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讨论是一种促进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为全体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作用,必须认真研究课堂讨论的艺术,可以从课堂讨论的优势地位,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课堂讨论的主要问题,改进课堂讨论等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课堂讨论 合作交流 小学数学
一、课堂讨论改善数学课堂
课堂讨论除了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优势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
1.是师生交往互动的需要。通过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形式,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教师以自己的优势去迫使学生服从的状况,从而促进师生在交往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是增强内部动机的需要。推动真正学习行为的动力,必须是在学习本身中发现报偿的动机,即内部动机,这种动机所要求的报偿,就是对该活动出色的结果的满足感,或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喜悦。内部动机除了好奇心、能力动机外,布鲁纳认为,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内部动机,在讨论中,能有效地促使其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3.是增强问题意识的需要。现代学习提倡以问题为线索展开学习,学习者只有时刻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才能在学习中进行有方向感的学习活动。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增加了,能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
4.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素质教育是十分强调个性教育的,而个性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内容包括个体的独立性、创造性等;其核心是培养创造精神,即重视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而课堂讨论最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二、巧妙讨论推动教学发展
1.新旧知识迁移时巧讨论。数学课堂,教师常要充分发掘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顺利地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实现正迁移。在迁移处,可以组织学习讨论,新旧知识有何联系?如何转化?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
2.教学重点处让学生巧讨论。教学中,针对教材的关键处,学生的疑难重点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引导学生群体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举措,也是互助合作学习与广泛交流信息的有力手段。它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可以在相互的启发争辩中,学会探索新知的方法,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知识易混处巧讨论。小学数学教材是按照一定知识体系编排的,每个章节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知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对某些相似的知识易产生混淆,这时需要组织讨论,揭开令人迷惑的“面纱”,理清知识间的关系。
4.在课堂疑问处巧讨论。学生在课堂上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有些问题需要让学生小组讨论。
5.一题多解巧讨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转变观念,自己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应让学生大胆地提问题、质疑、讨论,科学地开发生学沉睡的思维,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切口。
三、改进课堂讨论完善教学
1.营造讨论的氛围,让学生想讨论。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产生思维兴奋点的问题。要设计有思考性或讨论价值的问题,就要避免提过于简单或无效的问题。而应多提能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的有价值的问题,如:“谁还有别的说法?”“谁有补充?”“谁比刚才这位同学说得更好?”……要精心设计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个人人动脑,人人有机会表态的情境,就要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笔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认识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主动的探索精神,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
2.把握讨论的时机,让学生会讨论。在知识易混处组织的讨论,可使学生辨明是非、真伪,获取正确的知识。有利于自身素质发展的知识。“质数、互质数的概念”,学生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这时教师出示几组数让学生讨论、分辩几组数各自的特征,由此建立起质数、互质数的概念。在得出规律性结论前,要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动手、动口、动脑,只有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学生才会对知识掌握得牢而活,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将大大加强。当教材中出现难点而使学生思维受阻时,或优秀学生提出新见解而其他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时,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给他们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讨论的机会、大展其才的机会。这样的讨论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讨论。教师不能把某一知识的重点处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因为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怎么做。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组织讨论。开放性题目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采用讨论形式,对不同的解题方法交流并及时反馈,可拓展思路。
总之,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独特作用,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真正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论文作者:张笑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动机论文; 质数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