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县妇幼保健院;广西梧州546700)
【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情况,为儿童保健提供根据。方法:抽取蒙山县各幼儿园体检5300例3-6岁儿童,将其纳入此研究中,采用自动筛查验光仪对儿童双眼屈光状态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判定。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可知,5300例儿童中318例出现视力异常,其中男儿童198例,女儿童120例,而比对三组年龄段视力筛查结果以及各年龄段视力异常类型,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学龄前儿童具有较高的视力异常率,因此需要予以重视,定期检查,从而对眼正常的发育进行保护。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临床研究
学龄前儿童为视觉功能发育时期,当视觉环境良好时可保证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而儿童期先天疾病如果未进行及时治疗会对其自身的视觉功能造成影响,主要症状表现为视力异常[1]。为此对学龄前儿童视力进行筛查有助于发现异常视觉功能。此研究对5300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现将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蒙山县幼儿园5300例3-6岁儿童,将其纳入此研究中,男性3180例,女性2120例,年龄最大者为6岁,年龄最小者为3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4.3±0.8)岁。其中3岁儿童1254例,4岁儿童1767例,5-6岁儿童2279例。
1.2 方法
所有儿童均选择自动筛查验光仪对视力以及屈光度进行检查,所有对检查结果进行归纳以及分析。3-4岁儿童可选择图形视力表对视力进行检查,4岁以上儿童可选择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查。如果儿童的裸眼视力在0.08以下或者存在斜视,应在检查前采用阿托品药膏,每日使用1次,持续使用3日后在稍暗的环境中予以检查。筛查结果异常儿童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筛查结果可疑儿童应定期进行复诊。
1.3 结果判定[2]
依据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正常、可疑以及异常结果对儿童检查结果进行判定,S表示为径屈光度,C表现为柱径屈光度。正常为S在+0.75D到+2.00D区间,C在1.00D以下;可疑为S在+2.00D到+3.00D之间,或者S在+0.50D至+0.75D之间,C在1.00D至1.50D之间;异常为S在+3.00D以上,或者S在+0.50D以下,C在1.50D以上。当S在+3.00D以上时为远视,S在+0.50D以下时为趋于近视,C在1.5D以上为散光。
1.4 统计学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数据均选择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并采用卡方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性别情况
经调查发现,5300例儿童中318例出现视力异常,比例经计算后为6%(318/5300),女儿童视力异常比例为3.77%,男儿童视力异常比例为6.22%,相关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儿童的视力发展过程则是由远视转变正视,儿童时期的基础屈光和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会对成年后的屈光产生影响[3]。临床研究证实,证实儿童视力异常的原因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和遗传、发育以及环境等相关因素存在关系,儿童需要在早期对视觉功能予以检查,从而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合理干预,将儿童的视觉功能状态进行改善,进而对儿童视觉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4]。
儿童因为年龄过小无自我意识,不会对自身的视力问题进行正确表述,当被老师或者家属发现时已经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加大了纠正的困难程度。儿童早期视力发育出现障碍时,对清晰物象的刺激无法接受,同时不能将刺激进行转变,转变为生物电冲动,因此对大脑视觉中枢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虽然后期可进行治疗,也无法进行恢复,致使儿童丧失了正常的功能[5]。
儿童出现视觉异常时,在丧失部分认知的同时还影响自身的正常发育,从而产生学习障碍,降低生活质量等现象,并且对儿童的运动能力同样产生影响,进而给儿童的心理以及生理留下创伤,加重了社会以及家庭的负担[6]。因此需要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及时查出异常现象,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外保健机构应加大眼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与此同时儿童在学习时的采光要充分,桌椅高度应适宜,对儿童良好用眼习惯进行培养,告知儿童不应过多的看书或者写字,科学合理搭配膳食,确保儿童发育正常。
此研究对学龄前儿童选择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进行检查,此仪器能够正确且客观的检查出异常功能,从而为儿童保健提供科学的根据。此研究结果表明,5300例儿童中318例出现视力异常,异常率为6%,而318例异常儿童中女儿童视力异常120例,男儿童视力异常198例,且伴随年龄的增长,儿童视力异常率有所增加,三组年龄段视力筛查结果以及各年龄段视力异常类型数据经对比后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形成。
经上述研究可知,应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情况予以重视,定期对儿童视力进行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免对儿童自身的视力造成伤害,并对儿童眼正常发育予以保护,将其不良用眼习惯予以转变,从而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予以控制以及降低。
参考文献
[1] 黄静.3986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640-641.
[2] 钟丽萍,陈静,陈丽萍等.余杭区2011-2013年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6):613-614.
[3] 黎燕,吴自爱.梧州市4863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3):5801-5802.
[4] 王红兵.2811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9):70.
[5] 刘采昀,林燕妮,林伟婉等.珠海市香洲区17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168-169.
[6] 陈春凤.麒麟街道社区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z1):225-226.
论文作者:欧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视力论文; 儿童论文; 异常论文; 筛查论文; 学龄前儿童论文; 视觉论文; 蒙山县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