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少数民族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和着眼点。当前的东西部差距,突出地表现为东部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日益明显,并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为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持、优惠政策和措施。民族学界和经济学界也纷纷献计献策,提出诸多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方案。我认为,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体和核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不合理,是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为此,抓住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调整和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的构成和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及其关联方式,也就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和相互促进的联系。建国以来,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78年,少数民族八省、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2∶37.9∶33.9,除西藏外,第二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了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已被第二产业所取代,产业结构高度化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由自然经济阶段迈入了工业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有了明显改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7.6∶38.4∶34;同时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产业地区布局的合理化程度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1994年,少数民族八省区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148.9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9%;农牧民人均年收入876元。其中广西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183亿元,总量在全国由20位上升到15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9位上升到15位,农民年均收入由18位上升到13位。内蒙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02元,比上年增长23%,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新疆棉花总产量达到了88.5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20.8%,总产量和人均占有棉花量均居全国首位。过去以缺粮问题最为突出的八个少数民族省区中,新疆、内蒙、云南、宁夏已提前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有了很大提高,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国民经济正在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远未消除,而且日益成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1993年,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19.9%,东部十省市(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江苏、福建、山东。下同)是14.5%,西部少数民族八省区高达27.6%,分别比全国和东部地区高7.9和13.1个百分点;1994年,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全国是54.3%,东部十省市为35.0%,西部少数民族八省区高达65.9%,分别比全国和东部地区高出11.6和30.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如此之大,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不发达。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生产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这是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威胁;再加上农牧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差,社会化服务功能弱,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以及经营方式粗放等原因,农牧业处于靠天种田、靠天养畜的状态,自身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十分有限,这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大因素。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经营规模小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农牧业社会效益高与农牧民收入低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解放农村牧区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又面临着结构创新的问题。

其次,第二产业素质不高,内部结构不合理。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程度低。1993 年,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全国是47.6%,东部十省市是51.2%,少数民族八省区仅为34.8%,分别比全国和东部十省市低9.2和12.8个百分点, 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总体水平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二是工业结构属于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重型结构,加工工业不发达。少数民族八省区除广西外,基本都属于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的重型工业结构,而东部省市则多是资源加工的协作关系,使少数民族地区蒙受原材料型产品输出和加工型产业输入的双重利益损失;由于轻工业不发达,严重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削弱了对商品性农牧业和能源高耗能工业的后续推动作用,同时也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产业组织结构分散,地区布局不合理。1994年,少数民族八省区共有小企业4808家,占企业总数的74%, 每个小企业现价总产值仅200 万元, 比全国和东部地区平均少300万元和500万元;由于受传统体制影响和地方利益驱使,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同构,重复建设普遍存在,轻工业部门尤为突出。小毛纺、小皮革、小面粉、小建材等同类小企业遍布各旗县。这些小企业也求全发展,专业化协作程度低,不仅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巨大浪费,而且使经济发展失去了规模和分工的双重效益。

再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不合理,社会化服务功能弱。从总量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90年代初,世界平均为60%左右,我国和少数民族八省区1993年分别为32.5%和34.0%,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收入国家为2/3,中等收和国家为1/2,低收入国家为1/3;1994年我国为23%,少数民族八省区仅19.2%,属低中之低,反映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慢。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传统第三产业占主体地区,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科技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交通通讯、科研教育不发达,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从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看,第三产业商品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福利化”、“公益化”现象存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办社会普遍,这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特征的反映,不仅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而且对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精力抓好工作,搞好生产经营也极为不利。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还存在着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差,整体经济效益不高等诸多问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调整和优化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思路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无疑是这一时期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思想。

一是要破除自然经济观念和小生产意识,树立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协作观念。无论就全国来说,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大而全”、“小而全”、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问题长期存在,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一些地区和领域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咎其原因,除体制因素外,从思想观念上看,是经济建设中粗放型经营指导思想的集中反映,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观念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具体表现,也是急于功利、热衷于抓当前实惠,重眼前轻长远等小生产意识在经济建设上搞短期行为的必然结果。这种自然经济观念和小生产意识,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协作原则,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加以克服。

二是要克服固步自封和地方保护主义,增强开放意识和市场观念。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应该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招商引资、招聘人才、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西移及组建企业集团,搞跨地区跨部门联合中,要克服怕“肥水流入外人田”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要以市场为出发点,从资源配置、产品销售、市场潜力和周边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三是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这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不同地区、部门和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这就有个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利益的关系问题。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统一开放的经济,不是相互割据的诸候经济,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产业结构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区域分工原则,考虑本地区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着眼于地区经济系统功能持续提高的要求,结合地区比较优势构筑地区特色产业,从而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地区经济利益最大化。

2.从实际出发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

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育程度和资源优势,来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重点。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育程度与全国,尤其是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一是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商品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处于由自然农牧业向商品农牧业的过渡时期;二是工业化程度低,阶段性特征不明显,呈现出一定的重叠和交叉;三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科研教育等基础第三产业落后,社会化服务功能低。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有补课和赶超的双重任务。

就近期目标而言,重点是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其任务是纠正产业结构的扭曲、失衡,包括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加快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工业和基础建设,解决结构趋同、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等问题,从而促进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素质。

从长远目标考虑,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其任务是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和高开放度化发展。当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交互作用,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

3.要重视对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首先,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顺应经济生活市场化趋势,面向市场,适应消费需求。对新上项目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产品要有市场,投资要有合理回报;要破除地区封锁、条块分割,通过改组、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推动存量资产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组,鼓励弱质企业向优势企业靠拢,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提高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和资产运营的整体效益;企业要立足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发展名优品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其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立足于现代产业序列,要求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放在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的序列上。基础产业在整个社会生产流程中处于“上游”,社会需求量大,但长期以来投资不足,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少数民族地区基础产业更加落后。因此,推进农牧的产业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产业和设施建设,对打破“瓶颈”、推动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尤其重要。支柱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主要作用,并能带动和促进其它产业的发展。现在内蒙把轻纺、能源、机械、冶金工业,云南、贵州把卷烟工业和旅游业,新疆把“黑白”(石油和棉花)二产业,广西把蔗糖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是符合实际的。因为这些产业原有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高,扩张力强,通过这些支柱产业的振兴、发展和带动效应,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符合国家生产力总体布局。少数民族地区在电子与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及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方面与全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可以作为先导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这对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再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和消费结构变化新趋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企业或产品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是看它能否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根据国内外市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可把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建设普通居民住宅、开发旅游产业、开辟农村牧区市场、研制名优特产品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和发展,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标签:;  ;  ;  ;  

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