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论文_洪晓平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论文_洪晓平

广东中山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与完善,建筑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却暴露出新的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其中的住宅工程质量已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当前建筑业中,因为建筑产品所带有的特殊性,使得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始终属于大众关注的重点。文章首先陈述了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采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1 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与发展,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与服务质量的整体水平方面也不断得到提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形势下,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就成了获得竞争优势的重点。建筑企业采用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观念进行引导,对工程建设者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极为有利,此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属于一种无形的巨大生产力。质量管理工作已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企业的决策层敏锐的意识到: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不但属于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而且还是发展企业的重要保证。

2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工程质量与公众利益以及公共安全关系密切

建筑工程质量是伴随着所有建筑程序的产生而形成的,从最初的可行性研究一直到之后的建设方案决策阶段,均会对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问题能够出现在工程从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的任何一个环节。

2.2 工程质量属于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激烈起来,以质量求生存和以质量求发展已逐渐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大量的事实证明,建筑企业所完成的工程质量水平,对于企业日后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只有注重施工质量的管理,并尽力打造企业品牌,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

2.3 工程质量属于国民经济建设效益的根基

工程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工程质量差实际属于一种最大的浪费。工程质量较差时,一方面需要增加大量的返修和加固等人工、材料费用;另一方面,还会增加用户维修和改造的费用。此外,工程质量较差时还会降低工程的使用寿命,给用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将质量问题摆放到首要位置已成为当务之急。

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的监督不力

由于建筑行业本身属于一种高危行业,因此发生质量事故的机率很高。政府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利用政府手段,针对建筑施工开展宏观监控与管理。但是,政府仅利用法律手段对建筑施工所进行的有限干涉,在监管力度上显然是不够的,当质量事故发生之后,政府会积极应对相关事故的善后处理,如追查事故责任和进行必要的善后赔偿等。而事实上,利用管理手段对事故进行预防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政府只有加强工程质量的日常管理,才能够有效遏制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建筑单位的质量意识薄弱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由于建筑施工单位质量意识薄弱,使得责任未能落实到位,监管不力。部分的监理单位与监理人员甚至对质量施工管理与其自身的关联性缺乏基本的认识,未能准确的根据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执行,致使质量监理工作效率较差。一些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不高,对存在的质量隐患问题未能及时进行督促和反馈,致使现场的质量隐患不断的累积。

3.3 从业人员的素质太差

在建筑施工的行业中,具有专业化的稳定施工队伍是不多的,较多的时候施工队伍都是以农民工为主。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加之缺乏专业技术与质量知识,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业务操作的随意性较强,很容易造成质量事故的发生。在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且他们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还偏低,这些都会直接引起质量管理工作的薄弱,容易引发质量事故。

3.4 对建筑材料环节的控制不力

建筑材料的质量会对整个的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作业时,未能根据规定进行材料的购买。施工单位在购买材料时,由于未能仔细检查而造成购买的材料与施工标准不符;或者为了节省生产成本有意用不合格的材料代替工程要求的材料,从而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应严格根据有关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坚决不能因为赶工期或降低工程成本而忽视施工质量。

4 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4.1 强化工程的设计管理

一个优质的建筑工程项目,不但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而且应加强针对设计水平方面的管理。设计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使用,但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投入,让没有资质的设计人员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的设计。若开发商为了降低费用,聘用毫无设计资质的人员,无疑就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隐患。监理单位需要从设计阶段开始,接受业主单位的委托去介入设计质量的具体监督。监理单位与质量监督机构应在针对设计图纸的监督、检查过程中加强合作,确保设计内容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4.2 正确选择和使用机械设备

由于获得较好的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与选好、用好机械设备关系密切,因此在选择与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应全面考虑现场因素。然后合理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使机械设备能够充分的发挥效能,力求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4.3 加强针对社会监督和监理单位的管理

由于监理单位是在建设单位的委托之下管理项目工程,但因为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当前较多的工程监理均听从于建设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工程监理成为了建设单位的附属单位。而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监理单位应该独立的执行各自的职责,并对社会和工程本身负责。然而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监理单位独立行使职能的权限还需要继续加强。

在对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社会监督和社会舆论都产生着巨大的主导作用,当前可利用社会监督来促进工程质量的诚信体系建设,市场经济不但属于法制经济,而且还属于信用经济。加强针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与相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构建工程质量的诚信体系,提升所有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及信用水平,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监督机构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4.4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规章制度

在平时管理中,管理人员也要对管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寻求管理中的问题,取长补短,提升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标准的工作管理体系,在施工中实现相互监督,才能提高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与此同时,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针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可以根据岗位责任制,找到第一负责人,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当中,排除施工进度中的障碍。建筑工程管理要本着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为施工建立一个积极平台,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5 结束语

在针对建筑工程开展施工质量管理中,应让质量意识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不但要严把质量关,而且应完善有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保证各项参建工作的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并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张文钦.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215.

[2]蒋开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40+159.

[3]刘凤斌.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6,(9):90-92.

[4]黄钦鸣.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8(2).

[5]张淑琴.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5,20(14).

论文作者:洪晓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论文_洪晓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