水箱里软化好的体膜膜片,把水沥干后,有定位技师制作塑形好后,实施固定。30分钟后,膜片完全定型后,标记MARK点、体膜上、下界及中轴线,实施扫描定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XVI图像的获取
颈肩膜组的CBCT扫描参数:100kv,20mA, kvcollimator=S20,kv Filter=F0,Frames=385,Gantry speed=180deg/min,dose=1.0mGy,total mAs=123.2mAs 机架扫描角度35°~-180°,图像获取角度30°~-180°,逆时针(CC)。体膜组的CBCT扫描参数:120kv,20mA,kvcollimator=M20,kv Filter=F1,Frames=647,Gantry speed=180deg/min,dose=22.0mGy,total mAs=123.2mAs,机架扫描角度178°~-180°,图像获取角度173°~-180°,逆时针(CC)。利用XVI系统进行重建,获取CBCT图像。
1.2.4摆位误差获取
把CBCT图像与治疗计划系统导入的图像进行融合,按灰度配准(Grey alignment)方式进行准获,XVI系统自动计算出左右(X)、头脚(Y)、前后(Z)等3个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以等中心作为参考点移动治疗床来校正摆位误差。
1.2.5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计算所有患者摆位误差的均值(∑)和标准差(σ),用均值描述治疗过程中的系统误差,而标准差表示其随机误差[4]。颈肩膜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与体膜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锥形束CT数据左右(X)、头脚(Y)、前后(Z)等3个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的平均值颈肩膜为分别为: 0.20cm,0.19cm, 0.23cm;体膜0.17cm,0.26cm,0.18cm。可见,两组体位固定技术中Y轴误差最大,Z轴次之,X轴最小。
2.2 统计学结果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在X、Z轴方向上的平移误差无明显差异(P>0.05)Y轴方向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
体膜、颈肩膜摆位误差比较
组别 X轴 Y轴 Z轴
颈肩膜(n=33)0.20±0.140.15±0.150.23±0.15
体膜(n=33)0.16±0.130.24±0.160.18±0.12
t1.042-2.3781.327
P0.301 0.0200.189
3.讨论
常规剂量的放射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通常需要4-6周,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基本需要保证的是放疗体位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摆位误差是是设定PTV的最主要因素,本科以前的做法就是在CTV基础上各外放0.5cm来保证放疗的摆位误差,此法虽然简单可行,但没有体现出放疗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可能增加正常器官受量和限制了肿瘤剂量的提高,因而造成肿瘤控制率的下降、生存率降低。
对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体膜、颈肩膜两种固定方式是现在通常使用的放疗摆位方式,使用锥形束CT研究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摆位误差的研究较多。车少敏[7]等研究不管采取何种配准方式,颈段、胸上端食管癌平移误差在Y轴最大,其次为Z轴,X轴的平移误差最小,与本研究一致。另外颈肩膜固定方式患者为正常体位,颈部固定好,感觉较舒适,依从性强。因此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放疗中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胡逸民.治疗体位及固定技术//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95.
[2] 武宁,姜德福,韩东海,等.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应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效果比较.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1,7:320-321.
[3] 鄂丽萍,李兵,熊小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的固定技术与摆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1:1042-1043.
论文作者:刘强1 阳覃竹2 冉付荣1 牟艳红1 黄双燕1 方志祥1 刘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误差论文; 食管癌论文; 体位论文; 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上段论文; 膜片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