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_英语论文

谈谈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语法论文,中应注意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及其地位

近年来,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已逐步被我国外语教学界所接受,交际教学法已经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课堂里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但是很多人对交际教学法的认识存在误区。其中之一就是认为交际能力主要是指听说能力,以为只要学生能够套用课本句型进行交际就算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语法不用再教了。语法能力被排除交际能力的范畴之外,这种现象在初中阶段尤为明显。我所教的高一年级很多学生向我反映,他们甚至不懂基本的句子成分。主谓宾可以理解,至于什么叫表语就不太清楚了,状语从句就更不用提了。有人反对语法教学的理由是外国根本没有语法这门课程。实际上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中国人没有专门的汉语语法课程一样,我们在习得母语时,无时无刻不处在母语的语言环境之下,不必专门学语法就可以形成语感,逐渐获得语言交际能力。但是我们学的是英语,我们缺乏这种语言习得的环境,我们必须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把握英语的基本结构,才能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事实上,交际教学法并不反对语法教学。倡导交际教学法思想的专家在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下定义时,无不把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即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和规则、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正确句子等,作为构成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Littlewood(1981)指出,“on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s that it pays systematic attention to functional as well as structural aspects of language.”这里的“structural aspects of language”即包括语法。Littlewood(1984)还指出,教育的第一功能是教授已有的知识,运用到外语教学上,就是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使其在实际的语言阅读和理解过程中省去大量的时间。Heikki Nyyssonen(1995)认为,“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a highly complex ability,It includes grammatical accuracy,intelligibility and acceptability,contextual appropriateness and fluency”。Canale和Swain(1980)把交际能力分为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学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由此可见,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语法在整个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已经不是语法该不该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束定芳,1996)。

二、语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系统性

系统论认为,一个严密合理的事物系统,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没有对整体的综合感知,对部分的认识必然是孤立的,片面的。因此,在语法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所接触过的某一类语法现象的点点滴滴进行归纳,由点到面,建立系统”(黄和斌等,2001)。现行教材SEFC的语法项目是采用循环式编排的,即同一个语法项目分层次分阶段在教材中呈现。这种编排有优点,也有缺点。它中断了语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其缺乏系统性,学生难以对所学内容形成整体概念。像定语从句,教材将其分9次呈现。如果教师碰到什么就讲什么,不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关系词的不同用法,就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结构模糊不清而最终影响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再如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是学生公认的难点知识,同时也是重点知识。在学完不定式、过去分词和-ing形式之后,教师应注意总结归纳这三者的异同点。英语中很多语法现象是可以进行归纳的。如存在句(there be句型)中的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be的不同时、体形式,如is,were,has been等;(2)be与情态动词的结合,如may be,must be,used to be等;(3)be与半助动词的结合,如be going to be,be certain to be,seem to have been等;(4)be与某些被动语态的结合,如be said to be,be believed to be等;(5)除be外的某些表示存在意义的不及物动词,如exist,remain,live,stand,lie等(详见黄和斌等,2001)。

(二)注意层次性

一个语法项目有很多内容,很多例外,不能把这些内容和例外一股脑儿全部教给学生。讲解语法不仅要注意有系统有条理,还要注意层次性,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例如在讲解强调句型It is+被强调成分+that+其他部分时,可采用如下步骤:

第一步,机械性练习。直接套入结构,让学生熟练这种结构或形式。如:

was because he was ill__he was absent。

A.that,so B.It,so C.This,and D.It,that

第二步,提高性练习。在学生掌握了这一基本结构之后,可以让他们学会变通,从而提高运用能力。如:

why was it__he was absent?

A.which B.because C.that D.so

第三步,综合性练习。在学生牢固掌握这一句型之后,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综合练习,搞清这个句型与其他句型之间的区别,从而巩固所学技能。如;

1)It was 1949__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A.since B.which C.that D.when

2)It was in 1949__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A.since B.which C.that D.when

(三)注意趣味性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语法教学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很多学生认为语法难学,没有意义。所以语法教学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怎样才能在语法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首先一条应该是注意讲解方式的多样化,避免单一化。要想方设法使你的讲解摆脱传统语法教学的套路,增加新颖性。贾冠杰(1999)在区别have been和have gone时,用了下图:

第1)句表示她去过广西,现在已返回北京;第2)句表示她离开了北京去了广西,也许已到广西,也许还在去广西的路上。这种图解法形象直观,学生兴趣也会大增。

龚扬(1992)在讲解居里夫人的那句名言时,用了下面的树形图表法(Tree shaped Diagram):(1)We must believe(2)that each one of us is able to do something well,and(3)that,(4)when we discover(5)what this something is,we must work(6)until we succeed.

这种方法省去了烦琐的文字解释,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

其次,注重语法的交际功能也可以提高语法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不能为语法而教语法(teaching grammar for grammar),教语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不仅要把合乎语法的句子教给学生,还要注意营造真实的(authentic)交际语境,以达到教学目的,有的教师为了套用某个句型,给出的例句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比如为了让学生操练This is……句型,指着讲台上的一个杯子或一本书问学生:What is this?然后学生回答:This is a cup.This is a book.这种问答方式在实际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它只是让学生机械的操练这一句型,并未达到交际的目的,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如果改用下面的句子,效果就不一样了。Let me introduce you to each other,This is Mr.Smith,This is Miss White.这样既操练了句型,又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兴趣便会大大提高。

(四)注意简约性

有些教师喜欢讲一些脱离实际的语法理论,把语法弄得高深莫测,使学生望而生畏。例如现在大多数语法书和教材都不再区分现在分词和动名词了,而是把二者看做一种形式,即-ing形式。但是不少教师还是按照传统语法的划分,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来讲解二者的区别。这种区分对理解这种形式在句中的作用没有任何帮助,只会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再如关于动词的时态问题,一般认为英语中动词有16种时态。这些时态学起来十分复杂,虽然中学阶段常用的只有8种,但学生还是普遍感到比较难。然而国外的许多学者经调查发现,英语中最常用的两种时态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二者共占85%左右。夸克(Quirk)和肯尼迪(kennedy)认为,英语动词只有两种时态,即现在时和过去时,没有将来时(future tense),只有将来时间(future time),即“助动词十动词原形”,有两种体,即完成体和进行体(详见贾冠杰,1999)。我认为这种分类简单易懂,利于学生掌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法在一门语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理所当然地要有它应有的地位,语法教学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外语教学”(黄和斌等,2001)。但语法教学应避免走极端,我们不能不教语法,但也不能以语法教学为中心,为语法而教语法。在语法教学中要注意语法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讲解要注意趣味性和简约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

标签:;  ;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