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 6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送管方式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留置效果。方法:将262例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采用单手退针旋转送管方式,对照组142例,给予双手配合退针直行送管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成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0.05),留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单手旋转送管方式能有效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送管方式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203-02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患者常用的护理操作,新生儿因血管细小、多动、合作性差等原因导致穿刺困难、穿刺处肿胀。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可随血管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性小、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且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1]。但因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家属特别娇宠,由于穿刺失败发生护理纠纷者屡见不鲜,为减轻患儿穿刺的痛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改进留置针穿刺时的送管方式,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需要静脉输液的26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男婴158例,女婴104例,男女之比为1.5:1。日龄为出生后10min~28d;体重1500g~4500g。其中早产儿3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5例,新生儿肺炎87例,新生儿窒息36例,新生儿腹泻17例,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症18例,其他1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新生儿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42例。两组新生儿的日龄、体重、性别、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操作均由专人完成,避免操作者本身技术因素影响评价。
1.2 材料
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竸玛一次性封闭式留置针。
1.3 操作方法
护士对患儿血管情况及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备齐用物,遵循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用药等原则,选择合适的静脉,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不小于8cm×8cm,两次消毒待干后,连接留置针排气,松动针芯调整针头斜面,再次检查留置针是否完好,排气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针尖保持向上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进针送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双手配合直行送管方式,即见回血后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套管,右手拔出针芯少许再沿血管方向直行送管至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拔出针芯,固定针翼于皮肤上,3M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采用单手退针旋转送管方式,即见回血后顺血管方向再将穿刺针连同外套管推入0.2cm,左手仍绷紧穿刺血管前后皮肤,右手单手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套管及针芯同时缓慢左右旋转送入血管内,将针芯全部撤出,3M透明敷贴固定,两组患者护理方法相同。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输入SPSS 17.0进行处理,数据采用X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见表1)
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留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3.1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对血管损伤小,因其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刺破血管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新生儿采用静脉留置针,是浅静脉输液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和急救及供给营养的最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2],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可降低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减轻患儿家长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同时又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因而在临床上受到患儿家长和医务人员的欢迎
[3] 。
3.2 新生儿的血管特点与选择
新生儿头皮血管丰富,呈网状分布,分支多、表浅、细、管腔小、管壁薄、弹性差、动静脉易混淆。由于其病情变化快,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是抢救的重要一步,而一次穿刺成功更是家属所望,不仅减少患儿痛苦,又减轻了家属的经济负担。血管的选择便成为穿刺成功的第一步,在选择血管时左手绷紧皮肤,静脉触摸无搏动,哭闹时血管充血明显,呈蓝色。在临床工作中常选用头皮静脉中额正中静脉,其血管相对较粗,弹性较好,且较固定。
3.3 静脉穿刺送管时的注意事项
3.3.1 头皮静脉穿刺进针角度非常重要,角度过大,针尖进入过深易穿破血管;角度过小进针过浅原本找好的血管因退针时针尖对皮肤的刺激所产生的疼痛使患儿哭啼,皮肤发红而消失[4]。
3.3.2 送管是整个穿刺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穿刺能否成功的关键。未自然回血不要轻意退针,只要进针时无阻力,并有突破感或看到胶管内有微量气泡逸出,可用手捻动胶管,确见有血回出方可送管,而不同的送管方法对穿刺成功与否有较大的影响。表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采用双手配合直行送管方式易致穿刺失败,其原因是此种操作方法较适用于粗、直、弹性较好的静脉,而新生儿穿刺部位面积小,可供穿刺的静脉血管管腔细,留置针针芯比导管长1~2mm,见回血时有可能正好针尖斜面进入血管,而软管部分尚未完全进入,送管时易折管而导致穿刺失败,且双手配合送管时不能更好的固定患儿头部,可能导致软管从血管中滑脱;观察组采用的单手退针旋转送管方式,见回血后再顺血管方向进针0.2cm,既可避免来回换手造成针管滑出,又能确保软管面全部进入血管,缓慢送管有效避免对血管壁的刺激,确保送管过程不易折管。
3.4 静脉炎的预防
新生儿期由于其本身免疫力等特点,静脉炎的发生率低。表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13例患者沿静脉方向出现发红、肿胀、发热,可能与药物、导管刺激、选择血管过细以及无菌操作不严有关,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皮肤消毒,是防止感染性静脉炎的重要措施[5]。合理的选择血管以及合适的送管方式能有效的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对照组直行送管,在血管较细时极易使软管打折,对血管壁的刺激产生机械性损伤引起静脉炎,而观察组采用的单手退针旋转送管方式,缓慢送管有效避免了对血管壁的刺激,降低了静脉炎发生。
3.5 送管方式对留置时间的影响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留置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不同的送管方式对留置时间的影响不确定。留置针在血管中留置时间的长短与血管的选择、对留置针的认识、固定的方法、封管方法、送管方式都有直接的关系[6]。血管细,过短或弯曲,穿刺时针头直接刺入血管,套管进入血管较少,致软管易滑出。准备留置针时,未认真检查针头,软管处有折痕或开叉,送管时软管易打折。头部穿刺前未充分备皮,粘贴巾覆盖于头发上,不能直接接触患儿皮肤,固定不牢减少留置时间。而送管中,直行送管对管腔较细血管时,易打折,对管壁刺激引起静脉炎,减少留置时间。
4 小结
单手旋转送管方式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成功率明显高于双手合作直行送管方式,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雷国顺.2种新生儿静脉穿刺法的效果比较.当代护士,2008,7:80-81.
[2] 戚虹.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0,15( 2) :78-79.
[3] 蒋冠华.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及体会[J].全科护理,2009,7(12A): 3136-3137.
[4] 赵淑云,赵青.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全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32-133.
[5] 江秋霞,张丽萍,郭兵.静脉留置针针座的消毒与静脉炎的相关性的研究[J]. 2007;6( 4) :17.
[6] 田 玫,李月茹,杨燕.小儿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 实践与研究. 2008,5( 10) :81.
论文作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静脉论文; 血管论文; 新生儿论文; 静脉炎论文; 方式论文; 患儿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