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分析论文_陈云蕾 欧慧琴 邱玉霞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分析论文_陈云蕾 欧慧琴 邱玉霞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 脑科二区 511518 陈云蕾 欧慧琴 邱玉霞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对于脑卒中偏瘫患病情的临床改善效果,为今后同类型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数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2%(46/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0%(35/70),组间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结合常规护理可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起到良好的促进性作用,并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护理措施

脑卒中是由于患者脑补血液循环出现异常所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疾病,近年来,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临床经验表明,脑卒中病起突然,且病情十分凶猛,即使治疗得当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可逆程度较低的残疾,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也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2]。本文对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效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情况如下文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求中包括男性缓和6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均在40-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4.6)岁;脑出血患者54例、脑梗死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的疾病标准,且都为首次发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等基本资料均基本相似,差异值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适用于比较分析。

1.2护理方法

本次护理工作从多个环节入手,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肢体按摩护理:在进行肢体按摩的过程中,首先在远心端进行按摩,之后逐步向近心端推进,按摩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对患者脚趾、手臂、各个关节位置以及手指等部位进行按摩[4]。按摩最好一天保证进行两次,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最佳。在按摩完成之后,可以协助患者进行一定的肢体锻炼。

(2)体位护理:体位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动作轻柔,如果患者的体重较沉,可以有2-3名护士或护工一同完成体位护理。

(3)座位护理:除了上述两项护理内容之外,还需要为脑卒中患者进行适当的座位训练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座位训练是指要使患者的髋关节尽可能的保持在9度的屈曲状态之下,同时要将背部靠在枕头上,保持躯干挺直,同时伸展肢体关节,伸展的时间以及伸展的具体程度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承受能力来决定。

(4)心理护理:无论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都需要积极的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态,对于患者存在的一些疑虑,需要用专业的知识为其排解,多向患者介绍康复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常规护理过程中的一些措施进行不断的强化和提升,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需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卫生的护理环境,保证患者身心舒畅。住院治疗完成之后,也需要为患者和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其进行家庭护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

1.3比较方法

理有效率,护理效率分为:无效(患者的偏瘫未得到任何好转,无法自由活动)、有效(患者在他人陪同下可以行走、活动,也可以进行一定量的自我活动)、显效(患者可以虽然无法以正常形态行走和活动,但是可以独自活动)。护理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的患者占据该组总患者数的百分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值进行检验,若计算得到统计值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2%(46/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0%(35/70),组间差异相比,X2=7.86,P,0.00<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首先需要帮助患者恢复肌肉知觉,这需要护理人员每日在一定的时间内为患者的进行细致的肢体按摩,为了提高护理满意度,避免肢体按摩对患者造成其他意外的伤害,所有护理人员均具有较为专业的按摩护理技能,在按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各个部位的感受,如果患者没有感觉,则可以适当的加重力度,反之,如果患者感受到疼痛,则需要适当的减小力度[3]。此外,由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行动能力较弱,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可能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对于其全身的血液流动也极为不利。因此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了周到的体位护理,康复治疗期间,尽量使患者保持为侧卧位或者是仰卧位,以便方便其它护理干预的进行。

脑卒中偏瘫患者一般病发突然,病患一般很难接受这种转变,因而在心理上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容易烦躁不安、恐惧、焦虑等。这些负面情绪会明显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在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十分注重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早期功能锻炼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显著的贡献。最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2%,充分证实了该种方案的临床实施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及配套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效率,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建议广泛应用该种护理理念及措施。

【参考文献】

[1]杜宁,兰建芸,李晓云等.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发抑郁症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08):19-21,34.

[2]伍了莲.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04):2086-2087.

[3]陈玲.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02(09):105-106.

[4]张延红,赵晓丽,王东等.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17(10):1564-1566.

论文作者:陈云蕾 欧慧琴 邱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分析论文_陈云蕾 欧慧琴 邱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