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和化学武器的角度_生化武器论文

从生物和化学武器的角度_生化武器论文

从生化武器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化论文,武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9月11日,美国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自杀性攻击,导致著名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楼坍塌,数千人失踪、死亡,整个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事后,很多美国人担心其本土还将遭受化学武器的袭击,纷纷购买了防毒面具,以备不时之需。自10月7日美国和英国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以来,美国已连续出现了几十起病人感染炭疽热病毒的事件,更让美国人怀疑其与恐怖分子使用生物武器有关,全国上下一片恐慌。

生化武器到底是一些怎样的武器?它们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

化学武器初伸毒爪

1915年4月2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战场突然一片寂静,德军一方停止了炮击,法军一方士兵从阴暗的堑壕中走了出来,打算吸几口新鲜空气。忽然有人发现,从德军阵地上升起了一团团黄绿色的烟雾(氯气),约有一人高。随着微风向法军阵地徐徐吹来,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烟雾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地飘来时,大群大群的士兵很快被熏得东倒西歪,眼睛无法睁开,鼻子被刺激得透不过气来。几分钟之内,一万多人中毒,导致法军全线溃退,德军乘机追击,向前推进了几千米,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首次毒气战,由此揭开了近代化学战的序幕。

窒息性毒剂——光气

1812年,英国化学家约翰·戴维用一氧化碳与氯气合成了二氯化碳酰,由于这种物质是在日光下合成的,因此取名光气。光气(COCl[,2])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烂干草或烂苹果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窒息性的无色毒气,毒性约为氯气的8倍。在高浓度光气中,中毒者在几分钟内即会出现反射性呼吸而导致死亡。

毒气之王——芥子气

学名二氯二乙硫醚,因其有芥末和大蒜味而得名。芥子气可装填于炮弹、炸弹和地雷内以爆炸方法分散布毒,也可以直接用器材喷洒地面、空间、水源,以使地面、空气、水源和物体染毒。芥子气主要经皮肤或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中毒,潜伏期为2~12小时,过后,皮肤就会出现红肿、水泡,同时眼睛会出现模糊、红肿甚至失明。

神经性毒剂——氢氰酸

氢氰酸学名氰化氢,为无色液体,有苦杏仁味,能与水任意互溶,易溶于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并能溶于氯化氰、光气及有机磷化合物。氢氰酸可装填入炮弹、炸弹和火箭弹中使用,靠炸药将其分散,造成空气染毒,通过人的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全身中毒。中毒者出现流泪、咳嗽、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眼睛瞳孔散大、皮肤粘膜泛红以及痉挛等症状。

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分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种。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导气管、滤毒罐等组成。滤毒罐内装有滤烟层和活性炭。滤烟层能阻挡毒烟、雾、放射性灰尘等毒剂,活性炭不仅能强吸附毒气分子,还能使毒气分子与空气及化合物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而转化为无毒物质。隔绝式防毒面具中,有一种化学生氧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生氧罐、呼吸气管等组成。使用时,人员呼出的气体经呼气管进入生氧罐,其中的水汽被吸收,二氧化碳则与罐中的过氧化钾和过氧化钠反应,释放出的氧气沿吸气管进入面罩,再供人员呼吸。

生物武器令人战栗

1364年,鞑靼人围攻黑海附近热那亚地区的卡法要塞,曾把自己部落中死于鼠疫的尸体投进敌人要塞内,使敌人感染了鼠疫而宣布投降。这可能就是生物战的最早记载。

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有很大的区别。这类武器可能是细菌、微生物、病毒,它们侵入人体后,以几何级数繁殖,最后摧毁人的生命。生物武器比化学武器可怕得多。

前苏联有一位科学家,在进行一种病毒研究时,不小心将含有病毒血液样本的针筒刺穿了手上的双层保护手套。警惕的他虽然立刻做了各种消毒及保护措施,可是,在他被送到隔离病房的第4天就开始头痛,双眼变红,随后开始呕吐及腹泻,任何疫苗对他都不起作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位科学家就撒手人寰了。如果这种病毒被用于战争,其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最厉害的生物武器以粉末状出现,专门进攻人的肺部。它们是由原病毒在实验室大量复制,再将水分清除,经过加工,便成为能被人的呼吸系统吸人的微尘。这些带有病毒的微尘,一般都会加上保护层,使病毒能在空气中飘浮扩散。这些微尘在空气中一旦释放,在5秒内便迅速扩散,瞬间消散至肉眼看不到。因此,人们是看不到亦嗅不到、尝不到这些生物武器的,直到潜伏期满,开始出现头痛、咳嗽及出血现象时,才会发觉自己受到了感染。

防护招术种种

生化武器虽然杀伤力大,破坏力强,但由于使用时受气候、地形、战情等的影响使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化学武器的防护措施

探测通报 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探测手段,弄清敌方化学袭击的情况,了解气象、地形等,并及时通报。

破坏摧毁 采用各种手段,破坏敌方的化学武器和设施等。

防护 设法将人体与毒剂隔绝,同时保证人员能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如构筑化学工事、使用防护器材(戴防毒面具、穿防毒衣)等。

●生物武器的防护措施

免疫防护 根据敌人作战时可能使用生物战剂的种类,提前做好相应的免疫接种,就可预防相应的疾病,即使发病,也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

利用器材、工事防护 当敌方施放生物战剂时,人员应戴上防毒眼镜和穿着防毒衣或防疫服,并尽可能进入具有滤毒通风设施的掩蔽部、坑道等工事。

当敌人使用生物战剂后,还应及时迅速地采用烧燎、熏蒸和捕打等方法,杀灭敌人投放的昆虫、鼠类及其他动物,以免它们扩散传染源。

目前,世界上拥有生化武器的国家和地区已扩散到四五十个,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生化武器已成为世界和平的重大隐患。我们除了做好防护措施之外,更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各国使用生化武器,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让人类的生活更加和平、美好。

标签:;  

从生物和化学武器的角度_生化武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