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外部性的思考_农业论文

关于农业外部性的思考_农业论文

农业外部性问题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问题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农业中普遍、独特的外部性现象形成了农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对其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相应的制度规范提供参考,促使农业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

一、我国农业的外部性现象

(一)农业外部性的主要表现

1、收益的流失。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农业本身具有很明显的“收益外部化”。农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好处却难以计量,也就无法提出相应的补偿,于是,收益就发生了“外溢”。在我国,这种收益“外溢”现象突出表现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上。据统计,1952—1986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业中抽走5823.74亿元,是农业税收的5倍多,约占农业新创造价值的15.7%。另一方面,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很少,1952—1983年国家通过财政和信贷渠道对农业的直接投资以及农村社会救济计为2326.09亿元,只及国家从农业中抽取资本积累的1/3强,仅相当于农业新创造价值的6.1%。如果扣除国家对农业的资本注入,则在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我国农业平均每年要把新创造价值的9.4%无偿贡献给工业(冯海发、李微,1989)。也就是说,农业被迫成了收益外部化的供体。

2、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的无偿提供。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也是一种公共物品,农业则在对这类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草原、林地、森林、绿洲、湖泊、耕地等景观的无偿提供就是农业外部经济的典型例子,它们对净化空气、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公众也因此而无偿获益。比如,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推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3、对其他行业成本外部化的接受。和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非农产业相比,农业更容易成为成本外部化的受体。例如,我国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2000年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8000万亩以上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仅淮河流域农田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7亿元。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7.3%,比上世纪80年代增长了1.6倍。此外,工业、交通、能源、通讯、商业中的尾气污染、噪声污染、“白色污染”、电磁污染等,都会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的发展环境由于接受了工业等非农产业转嫁的成本而趋于恶劣,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影响,农业生产经营者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而这些成本本来是应当由污染者——工业等非农产业来承担的。

4、对生态环境的成本外部化。主要体现在农业使用物污染和农业废弃物污染两个方面。农业耕作时需要利用的许多介质,如农药、农用塑料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农药污染为例,许多高效农药的高残留性和毒害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相当于将处理残留农药污染的成本转嫁给了社会。据2000年23个省市不完全统计,农业环境污染事件达891次,污染农田4万公顷,损失达到2.2亿元。这些损失本应由农业承担,却被转嫁给了其他经济主体。在农业废弃物方面,不恰当地处理农业废弃物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目前我国每年禽畜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总量超过17亿吨,如果投入部分资金进行妥善处理,它们可以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但是,人们却将其集中排放,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污染了养殖场周围的环境。此外,部分农村有在农田中随意焚烧秸秆的习惯,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有时还引起交通事故和飞机航班延误,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这些只顾眼前利益而漠视环境效益的行为,相当于把保护环境的责任转嫁给了社会。

二、我国农业外部性的产生原因

(一)产业优势地位(市场地位)

产业优势地位高低决定了该产业在实现收益外部化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农业部门的生产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各部门的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一旦农业的生产落后于产业结构整体发展水平,它将极大地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决定了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但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所以投资于农业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因此农业不容易吸引资金。再加上目前我国“12亿人民吃饭穿衣的大事”已经基本解决,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提高综合国力、“奔全面小康”等问题,这些因素造成了农业在受政府重视方面不及工业,产业优势地位不明显,所以容易成为收益外部化的供体。

(二)行业生产经营特点

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许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征:其一,生产条件易遭外部化侵害,增加成本。农业生产活动强烈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等皆对农业活动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农业又是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的生产活动,其发展反过来影响或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农业中私人成本或私人收益,总是与社会成本或社会收益有一个较其他产业为大的差别。其二,家庭小规模生产,市场上地位弱小,易受侵害。作为“没有围墙的工厂”,农业在资源使用、产权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制度障碍,从而呈现出收益外部化的独特性质。其三,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可替代性低,量大值低易腐烂,相对运费高,储存损耗大,集中经营极易形成垄断,分散经营又难以与其他经营者抗衡,从而使农业在交换中往往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而且,农产品价值实现的难度大,农产品市场供求波动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他商品。这些特征使农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接受外部成本或流失外部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外部性的实现。

(三)行业技术水平

一方面,从技术本身的属性来说,农业技术大多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在应用上不具备完全的排他性,大多数可以被模仿,这使得技术难以被有效控制,从而弱化了农业技术创新,无法形成现代农业,导致农业在面对工业等非农产业的成本转嫁时显得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农业的生产主体是农户,我国目前存在的小规模农户经济现象加大了农户的技术使用成本,使农业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技术规模效应小,从而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技术作用弱小,无法产生优势市场地位,于是只能被动地充当收益外部化的供体或成本外部化的受体。

(四)外部性的相关条件

1、政策。工业化政策强化了工业的强势地位,却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工业化从1953年起步,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标志。农业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贡献者”的角色,因为工业化政策下的扭曲的强制性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了它必须这么做。在这样的政策支撑下,工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大量的工业污染却影响到了曾经为其发展贡献的产业,农业成为其中最大的受体。

2、外部性供体与受体的相关条件。作为外部性的供体来说,农业的主体(农户)由于处于极度分散的状态,且由于农事活动强烈依赖于土地资源,相邻地块上的农户间农事活动会相互影响,所以农户间不可能就他们所流失的外部收益向他人提出补偿,也不易因为转嫁了外部成本(如农业污染)而受到相应的惩罚。也正是由于农户的极度分散,使得他们容易成为外部性的受体,因为他们很难通过一定的联盟去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三、农业外部性防范的基本思路

(一)强制性内部化

所谓强制性内部化就是指依靠政府命令和法律的引入与实行来促进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式的制度安排被认为是重要和必要的手段。例如,强制性地对排污的非农部门征收排污税,直接规定污染的最大允许数量,或对农业的收益外部化行为实施补贴,对污染减少者“行贿”(补贴)等。

(二)诱导式内部化

所谓诱导式内部化指的是对现有外部性问题的改进,或者是新的防范措施的创造,它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或实行的。诱导式内部化过程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有助于缓解强制性内部化中的“制度失败”问题。因为非正式制度安排创新不包含群体行动,所以尽管它还有外部效应问题,但却没有“搭便车”问题。虽然这种制度变迁的过程类似于一种进化的过程,但变迁一旦发生,就显示出一种比正式制度安排更难以变迁的趋势(林毅夫,1989)。例如,可以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惩恶扬善、德治与法治等途径倡导人们的道德意识,强调对利益“有道义”的索取,即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不仅应考虑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也应考虑对未来人的影响,等等。正式制度安排只有辅以合适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才能强化制度规范的作用。

(三)渐进式内部化

所谓渐进式内部化则指在整体外部性问题复杂、宽泛的现实情形下,先针对一些突出的、严重的外部性问题进行改进,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渐缓解、局部效率的不断提高,逐步扩大改进的范围,力求在更大范围内增进福利的过程。农业外部性是一个严重、宽泛的问题,对其防范也只能逐步达到,以不断的次优来逼近最优。例如,现阶段我们就可以先从最为严重的“农业外部收益流失”问题着手,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标签:;  ;  ;  ;  ;  ;  

关于农业外部性的思考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