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工作的运作方式_高等学校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工作的运作方式_高等学校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操作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操作方法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进网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鉴于网络文化及其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新机遇与挑战,教育部做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所涉及的认识、领导与管理、方式方法及队伍建设等问题,做出了深入、具体的论述与说明。《意见》的出台及深入贯彻和落实,对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必将起到有利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然而,各高校究竟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贯彻和落实《意见》的精神,无疑是摆在所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我们认为做好这一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对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操作方法,即具体行为方式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规划和设计。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整体性的动态角度考察,其操作系统包括如下三个密切协同的具体层次:第一,操作起点或入口层次;第二,操作过程或程序层次;第三,操作结果或目的层次。因此,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起点或入口的操作方法:制作主页和建立网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关键在于“进”。首先是怎样“进”,其次是“进”了之后做些什么、怎么做,最后是做的结果或目的是什么。那么,如何或怎样才能进入网络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具备了起码的网络文化及技术知识的前提下,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要在网络上拥有自己的一片自由驰骋的天地和占有自己的空间,即在网上制作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和建立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或在校园网站、主页以及BBS上、聊天室中和其他栏目里,渗透或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学习生活实践指导专栏或主题讨论社区、虚拟社区等,这是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起点、切入点或入口。

时下各个高校在网上开设的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设立的理论学习、时事政策、“两课”辅导与答疑、心理咨询、学生生活服务、校务公开等网站和主页,都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如清华大学学生设立的“红色网站”;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设立的“连心驿站”;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设立的“焦点网”,开设《党章》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时代论坛等栏目;西北工业大学开通的以党建教育内容为核心的“红土地”网站;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生设立的“大学生邓小平理论学习网站”,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731网站”,“慰安妇网上纪念馆”,以及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的“研究生西部开发学术网站”,等等。学生都可随时上网阅读和下载有关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材料,了解国内外大事并发表见解。各个高校网站上的BBS、聊天室及其他相关栏目或版块,也是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有益尝试。

但是,由于目前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学生在网上制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和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比较多,而校方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和网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己本身的专题主页和网站比较少。因此,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或非专题主页和网站的水准,就整体而言不仅参差不齐,而且缺乏鲜明的育人个性、生动活泼的引人界面和不断提升的理论深度。因而,在分析与研究一般主页制作和网站首页建立的人文思路基础上,尽快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制作和网站首页建立的模式,就成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2.过程或程序的操作方法:一般原则和具体措施。

在网上制作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和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之后,我们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细致和精心的维护和看护。

维护就是要不断地即时或适时更新主页或首页及其所属栏目、条目信息的内容与形式。网络信息和传统媒体信息相比较,其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快速更新性。许多网站上的信息,甚至几秒钟就更新一次。这是吸引浏览者(点击率)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或首页站点及其所属栏目、条目上的信息内容,也必须要快速进行更新。即使不能几秒钟更新一次,也要几小时或几天更新一次,否则,就失去了网络媒体信息传递快捷的优势。

看护就是要不断地即时或适时看守、监督和检查、呵护主页或首页及其所属栏目、条目信息的内容与形式,对于网上特别是自己网站BBS和聊天室上发布的各类信息进行过滤、筛选。这包括一方面要封堵、拦截和制止、删除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的不良或恶性信息,另一方面要张扬、宣传和扶持、倡导有益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的良性信息。

“建站容易维护难”是所有网站工作者的共识。维护之难在于,不仅需要充足的时间、资源和经费的保证,而且需要一支由精明干练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稳定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专家相结合的队伍。如何把网络信息的民主性、自由性、开放性,与网络信息的正面教育引导性、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的健康性、对于不良或恶性信息的坚决杜绝性有机地结合,是摆在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实践课题。

以上是维护好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和网站的一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提出如下一些具体实施措施:

(1)版面活跃,个性突出。实现版面生动活跃目标的关键,是使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页和网站首页及其链接,不断走向个性化。比尔·盖茨曾预言:随着PC硬件、互联网络和软件业创新活动的相互融合,一个崭新的以个性化为特征的网络世界将出现在家庭电脑用户和知识工人(knowledge workers)的面前。随着宽带互联网的迅猛增加,个性化的网络必将走进千家万户。从人文角度看,个性化即是要求每个思想政治教育主页和网站首页及其链接,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只有各个主页和网站首页内容、形式的个性化,才有丰富多样化。因此,目前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页和网站首页内容、形式建设操作方式的当务之急,就是办出各自的特色。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体现各个高校的地域特点、学校培养目标特点、学校重点专业特点和人文氛围特点等。

(2)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同一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传达,其效果往往是大不一样的。在内容既定的前提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传达,就成了教育成功的关键。网上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我们通过研究一般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成功经验,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即把抽象、概括和枯燥、艰深的教育内容,用简单、生动和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例、游戏故事和视频影像等方式方法表达,就会收到可喜的教育效果。此外,网上聊天、讨论和评论等,也都是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证明为有效的方式方法。

(3)即时沟通,异地交互。网络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决定了网民在网上沟通的即时性。在网上,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生产者;既感染、熏陶和影响、作用别人,又受别人的感染、熏陶和影响、作用。网上沟通和交流的平等性、民主性与自由性,为充分发挥、激励、调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积极主动精神,创造了一个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操作平台。在这个操作平台上,不仅可以实现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环境之间的随时随地交互影响和作用,而且还可以实现异时异地交互影响和作用。

(4)信息监控,过滤筛选。网上信息及其影响和作用良莠参半,如何建立一道坚固的人文、技术“防火墙”,适时有效地对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监督控制,封堵和拦截不良信息,已经成为所有健康向上网站和主页维护者的当务之急。

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页和网站上,我们要重点建立的是人文“防火墙”,即一支思想政治、品行修养素质过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来承担过滤和筛选网上复杂信息的任务。因为,即使是用于网络连接的软件、硬件和控制访问方案,无论怎样高智能化、杰出和优秀,也无法替代人脑所进行的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倾向的精确分析,以及思想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与行为性质的细致是非判定。至于对模糊、中性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取向的是非取舍就更做不到了。

(5)整体开拓,不断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舆论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加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就是一种很好的加强引导方式。

要引导人,必须首先吸引浏览者访问,增强点击率。只有点击率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主页,才能影响更多的受教育者并发挥良好的启发、诱导和教育、塑造功能。这就是说,网站要在整体内容、形式上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推陈出新,办出每个思想政治教育主页和网站自己的个性特色。

3.结果或目的的操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发展和进一步强化的结果,必将极大地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空界限,开辟一片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大陆,形成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视界,产生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网上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其结果或目的是,形成一个新的网上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操作系统或称之为网上德育系统(或网络德育系统)。

网上德育系统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网上德育理论、网上德育实践和网上德育操作。

第一,网上德育理论。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网上德育究竟是什么等一些根本问题。它的基础学科是网上哲学、网上伦理学或道德科学和网上文化、价值哲学等。网上德育是德育的一种形式,它必然遵循一般德育的原则和规律;网上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德育,有着自己一系列独特的特点;网上德育赖以依托、建立的环境——网络,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德育环境的特殊领域。网上的虚拟人、团体或社会,只不过是现实生活真实的人、团体或社会的直接、间接反映或乔装改造而已。

第二,网上德育实践。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网上德育实践究竟是什么等一些根本问题。它的基础学科是网上实践哲学、网上实践伦理学或实践道德科学和网上实践文化、价值哲学等。网上德育实践的目的,不仅在于从正面灌输正确的认知方式、情感方式和生活、行为方式,更在于引发、诱导和激励、唤醒这种方式。网络德育工作者不是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简单数据库和方便快捷的机械搜索引擎,而是正确思想政治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点击鼠标。

第三,网上德育操作。网上德育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无论从宏观角度或微观角度,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德育系统工程,它是研究和规划、组织和设计、协调和管理网上德育系统的操作艺术。它不仅包括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方式方法——技术,而且包括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操作方式方法——技巧。

标签:;  ;  ;  

论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工作的运作方式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