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五小五华校区 510800
摘 要:本文从探索赏识教育出发,通过阐述传统教育与赏识教育的对比,从而体现了“赏识”是成功的教育。赏识教育不仅指外在形式的表扬,更是一种艺术,包含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激励和引导。教师通过赏识之爱,能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尊、自信、自强和向善之心,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关键词:尊重 信任 激励
在平时的课堂上常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缺乏激情,认真严肃有余而生动活泼不足,学生再好的表现,在他们的心中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不值得称赞,经常批评多于鼓励,因此出现了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应付的“冷场”局面。二十多年教学经验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需要教育智慧,还需要老师用心用爱鼓舞唤醒,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尊重”是赢得学生信任的钥匙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尊重孩子的教育可以使孩子充满自信,心存感动,面对困难能充满信心。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能、兴趣、爱好和特长。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不拿后进生和优秀生进行对比,而是与他的过去比较,真正体现出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课,全班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时,我发现有一位女生在偷偷做其他科的作业。于是,我轻轻走到她旁边,她察觉后,脸顿时红了起来,马上收起其他科的作业,认真听讲。我温声细语地问她:“有不会做的作业吗?有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她小声地说“没有”,脸涨红涨红的。此时,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戳穿和批评她,而是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课后,我找她谈心,让她明白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发觉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能认真倾听、积极发言,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在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好成绩。正是由于老师的尊重和宽容,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时尊重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
二、“信任”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
美国教育家把成功教育学生的奥秘概括为“信任学生”四个字。作为老师,应坚信学生“行”。一旦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教师的话就很容易被他们接受,师生间容易擦出理解的火花。实践证明,为人师表者一个小小的善举,往往关及学生的一生。在我的班里,某学生语文成绩平平,但近期成绩大有长进,原因是我在他的作业本上批的一段话:“你最近的进步令我骄傲。我相信,你不仅能学好语文,而且能在其它方面出类拔萃的。相信自己吧,在不久的将来会成功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真是“良言一句暖三冬”,一段赏识性的话可以点燃一个学生自信的火把,照亮他成长的道路。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总是多写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委婉地提出其不足,并写上热情洋溢的寄语。这不仅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对学生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的赏识和关爱,从而产生向上的力量。
三、“宽容”是化解学生存在问题的良药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错,作为教师,切莫恨而远之,眼睛要容得下沙子。尤其是那些性情古怪、调皮捣蛋的学生和那些双差生,要学会宽容,并积极引导,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四、“激励”是鼓舞学生奋进的动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证明,激励能使人进步、促人成功。
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入学成绩较差,考试经常不及格,纪律也较差,常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老师曾多次对他批评教育,都收效甚微。但这个学生,在参加校运会时,一人夺得全班男子团体总分的三分之二,并打破了两项校运会纪录,为本班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抓住这件事,我在班里大力表扬了他为班集体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从此,我发现这个学生变了,迟到、早退少了,也没有再旷课。我趁热打铁,再次表扬了他。他说,老师这么看得起我,我不能再给老师添麻烦了。虽然认知还较浅,但毕竟他从自卑中找到了自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有被人赏识的一面。从这个例子,我体会到,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耐心、有爱心,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奋发上进的勇气,变被动为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赏识教育之爱,不是姑息迁就、放任自流,而是父母亲的温存、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让我们以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以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以耐心期待学生的转化,自己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广州教育委员会教研室 编 《广州教学研究》,2000年,第11期。
[2]《中国当代教育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周弘 《教你如何赏识你的孩子》.兰州大学出版社。
[4]朱光 《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解思忠 《国民素质忧思录》。
论文作者:骆见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作业论文; 宽容论文; 孩子论文; 广州论文; 他们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