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论文

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论文

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

张黎黎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 在仁爱观的理论基础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学术界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本文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两个角度梳理“有教无类”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想法和解释思路。

关键词: 有教无类 论语 孔子

“有教无类”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的主张,这一教育思想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原句是子曰:“有教无类。”但因为只有光秃秃的一句,没有上下文可以结合语境理解,所以具体内涵在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有教无类”意思梳理

对一个字或词语的理解,最好回到最原始的典籍当中。《论语》“文辞简约,异解遂滋”,以下总结了两大类对“有教无类”的理解。

(一)教育对象角度

现在人们看到这个词语,就觉得意思为“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区别”(杨伯峻),大中小学的教材这样写,大部分老师这样教,一般媒体也是引用的这个解释,不少著名学者南怀瑾、傅佩荣也持相同的观点,南怀瑾甚至认为这个不需要解释了。

孔子生活在春秋的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制度正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各种矛盾斗争十分尖锐。孔子认为只有兴办教育,培养众多仁人、君子型治国理政的人才,国家才能发展。因此,孔子广收门徒,他招收学生的门槛也是十分低的,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意思是只要准备十条肉干就可以得到孔子孜孜不倦的教诲。有学者认为这个入学门槛可以作为教育对象不分类的旁证,这里的“类”包含的东西很多,可以说不分贵族和平民,不分华夏和华夷诸族,不分年长和年幼,不分氏族宗姓。在孔子有名有姓的弟子当中,他的学生有大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有出身低微后来成了大商人的子贡,有小偷出身的颜逐聚,平民出身的占大多数,有子张、曾参、颜渊等。在《论语》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的七十余人也是来自各个所居地域,比如颜回是鲁人,端木赐是卫人,子路是卞人,子游是吴人,还有其他来自晋、秦、齐、陈、温国、楚的弟子。在孔子的弟子中有比孔子小6岁的颜路,还有比孔子小53岁的公孙龙,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达47岁。在这些弟子中,有姬姓氏族、姜姓氏族、芈姓氏族、子姓氏族、妫姓氏族、嬴姓氏族等。《荀子·法行篇》记载,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是以杂也。”其中的“杂”字可见孔子招收的弟子的确具有广泛性。

唐晓文、赵纪彬在《孔子是“全民教育家”吗?》和《有教无类解》等文中提出一种十分新颖的观点,认为“教”是“教民”,“民”指奴隶,就是说不分氏族,按地域对奴隶进行强制训练。通过统计,《论语》中的“教”字一共出现了七次,多做教育、教学、教化之解,“季康子问……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子适卫,冉有仆……曰:教之”(《子路篇》),“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篇》),“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子路篇》),“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戎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尧曰篇》),最后加上本文说的《卫灵公篇》中的“子曰:有教无类”,这七处皆无军事训练的意思。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古代从班固到朱熹这条线上的理解和今人的理解完全是不同的,但是古人离 《论语》的时代近很多,他们的观点会不会更有说服力呢?

因此,可以看到,我国审前程序的一元性价值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以下弊端。第一,审前准备活动内容笼统,流于形式,无实质性内容,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第二,证据规则缺乏和没有固定争点,往往导致盲目开庭,多次开庭,有些案件久拖不决,浪费诉讼资源,失去效率。第三,审前准备程序自身所附带的庭前和解程序和替代诉讼解决纠纷程序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所有案件在经过审前准备程序之后,全部进入了庭审程序,庭审是一个案件得到判决或调解的必经程序,使得审前准备程序无法充分发挥出审前准备程序所附带的解决纠纷的功能,加大了诉讼成本,耗费了过多的审判资源,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二)教育目的角度

《汉书·地理志》:“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佚,柔弱褊厄。景、武问,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贵慕权权势。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故孔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巴蜀地区的人本是夷人,是没有受到开化的,但是经过文翁和司马相如的改革教育后,出现了一批名扬天下的文人。班固在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解释“有教无类”,但很明显有教育改变人的意思。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理解,也就是“通过教育,人们将会消除类的差别”。

一方面,从“有……无……”的句式来看。易中天指出,“有……无……”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一是只有a,没有b,比如有眼无珠、有才无命;二是有a,没有非a(b),比如有来无回、有头无尾;二是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四是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通过对比,“有教无类”更符合第四种解释。

另一方面,从“有”字入手。“有”这个字在古今汉语中出现频率极高。石毓智认为,在动词前面加一个“有”字,表示动作的存在,也可以说是完成状态。比如甲骨文中的“日月有食之”,《诗经》中的“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这里显然解释为“日食了”、“女子出嫁了”读起来更顺畅,可见“有”字并无实际意义,也可以说是加强了动作的语气。这种用法至今仍见于客家话、闽方言、粤方言等,而且在英语、法语、瑞典语等外语中也有所体现。比如闽方言关于“有”的用法就有很多,说“我有吃饭”,在英语中就是“I have eaten it”,表示一种动作的完成时态。在《论语·公冶篇》中“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里“有闻”和“行”的关系很明显。“有+动词”表示动作的完成,因此,“有教无类”中的“教”表示“educated”,也就是“受过教育之后……”

在我国奴隶社会里,只有奴隶主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显然这里就排除了奴隶这个教育对象,奴隶也没有人身自由,只是会说话的劳动工具。况且,祭祀和带兵打仗为国家的两件大事,为了使奴隶主贵族子弟将来能带兵,要求他们在“序”里学习“射”,显然奴隶是不可能被训练的。孔子是办私学的,又不是办“拳头班”的,孔门弟子二千、贤者七十二,这些人各个地域、各个姓氏、各个阶层都有,但没有一人是奴隶,因此不可能是训练奴隶。这种解释不符合文字训诂和历史事实。

二、“有教无类”意思之我见

南北朝的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把“有教无类”疏解为“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也就是说,人无论出身庶鄙都应该接受教育,因为人们本来是不分类别的,只要得到教育就会变得善良。清代学者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赞同这一观点,引用皇侃的原话注释“有教无类”。

(一)从字面含义求证

“有教无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理解。

莎格对父权制社会男人对黑人女性虐待的反抗还体现在她对西丽的帮助。西丽白天像奴隶一样伺候某某先生和他的孩子们,晚上充当某某先生的泄欲工具。稍有不慎就遭到某某先生的拳打脚踢、讽刺侮辱。作为西丽的“情敌”,莎格没有帮助某某先生对付西丽而是与西丽交朋友,她让西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美,同时也让她体会到性爱带来的快乐。在她的影响下,西丽离开某某先生的家,创办裤子缝纫店,成为一名独立、自信的黑人女性!

3、土壤贫瘠区域种植经济林。由于缓起伏沙地易受到风蚀影响,土壤流失进一步造成无法蓄水、留肥,进而造成土地贫瘠难以供植被生长。该类型应采用先围堰平整,改善土地物理状态,进而改善土壤留水存肥能力,使得土壤有一定的供植被生长能力,而后种植适于当地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经济林木。

宋代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富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也。”朱熹认为人性本善,只不过因为后天的习气所熏染才有了善恶之分,如果受了教育,就可以恢复善性。也就是说受了教育后的结果。

14.拓展创新公证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监督指导公证机构认真办理企业并购、招标投标、知识产权、拍卖、提存、抵押等公证业务,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公证服务力度,规范交易行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在有条件地区开展民营企业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试点,遴选培育第二批若干家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示范机构。

(二)从孔子思想求证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这种性近论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一个人最终品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和环境决定的。即使具备了好的先天素质,但也不能自觉成才,而要通过教育才能有所提高,最终形成好的品质。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继续学习,这些品质就会丧失。《论语·阳货篇》记载,子曰:“……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就说明了一个人只有接受学习教育才能不使仁、知、信、直、勇、刚这些美德丢失。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这些优秀品质更健康完善地发展。

制定完善乡村旅游各领域、各环节服务规范和标准,加强经营者、管理者、当地居民等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当地居民旅游观念和服务意识,提升文明习惯、掌握经营管理技巧。鼓励先进文化、科技手段在乡村旅游产品体验和服务、管理中的运用,增加乡村旅游发展的知识含量。大力开展专业志愿者支援乡村行动,鼓励专业人士参与乡村景观设计、乡村旅游策划等活动。探索运用连锁式、托管式、共享式、会员制、分时制、职业经理制等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旅游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孔子的弟子中,通过学习很多人都有了成就,比如德行方面的典范有颜渊(颜回)、闵子骞(闵损)、冉伯牛(冉耕),言语方面的典范有宰我(宰予)、子贡(端木赐),文学方面的典范有子游(言偃)、子夏(卜商),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冉求)、子路(仲由)。其中子路值得一说,子路本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武夫,一开始子路并不想拜孔子为师,对柔弱的孔子表现出了傲慢和不屑。东汉王充在《论衡·偶会篇》中写子路“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如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恶至甚矣”。在入孔门学习后,子路“卒能政事,序在四科”。从各个学生的各种成就中,都可以看出这是“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的产物。

虽然笔者更加赞同 “通过教育,人的品质会更变得很好”这一观点,但并不反对第一种观点,也就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当然排除训练奴隶这一观点)。其实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只是对于教育的角度不一样,且两种观点都为现行的教育学知识和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钱穆.论语新解[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 陈汉才.“有教无类”辨[J].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4).

[4] 吴国宁.“有教无类”辨——兼谈训诂学的运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3).

[5] 孙钰华,葛鑫博.“有教无类”的历史解读与现代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6] 张传燧,袁浪华.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3).

标签:;  ;  ;  ;  

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