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邱庆荣论文_邱庆荣

邱庆荣

杭州祥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建筑企业在发展中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而做好造价成本控制,是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从探讨建筑结构与造价成本的关系入手,进一步研究了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建筑造价成本;关系;产生影响

前言

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源,并且需要调用这些资源,进行长期的施工作业,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支付高额成本来支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为了做好造价成本控制工作,需要明确其与设计、施工等不同环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科学控制成本。

1.建筑结构设计与造价成本的关系探讨

建筑工程的建设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往往需要支付大量的造价成本(成本构成图如下所示),成本的消耗贯穿施工的全程,从结构设计开始做好成本控制,能避免在后期出现无节制、无计划挥霍资金的问题。

1.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与工程投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设置怎样的设计方案,和工程的投资量大小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一般来说,一个科学的设计方案,往往在制作时考虑了经济性、实用性等要求,因此会在材料选择中兼顾其质量和成本问题,因此能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量控制投资金额,能直接起到降低造价成本的作用。

1.2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与工程造价成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在确定了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后,就需要围绕设计方案进入深入的分析和反复论证,从整体框架向各个作业细节进行细化处理,力求面面俱到,而在设计分析中,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满足经济性的要求,在不损害建筑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对造价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1.3建筑设计质量与成本造价之间的关系

目前,建筑行业领域已经频繁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建筑事故,而各种事故的出现都会形成一定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问题。而导致这些建筑事故出现的原因,追溯到源头,可以归结在工程设计质量低问题上。当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后期的施工环节、在工程投入使用后的长期内都会面临安全风险的威胁,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毫无疑问会导致成本造价大幅度增加。

2.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产生的影响

2.1结构形式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中,其结构形式会对建筑造价成本形成影响,甚至是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建筑结构的经济性和美观性要求不同,其施工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会因此不同,所用的技术标准也会不同,而其造成的成本自然而然会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求设计者在不影响工程实用性的前提下,强调工程结构设计的主体性能,使其稳固程度和安全程度得到保障,而且在巧妙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避免给建筑工程带来额外的投资成本。

2.2基础形式的影响

在建筑项目中,其基础形式指的就是建筑的地基构造形式,它同样是工程结构中的关键成分。一般来说,建筑地基构造能被划分成天然地基、人工地基两个类型,其对造价成本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在天然地基中,可以节省掉一系列的人工加固步骤,所以施工的工作量会大大降低,造价成本因此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天然地基却必须以良好的地质条件为基础,万一地基构造与结构设计间有所冲突,就需采取复合地基的形式,以确保建筑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而复合地基是指当施工地区的土质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场地内的土层不够坚硬,在对地基构造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天然地基中添加一些辅助性的加固材料或者技术,打造人工地基,而这些加固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力、材料成本。

2.3墙柱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墙柱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一般情况下,在整个结构体系内,剪力墙会占据主导地位。柱的设计必须在达到建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确保结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所以柱网中必须保持合适的柱距,柱距太大可能会导致材料不能被充分利用,并且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程度,而柱距太小又可能使得材料的需求量大量增加,导致成本上扬,所以把握好柱网中的柱距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2.4梁柱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阶段,工作人员要在把握施工标准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结构中的梁、柱构件的问题,注意钢筋混凝土的作用,以此调节建筑梁、柱截面的尺寸,对配筋率进行高度控制。通常情况下,当配筋率过大,则说明截面尺寸过小,配筋较大,而若是截面配筋率过小则表明截面尺寸过大,配筋小,导致钢筋混凝土用量不断上升。因此,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需要对梁和柱的截面尺寸进行不断优化设计。

2.5混凝土与钢筋强度的影响

从国内的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发现我国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主要选择的受力钢筋型号为HRB336,而辅助钢筋型号一般是HPB,混凝土则是C20-C40。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若是选择价格高昂的钢筋混凝土就会直接导致成本上升,而如果施工过程中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也会造成构件截面尺寸变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用量,控制成本。

2.6结构延性的影响

结构延性的设计,是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结构为了达到较高的抗地震水平,则要在结构设计中对建筑的结构延性进行精密设计。设计者需要运用正确的抗侧力结构,以此提升建筑工程构件的延性特征,使得其荷载能力得到控制,而在遭遇较高强度的地震灾害时,建筑结构往往可以吸收大部分能量,尽管结构易受损,却具有良好的抵抗变形功能,因此建筑不会轻易坍塌。而对于部分强度比较高但延性偏弱的建筑结构,在灾害发生时,结构显得较脆,只能吸收很少部分的能量,只要遇到大于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地震灾害,建筑的结构就可能因太脆而出现坍塌的结果。所以,不管是为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或者是为了提升抗震性能,都需要保证建筑结构的延性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建筑结构与造价成本的关系,如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与工程投资之间的联系、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与工程造价成本之间的联系、建筑设计质量与成本造价之间的关系等等;在此基础上,把握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产生的影响,包括结构形式的影响、基础形式的影响、墙柱的影响、梁柱的影响、混凝土与钢筋强度的影响、结构延性的影响等等。

参考文献

[1]吴剑星.浅析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4,04:82-83.

[2]姚文凤.浅析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因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9).

[3]赵志超,李健.探讨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

论文作者:邱庆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邱庆荣论文_邱庆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