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的精神创新教育_大学论文

论高校的精神创新教育_大学论文

高校精神和创造力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力论文,高校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已成为维系祖国未来和民族兴衰的关键。作为孕育人才的高校,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历史重任。毋庸讳言,创造力教育正日益提升为高等教育的重心,而高校精神则与创造力教育的发展紧密关联,相得益彰。

一、高校精神的心理学内涵及功能

1.高校精神的心理学内涵

高校精神,作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所大学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在心理学上,高校精神是指大学群体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的共同心理和行为中所体现的群体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形式是大学校风。

高校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即一般的高校精神,指各类高校普遍出现的和相对稳定的精神心理状态,如勤奋好学之风、团结友爱之风、为人师表之风等;狭义的即个别的高校精神,是一所大学特定的高校精神的人格化,是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譬如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便是此义。高校精神作为一种心理资源,是无影无形的,但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是具体可感的,可外化为特定的校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和熏陶功能。健全的高校精神一旦形成,便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振奋情绪、激励意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即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风格,再到校领导及职工的行为作风无不表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可见大学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均是高校精神的外观表现,而高校精神也主要是三者共同凝聚的结果。

优良的高校精神的心理学内涵宜包括:(1)爱国爱民爱家爱校的理想观;(2)开拓进取锐意求新的创造观;(3)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人格观;(4)团结合作友爱互携的人际观;(5)开放平等互敬互爱的师生观;(6)遵纪守法文明待人的道德观;(7)意识民主学术自由的思维观。

2.高校精神的功能

高校精神,作为一所大学心理面貌和教育水平的反映,是某校师生需要、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观水平高低的标志。优良的高校精神使大学群体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良的高校精神则会起到消极、阻滞的作用。高校精神一般具有如下功能:

驱动功能 高校精神是动力系统,可以振奋情绪、激励意志,成为师生员工追求共同目标的心理和行为的驱动力。积极健康的高校精神,能帮助全体成员对各种价值取向分析、判断并做出正确选择,使每个成员的道德观、价值观及个性发展等都与学校精神的内在要求相统一。

凝聚功能 健全的高校精神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和感召力,能把每个成员的人格力量和智慧资源凝聚在共同目标上。促使每个成员对学校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拥有不可替代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无时无处不感到自己的荣辱得失不与学校息息相关。

熏陶功能 陶行知先生说过,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陶最为重要。优良的学校精神,无论对在校大学生,还是已毕业的社会成员,都具有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中,莘莘学子为捍卫各自学校精神而对阵争执、面红耳赤的现象比比皆是;两鬓斑白的老大学生徜徉母校、重温旧梦的景象屡见不鲜;以“某校人”引为终生自豪者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校友联谊会”举不胜举……这些,无不是高校精神的熏陶力和凝聚力作用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校精神在个体心理所形成的情景记忆是持久的、鲜明的和强烈的,会迁移到人的认知风格及人格的各个方面。难怪已毕业的大学生中78%认为: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规范功能 优良的高校精神从整体上对学校成员起到潜在的规范、引导和塑造作用。一所高校所形成的蓬勃向上、互帮互学的精神和风气,必然使一些借机享受、无所事事的学生受到无形的约束,进而抑制其不良行为。

二、创造力的心理学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高校精神是培育大学生创造力的整体心理环境,而创造力的培养无疑是大学教育的关键。

目前,对创造力的定义较为一致,即: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创造力主要是由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高效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想象力、批判性的评价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监控能力和创造性技能等成分组成。

建立、健全创造力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自身蓬勃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与振兴中华、提高国民素质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站在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创造力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首先,创造力教育是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的强大武器,是塑造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最强大的杠杆,而人才是这一杠杆的支配者,教育则是哺育人才的河床。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才呢?我国人才学家王通讯先生定义为: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显然,“创造性”是人才的核心特质。

其次,创造力教育是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中介。中国现有中小学生1.7亿,每年仅有4%的学生考入大学,与父母及孩子的高期望率形成了尖锐矛盾。应试教育自身的弊端愈来愈暴露,迫于学习和升学压力屡屡发生的“中小学生自杀现象”及大学的“高分低能现象”,恐怕是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最严厉的控诉!况且筛选上的幸运者也未必将来都是成功的创造性人才,而落选的“失败者”则未必来日都不是创造性人才;同时,应试教育误导了全社会各层教育系统的内部功能,使教育目标背离了“渴望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个体目标和“期待个体成为有创造价值”的社会目标。素质教育,已经无法回避!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前瞻的和现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造力则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产力和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开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能和结构。创造力教育则是以培养和开发个体创造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是启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杠杆。

再次,创造力教育是市场经济下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衡量学校生产力和生命力的关键性尺度。创造力是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的基本素质。显然,不是升学率,而是创造性人才的数量,才是衡量学校生产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北大、清华何以成为国内一流学府?哈佛、牛津何以踞为世界一流大学?正是因为她们培养了无数做出突出贡献的创造性人才。可以这样说,评价一个学生的内在尺度不仅仅是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创造力水平;评价一所学校的内在尺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人才的质量,即创造性人才的多少。

最后,创造力教育是终身教育内在的质的要求,终身教育则是创造力教育外部的量的延伸。在知识激增和知识老化同时加快的今天,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不断传授最新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终身教育,又需要不断培养和提高个体创新能力的创造力教育。世界经济合作组织提出了“不增长就死亡”的教育口号——不仅指知识的量的绵延递增过程,而且也指人的认知和能力的不断创新过程,实质是对人才在质和量规格上的双重要求。

三、高校精神和创造力教育的交互作用机制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考察,高校精神通过客观环境和人际环境对学校成员产生心理影响。譬如有大胆创新、热情进取作风的创造性校长,可能营造出推陈出新、民主开放的创造性氛围,前北大蔡元培校长对创造“提倡新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唯有平等宽容、甘为人梯教风的创造性老师,方可能造就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创造性学生,如冯·卡门之于钱学森;唯有“勤奋好学、开放进取”的学风,方可能铸就“宁愿犯错误,不愿做庸人”(心理学家霍尔语)的创造个性。可见,优良高校精神的不同侧面,通过“师生员工—学校环境”的作用机制,可内化为学生的创造力心理特质。总之,高校精神通过感染、模仿、暗示等心理机制,对大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发生影响。

感染 这是高校精神发挥作用的情绪基础。它是指在健康、开放的大学校风中,置身于各种活动中的群体通过情感交流的互动方式,来开发个体创造力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生动、自由的情感交流是产生创造力想象的必要媒体。因为情感的交流与碰撞,有助于激活个体的表象运动,促使个体对历时性表象和共时性表象进行整合,在个别性表象和2一般性表象之间上升和回归,从而形成新的假设。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A.F.Orsborn)正是基于上述原理形成“头脑风暴法”这一创造力培养方案。它是采用开会讨论形式对特定问题进行探讨,籍彼此间情感交流,互相启发,引发想象,产生较多、较好的设想和方案。当一个与会者提出一种设想时,就会激发其他成员的想象,随后又会激起更多、更佳的想象,这就形成一股股“头脑风暴”。诚然,“头脑风暴法”是基于一种平等、自由的建设性气氛实现的。学生在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中,通过情感交流与碰撞,形成鲜活、强劲的“头脑风暴”,激发创造性想象,开发创造性潜力。

模仿 这是高校精神发挥作用的认识基础。它是对别人的行为或群体心理的自觉或不自觉的仿效,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榜样者相一致的过程。优良的高校精神无疑对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起到塑造作用。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育管理者说:“斯坦福是靠最优秀的教师来吸引和影响学生的,也是靠最优秀的教师成名的”。众多的诺贝尔奖及全美科学奖获得者,对铸就“斯坦福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性教师既是高校精神的创造者,又是创造性学生的创造者。超凡脱俗、平等宽容的教风和正直善良的人格是进行创造力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模仿机制是由非控制社会刺激引起的,并非通过学校或群体的命令发生的。模仿者与榜样者的一致性,表现为前者不仅能再现后者的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而且会形成更创新的精神价值和行为结果,这正是“名师出高徒”的心理学解释。诸如名牌大学举办的“专家沙龙”、“名人系列学术活动”等,正是高校精神通过模仿机制实施创造力教育的具体表现。

暗示 这是高校精神发挥作用的意识基础。是指高校精神为了实现自身目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其成员的创造心理能力发生的有目的、渐进的影响过程。在大学的各种活动中,高校精神总是通过一系列含蓄间接的方式,向学生辐射各种教育信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及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增长和融合,使其在潜意识状态下去开发创造力资源。

高校精神与创造力教育是相融相长的互动机制,前者对后者发生作用,后者也对前者产生影响。首先,创造力教育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大学校风质量的硬尺度。当一所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读书万卷却人云亦云的“书袋子”时,学校精神只能走向保守和枯竭。所以,大学校风质量的衡量尺度,不是培养的大学生数量,而是培养的创造性人才的种类和数量。此外,高水平的创造力教育有助于弘扬高校精神,增进学校精神的凝聚力和知名度,创造力教育的直接结果是造就创造性人才,正是这类人才为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带来增值和突变,他们无时无处不打上其“高校精神”的烙印。可见,创造性人才是传扬高校精神的形象载体。最后,创造力教育日益成为塑造高校精神的核心内容,这在理论上体现为我国高等教育正从外延式发展迈向内涵式发展,实践中最明显的表现为"211"工程建设。

不难发现,高校精神与创造力教育的交互作用关系是对“高等教育与人才发展”命题的心理学阐释。无论如何,高校精神是发展手段,创造力教育是发展目的,两者相辅相成,任何脱节与偏颇均会产生不良后果。高校精神与创造力教育的深层交互作用和社会效应,已引起各国高等教育者和政府的普遍重视和高度投入,譬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思想就是把创造能力的培养贯彻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令人欣慰的是,我国高校"211"工程建设者们,已开始对两者关系下操作定义并付诸实施,这无疑是高教改革的可喜之举。

四、高校精神的优化与创造力的培养

优良而健全的高校精神是培育创造性人才的肥沃土壤。优化高校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无疑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笔者不揣谫陋,提出如下对策。

1.加强创造力教育研究,发展创造力教育观

(1)强化创造力教育的思想意识。

我们的教育功能在某些方面已潜伏着危机。一方面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个体受教育时间越来越长,另一方面教育仍为职业教育、谋生教育。而且,大学教育仍延续中学教育思路,把培养目标置于一般性能力培养而不是创造力的开发上,“填鸭式”教学在大学随处可见。与西方成熟的创造力教育体系相比,不能不令人心焦!我们应从民族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审视教育的功能和人才的价值,唯有创造力的教育才有可能孕育出创造性人才,唯有创造性人才方可能成为民族振兴的脊梁,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从一定意义上说,强化创造力教育功能,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民族发展的一项战略。我们再次呼吁:解放思想,走出传统教育误区,加快构建我国创造力教育体系的步伐。

(2)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传统观念。

将以教材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改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变为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将严格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改变为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总之,培养创造力,必须清除传统教育观念中阻碍和限制学生潜能发挥的因素,树立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育观。

(3)鼓励创造性地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指每个人都具有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和发现的愿望和能力。发挥主动性是激发创造性学习、培养创造力的基础。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托兰斯等提出了一般性培养思路:①设计不完全或无结果的问题或背景,使学生有积极思考、大胆设想、推陈出新的可能;②让学生设计问题情境,并自行想象、解决,给予其锻炼思维的机会;③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不仅向教师提问,而且鼓励学生互相提问。我们应从国情及高校自身实际出发,融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开发出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各种培养方案。

(4)尊重学生个性。

创造型学生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个性的独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创造性的一种反映。爱护学生的创造热情,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意味着尊重学生的创造个性。活跃、独立、自由的个性是创造力萌发与生长的土壤。

(5)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和创新。

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了教师对学生怀有的期待关注,对其潜能的开发具有激励作用。这也启示我们应对学生抱有更积极、更平等、更宽容的态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基于教师对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个体的认识。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是学生创造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6)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大学应是五彩的世界,除常规性学习外,有科技、学术、文艺、体育、工艺等各种社团活动,它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及展示学生创造力的舞台。譬如对工科类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工程设计学习(如设计小家电、风车、太阳能设备);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在一定时间、经费的限制下完成安装任务。这些训练不仅能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无畏、自信、灵活、自主等一系列对创造力发展有益的个性品质。

2.建构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物质环境

优化学校环境的关键要素是创造型校长,即具有领导、创新和凝聚力风范的校长;建立有助于教师创造力发挥的管理机制,容许、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并建立安全、自由、平等的集体创造气氛,使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体效能感;提供展示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环境布置,激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和思维;完善学校评估体系,注重学生创造力的考查;建立、健全学校后勤、医疗、心理咨询等机构,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上述因素和条件构成学校的物质环境。自由、开放、科学、温馨的学校环境是学生创造力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3.必须造就创造型教师

日本创造学家恩田彰认为创造型教师应具备如下条件:本身具有创造力;强烈的求知欲;努力设法形成高创造性的班集体;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态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对创造性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研究表明,有较高创造性的老师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居创造力教育的主导地位。

4.必须加速教育手段现代化建设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这是创造力教育的基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逐步实施和完善,为人们主动学习、开发创造力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的教育要顺应发展趋势,就应逐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介,不断完善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尽快实现高等教育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标签:;  ;  

论高校的精神创新教育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