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模式”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_青蛙论文

“四步模式”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法论文,模式论文,生物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09)06-0007-03

最近,笔者听了29位教师的34节生物课,发现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许多教师的上课模式居然还是灌输式。教师们有心课改却苦于不得法。一些教师只注重挖掘知识点,忽视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不能对编者的意图心领神会,则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新课程理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无法实现。本应生动多彩的生物课堂变得沉闷无趣,“把生物教成了死物”。

1 “四步模式”教学法

“四步模式”教学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为主要突破口……”。为实现新目标,人教版新教材用了一套新的编排方式。七年级下册“人粪尿的处理”为此方式的典型代表,本节由两小节组成,第一小节首先利用一个表和一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情境,说明了人粪尿的价值,紧接着是一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最后是一段解说文字。第二小节仍套用上述模式,每一小节均由4个步骤组成。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不正是教师苦苦寻找的一种新授课模式吗?教师把这种模式用于课堂教学,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组→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点拔,笔者称之为“四步模式”教学法(图1)。

图1 “四步模式”教学法流程图

2 “四步模式”教学法的具体过程

下面笔者以八年级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以下简称“两”)为例来介绍如何用“四步模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2.1 设计导入语

导入语要简单明了,精彩激趣。教材中每一节都有导入语,教师可以采用,也可自己创设。

在“两”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找妈妈,等找到妈妈后,它突然发现自己跟妈妈长得一样了。青蛙是怎样发育,怎样繁殖的呢?

2.2 创设问题情境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正尽量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如图片、资料分析、文字材料、实验等,如“两”可采用第13页的图片作为情境。创设情境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预见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心脏图中下腔静脉和主动脉连着哪个腔,学生可能看不懂;草履虫图、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过于复杂,学生可能产生畏难情绪;动静脉的血流方向虽然不难,但容易记混。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还可采用故事、图片、视频、实验、实物、模型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两”教学中,在有条件的学校中,教师可播放青蛙发育的视频作为问题情境。

2.3 设计问题组

教师设计问题组时要注意: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能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表达的意思要明确,避免学生理解不清或产生歧义;要有启发性,能突出重点;要有趣味,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乐于探究;能把一个复杂的、难理解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加以处理。教师可酌情对课本上的问题组进行增减。问题组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大屏幕、小黑板,问题组内容少的还可口头说明。

“两”中设计的问题组是:①能鸣叫的是雌蛙还是雄蛙?②青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这两个问题是常识性知识,比较简单)③青蛙发育的起点是什么?(教材中把鸣叫的青蛙作为第一幅图,学生可能认为它就是发育起点,而非受精卵)④青蛙的生殖是有性还是无性?(与以前知识衔接)⑤幼体蝌蚪与成体青蛙有什么不同?⑥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两个问题需要学生仔细看图才能全面回答)⑦青蛙的受精为什么需要水环境?(这个问题有难度,需要认真思考和讨论,且与第二小节关系密切,因此作为一个压轴问题提出)

2.4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一定要留足学生看书和思考的时间,一人难以弄懂的问题允许小组讨论。时间通常控制在3[,min]-12[,min]为宜。

这段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除非十分必要,教师不能再占用这段时间来讲课。

2.5 学生回答,教师点拔

学生能答对的问题,教师无需赘述,防止废话过多,冲淡重点内容的学习。

学生回答错的,首先让其他组回答,确实有困难的,教师再加以适当点拔。

点拔时,教师要注重启发性,要精辟、准确。

2.6 设计过渡语

教材中每一节都由2个或2个以上小节组成,当一小节的“四步”完成后,就要过渡到下一个小节,过渡要自然,衔接要巧妙。如果这一小节重点多,可以安排学生背诵,之后再进入下一小节的学习。“两”中的过渡这样安排:现在青蛙等两栖动物的数量很少,但它们也曾繁盛过,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数量减少了呢?

第二小节的情境和问题组教材中都已创设好,笔者不再赘述,只需在问题组中再加一题“说出几种现存的两栖动物”,以回应教材开头对两栖动物的介绍。

3 “四步模式”教学法的优点

“四步模式”经教师们使用后,认为有以下几个优点:

(1)操作简单易行。“四步模式”以课本为依托,学科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即可实施,这样课改,步子稳、易操作、能成功。

(2)减轻教师负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许多教师认为只有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讲了,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于是念资料、讲图片、说实验,费劲不小,效果不高。“四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霸占课堂的方式,专门给学生留足了自主学习时间,留下了可供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可不讲,教师只需对难点加以点拔,重点加以强调。教师讲得少而精,省力;学生注意力集中,学得快。

(3)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设计的问题组有难易梯度,能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其次,教师能利用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习情况并给予个别指导。

(4)有利于集体备课。许多学校要求教师集体备课,可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甲备的课不适合乙的口味,乙还需做大的修改,甚至重备,集体备课慢慢行不通了。“四步模式”下,教师备课重在导入、设置问题组以及对难点的点拔这些通用环节上,这种模式可以充分享受集体备课的好处。

(5)避免课改走向另一个极端。首先,课改后有些教师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把提问式与启发式混为一谈,以“问”代“灌”,不仅不能启发学生思维,甚至引起学生反感。“四步模式”中的问题组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避免了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其次,课改后的课堂经常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易放难收”的局面。教师采用“四步模式”时,有学生独立完成的问题,也有需合作和讨论才能完成的问题,所有活动均在教师的掌控之下,不易出现上述局面。第三,有的课改要求学生课下完成许多事情,如预习、查找资料等,这必然会加重学生负担;还有的课改过分强调素质教育而忽略知识内涵,这都是不可取的。“四步模式”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 “四步模式”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从口腔到胃。

教学目的:

(1)说出消化道的组成;

(2)尝试自己创造条件完成“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

(3)运用比较法学习胃的功能。

教学难点及策略:

①长达两页的实验,很多学生没有耐心看完,采取由学生自主制定计划并完成实验的办法。

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一幅复杂而又重要的图片。对这个图片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处理。针对口腔部分的知识,学生有生活基础;食管和咽是食物的通道,相关知识比较简单,这几部分都不用看图。胃的消化与口腔有相似之处,教师可采用比较法让学生读图。其余部分放在第二课时完成。

教学重点:唾液的作用。

教学过程:见表1。

表1 教学过程示意。

封面照片说明白颊长臂猿 Hylobates leucogenys

白颊长臂猿属灵长目长臂猿科长臂猿属,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级别为濒危。白颊长臂猿是躯体更加纤细而四肢显得更长的一种长臂猿。雄性黑色,唯两颊各具一大型白斑,顶部的簇状冠毛显得更尖长而明显。雌性暗褐色冠斑呈多角形。躯体大部污黄色,胸腹的黑褐色稀少。

白颊长臂猿是分布于中、老、越三国交界地区的特有种,分布区非常狭窄,种的分布总面积可能不及800km[2]。在我国云南仅见于西双版纳的勐腊和绿春黄连山。它们觅食、运动、戏耍、休息都是群体活动。以多种热带型野果(特别喜食榕树果)、嫩树叶、花苞、树芽等为主要食物,也食昆虫、小鸟和鸟卵。营小群体生活,一般每群3-5只,少数可达7-8只。一般3-4月产仔,大约两年产1胎,一胎1仔,怀孕期约7-8个月,幼体7-8年性成熟。

我国是白颊长臂猿的主要分布地之一。目前,我国的白颊长臂猿数量已非常稀少而且被隔离成岛状。

标签:;  

“四步模式”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_青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