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丹寨县人民医院 贵州丹寨 557500
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5例孕妇只做产后出血的预防处理,实验组25例孕妇实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量和行输血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和行输血治疗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量预防和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与护理;健康教育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二十四小时内,产妇出血量大于500毫升[1]。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护理产后出血已成为广大医护人员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我院特研究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25例孕妇的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25.217.50)岁;怀孕周期35~41周,平均周期(38.231.46)周;其中初产妇10例,占40.00%,经产妇15例,占60.00%;单胎妊娠20例,占80.00%,多胎妊娠5例,占20.00%。
实验组25例孕妇的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127.25)岁;怀孕周期36~42周,平均周期(39.151.05)周;其中初产妇12例,占48.00%,经产妇13例,占52.00%;单胎妊娠18例,占72.00%,多胎妊娠7例,占28.00%。
将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的年龄、怀孕周期及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可知,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25例孕妇只做产后出血的预防处理,实验组25例孕妇实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产后出血的预防方法
1.2.1.1产前预防
(1)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做好门诊孕期的保健工作。采用讲座的形式,半个月定期向孕妇及其家人讲解孕期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同时定期对孕妇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并及时给予治疗。若发现孕妇患有妊高症、血液病及合并糖尿病等,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若发现患有合并重症肝炎、凝血功能障碍等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及时给予终止妊娠。
(2)加强医护人员助产技术:对医护人员进行系列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助产技术、阴道缝合技术及急救技术等。
1.2.1.2 产时预防
(1)第一产程预防:密切观察产妇的全身情况,特别是产程情况,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保持大小便通畅。
(2)第二产程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并规范接产,同时密切关注产妇及胎儿的情况。若产妇出现宫缩乏力现象,当胎肩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催产素10U[2]。
(3)第三产程预防:胎儿娩出一分钟内给予子宫收缩药,胎儿娩出后立即切断脐带并准确搜集、测量产后出血量。当胎盘自然剥离后,助产人员需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若发现产妇软产道撕裂需及时缝合。
1.2.1.3 产后预防
当胎盘娩出后产妇应在产房密切关注两小时,监测产妇一般情况、生命体征、阴道出血、会阴部有无血肿、子宫收缩和膀胱是否充盈等。同时要保持产妇静脉通路的畅通,当产妇出血过多时应输注全血或成分血以防止产妇失血性休克。此外协助产妇早期哺乳,有利于子宫收缩从而减少阴道出血量。
1.2.2.产后出血护理
1.2.2.1进行健康教育
专业助产人员以授课的形式向产妇及其家人进行健康教育,耐心细致讲解产时、产妇生活饮食、照顾婴儿等相关的注意事项,消除产妇心理上的精神紧张和恐惧从而创造良好的待产环境。
1.2.2.2护理措施
(1)在产妇第三产程时,助产人员应徒手按摩子宫底部并让产妇采取垂头仰卧位,同时指导其深呼吸、放松从而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内积血压出达到止血目的。助产人员还应协助医师完善产妇相关的检查并按照医嘱正确用药。
(2)若产妇已发生产后出血现象应密切监测产妇出血量、生命体征和面部表情等。当产后出血量大于500毫升时,给予产妇吸氧并及时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3)产后出血制止并返回病房后,专业人员应热情、和蔼地安抚产妇的心情并告知其需要安静休息,可缓解产妇恐惧及紧张心理从而避免心理上的应激性出血和产后抑郁症。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和行输血治疗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讨论
有研究数据表明,产后出血发生率占产妇分娩总数的2%至3%,且产后两小时出血量超过产后总出血量的四分之三,所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是控制产后两小时出血量[3]。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目前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因素中居首位。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子宫内翻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因素[4]。胎儿娩出后,正常情况下不同方向走形的子宫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有个有效的压迫力。若子宫收缩乏力就会失去对肌束间血管的压迫力从而发生产后出血现象。产后出血常见的临床表征是阴道出血、继发性贫血、失血性休克及血管内凝血等[5]。
产后大量出血严重影响孕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因此,为降低孕产妇和胎儿的病死率应积极并及时预防和护理产后出血。产后出血预防应从孕期开始,加强产前、产时及产后出血的预防和监测。本次研究结果是,实验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和行输血治疗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产后出血不但要进行预防处理,还要采取有效及时的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孕妇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提高孕产科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产后出血预防和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瑞芳.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131,133.
[2]康国虹.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21):1922-1923.
[3]王九华.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10):22,25.
[4]徐萍.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7):156-157.
[5]张红利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0):2378-2379.
论文作者:潘雪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孕妇论文; 实验组论文; 子宫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量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