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耀国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耀国

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增多,工程地质勘察成为施工前的重要工作,因为工程建设中,受天气、地质环境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各类型的水文地质灾害,对工程顺利开展、施工质量均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将结合水文地质勘察重要性,对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的水文地质灾害及地质勘察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水文地质灾害的治理对策,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位地质灾害;危害分析;对策

在工程施工前,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尤为重要,尤其是地质勘察,对施工所在区域的水文环境、地质特征、自然环境等全面勘察可以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准确依据,为提升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当前,很多工程施工中受水文地质危害影响较大,原因是没有深化勘察力度,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勘察技术手段等,从而没能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下面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危害对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非常大,集中体现为地下水问题,因为地域及环境的不同,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只有深入开展好水文地质勘察作业,才能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1.1帮助施工图纸测绘

施工图纸中的大部分内容均来源于勘察报告,施工前的地质勘察工作,能够将施工现场情况清楚、真实的反映出来,使得施工图纸与工程实际更加贴合,保证了图纸的规范及真实。

1.2帮助了解地质环境

地下水情况会对工程稳定性造成影响,通过施工前的地质勘察,可以全面了解地下水情况,掌握地貌特征,帮助完善并优化工程设计,避免施工中突发水文地质灾害,保证施工的持续、稳定进行。

1.3防范结构病害

地下水冲击下,会引发各种病害,包括地基沉降、渗漏等,大大削弱工程结构稳定性。而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病害隐患,提前做好预防,避免结构病害发生或者持续恶化。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灾害及地质勘察问题

2.1水文地质危害

2.1.1地下水文降低

地下水位降低是最常见的水文地质危害,大多时人为造成的,表现为:(1)岩土密度升高,造成地面沉降;(2)干湿交替现象,加速木桩腐烂,并且会使钠盐层溶解速度加快,造成建筑物偏移;(3)促使岩土发生变形,将岩土收缩与膨胀时间缩短,增加地面开裂几率,威胁到建筑安全。

2.1.2潜水位上升

排水管道渗漏、工业废水、河流水位上升均会造成潜水位上升,其危害是会造成地基偏移、隆起,从而促使建筑上浮,威胁到建筑安全。一旦潜水位上升,加上岩土不稳定,会促使河岸滑移,将岩土功能破坏。此外,其危害还体现在会将地基软化,上升黏性土含水量,削弱岩土强度。

2.1.3地下水位波动

受一些因素影响,地下水位会出现波动,这种波动状态下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危害非常大,包括波动下对土地造成持续压迫,增大土地密度;将材料腐蚀速度增快,将建筑工程寿命缩短;溶解钠盐层速度增快,发生主体位移;促使岩土变形,长期容易使地层开裂。

2.2地质勘察问题

建筑工程单位不注重地质勘察,难以获取精准的勘察数据,影响到实际勘察效果。此外,勘察技术较为传统、陈旧、不能及时更新,难以提高勘察的效率及效果,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地质勘察经验,并且综合素质欠缺,容易出现各种勘察误差,难以对水文地质情况深入分析,也影响到了勘察实际效果,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不利于水文地质危害的防范及治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治理对策

3.1提高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度

工程负责人需要提高对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的重视度,组织并协调好勘察人员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求,将其作为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重点。组建一支高素质勘察队伍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对当地水文地质状况全面了解。此外,对勘察流程进行优化,及时做好勘察记录,勘察结束后整理好相关数据资料,生成勘察报告,为图纸设计及施工方案提供参考。对勘察人员的能力及素质通过日常培训、教育等途径强化,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责任意识,避免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应付了事,保证勘察效果及质量。

3.2落实好勘察监理工作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是重点,但同时也是难点,因为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由此,水文地质勘察存在一定复杂性及专业性。为此,要想保证勘察效果,就必须做好勘察监理工作,对勘察中不规范的操作及时制止,对突发问题进行处理,对勘察技术人员各项设备、仪器使用做好管理。对勘察人员获取的数据、信息、图片及影像资料进行核对与保管,保证提交上的资料是真实可靠的。

3.3引进最新的勘察技术

不断对现有的勘察技术创新优化,尝试引进并使用新兴的勘察技术,提高勘察效率及效果。(1)物探技术。该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属于一种先进技术手段,可以对岩溶发育段分布查明、还能勘察到含水层具体位置、断裂富水带位置等。数字化测井技术应用,将物探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将钻探技术结合,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水文地质信息。(2)抽水测试。水文地质测试的重要内容就是钻孔抽水试验,可以为计算地下水水量提供准确数据,在整个观测区域内设置观测孔,以将数据准确性提高;最好在枯水季抽水,可以对水文变化趋势做出分析,将计算精准度提高。(3)动态监测。动态监测地下水,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水质、水量、形成条件等,可以分析出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气象因素、人为因素等,可以为地基施工提供参考。

3.4做好地下水状态的勘察

通过深入调查地下水状态,可以有效防范水文地质危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深入开展地下水状态的调查:(1)明确调查目的及要求;(2)对地下水类型充分了解,明确水深、水位变化规律等,运用勘察技术对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获得更加详细、准确的水文状态勘察信息。依据勘察结果,为施工材料选择提供依据,提供准确信息帮助制定科学的基坑施工方案。对工程综合考量,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深入评估与预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比如,依据勘察报告控制基坑开挖深度,可以使水压控制在标准内,可防范施工中水涌现象发生。

3.5保证潜水位、地下水位正常

保证潜水位及地下水位正常是防范水文地质灾害的重要前提。对引水管道、给水管道加大管理力度,如果出现渗漏问题要及时修复。对于地下水位下降现象,要及时查明原因,加大管理及教育宣传力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地下水位及潜水位波动,消除灾害隐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对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必须提高对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度,针对各种危害问题的表现、原因深入探究,全面提升改进并优化勘察技术,提高勘察效率及效果,同时,优化勘察流程,强化人员教育培训,加大勘察工作的监理等,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减少或者消除水文地质危害。

参考文献:

[1]李权达,聂洪岩.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2018,38(01):115-116.

[2]陈鸿涛.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2):101-102.

[3]李晓抗,李森.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232.

[4]冉宸睿,梁进.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7(03):212-213.

[5]张瑞刚,方李涛.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微[J].有色金属文摘,2015,30(06):142+144.

论文作者:张耀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张耀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