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符合中国各民族杂居共处的生存状况,实现少数民族广大人民自治。中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离不开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把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思想融合到中国各民族文化之中,建设包容万千并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特色民族文化,增强各民族文化的力量和自信。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 自治权利 多元文化
一、中国民族区域制度的思想概述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国家的团结统一,这一统一性的历史传统不断沿袭并得到日益完善,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历史基础;其次,近代以来我国不断遭受列强的侵略,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各民族团结一致,外御列强入侵、内求民族解放,这一共同的民族愿望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是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不同,为了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统一的新型关系,必然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和突破性发展。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与中国民族具体问题相结合,用以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产物,在理论上完全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曾长期提出民族自决权的主张,这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而,民族自决权不适合中国民族发展的实际需要,要选择符合实际需要的道路。中国各少数民族自治权利,是国家给予的、根据法律规定的解决少数民族问题的制度。中国各民族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过程中,不断摸索、吸收、创新,加强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为国家整合与民族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我国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制度支撑,同时激发了各民族发展创新的积极性,为中国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创造了更多的人力资源。
二、中国各少数民族发展现状
马克斯•韦伯曾提出关于国家现代化与文化包容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是否能达到现代化,与多元文化下的民族文化的包容程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首先文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南和西南地区等偏远、闭塞的地区,交通堵塞,但区域文化特色鲜明。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各民族文化优势相通相融、相互补充的。在民主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下,各民族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民族特色,与汉族文化相互补充,将自身的民族特色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下,一方面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提供了固定性保障,另一方面又借此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创新突破。
民族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关于民族政策,确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并在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依次建立了自治区。1966年至1976年期间,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一度遭到歪曲诋毁并被破坏撤销,文革结束后,我国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和民族区域自治工作方面开始进行拨乱反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公布,对民族区域自治做出了更加完善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进入到攻坚克难的时期。
从各族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实现以及对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看,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华夏各民族人民中间已得到积极地响应和支持,并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成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
中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根本上是为了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保证各民族在一切事务上的平等,保证各民族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切实解决各民族所面临的的基本生活问题。民主、平等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使得各族人民对民主权利有了新的认识,要求尊重本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一方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另一方面又结合中国的探索实践,提出了适合中国各民族持续发展的建设性理论和创新型方针。中国统一的历史证明,统一的国家形式,有利于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同时各少数民族在革命建设时期,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是华夏民族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少数民族拥有相同发展机会,用制度推动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之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各民族凝聚团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力的解决了中国各民族的矛盾和冲突,实现了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模式。各民族在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加强经济文化上的互助合作,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
四、多元文化下中国各少数民族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优势,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大挑战。不同民族间经济利益分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也造成了一定氛围内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的增多,使得民族关系日益复杂化。
中国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汉族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沿海和内地个省市,在地理位置的分布上,中国各少数民族相对于汉族来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其次,在少数民族中还存在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的不同的政治制度,如门臣制度、王公制度、土司制度等,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在解放前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停留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包括原始公社、奴隶制、封建领土制等各种相对落后的经济形态。
少数民族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习俗、天然独特的风景,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进步,就要有吸引外资的潜在引力。因此,少数民族人民要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开发特色民族资源,以此吸引投资资源,带动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其次,要总结中国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发新型产业,并努力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要继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充分利用多元文化背景,不断开创新的发展模式,拉动各少数民族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国各民族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五、结语
中国要继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结合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和未开发的资源优势,将开放、持续、创新相结合,从人民自身建设出发,增强各民族文化的耐力和包容,使中国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实现整体性的飞跃和突破,使之屹立于多元文化的石林之中。
参考文献:
[1] 张尔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马立诚.《当代中国八中社会思潮》[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高永久.《民族关系综论》[M]民族出版社,2015.
[4] 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主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历史由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作者简介:李飞宇(1993.11-)女,湖北省荆门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 政治学专业 研究生
论文作者:李飞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中国论文; 各民族论文; 民族论文; 少数民族论文; 文化论文; 民族区域自治论文; 制度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