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名称释义
(一)自主预习:即学生自己的课前预习,《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学生预先自学老师将要讲授新课之前,针对该课的预先学习过程就是预习。”它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凭着自己已有的综合学习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因此,预习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更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
(二)预习能力的策略:在本课题中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逐步掌握的一种自主预习能力,形成自我有效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本次课题研究希望达到的效果。
二、问题及研究意义
(一)当前学生自主预习现状分析。长期以来,语文的课前预习常常被忽略,预习走马观花,无实效的情况屡屡发生,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大大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语文课索然无味。经问卷调查分析后,主要原因有:一是学生在家不爱读书,没有养成阅读和预习的良好习惯;二是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都会传授,课前预习不预习都一样;三是学校联系较少,家长重视不够,少部分学生虽有预习,但自我约束力较差,不能有始有终;四是教师引导不当,没有具体指导该如何有效预习,收效甚微。
(二)研究意义
通过“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前自主预习能力的策略”研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预习,明确预习的重要性,培养热爱语言文学的兴趣,这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更是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问题解决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四、五年级中不爱阅读,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占20%,有预习但没有落到实处的占60%,仅13%的学生能坚持有效地完成课前预习。针对学生目前以预习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策略。
(一)因地制宜合理确定预习目标。在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习惯时,应该充分明确预习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知道应该预习什么,怎么预习,这样学生才能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从而提升自学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课文的预习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课文的类型而改变,如,在预习诗词类的课文时,应该重点掌握诗词的含义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而预习小说时应该对任务的性格、情感等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纪上册《赠汪伦》这首诗的预习时,应该要求学生理解该首诗的大致含义,并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预习时,教师应该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以《将相和》一课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诵读。读有很多种形式,朗读、默读以及速读等,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课文的阅读,因为这篇文章充分激情,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的形式来预习;第二,标记。就是用不同的符号将生字、生词和段落标出来,用重点号将关键词语标出来,用问号将自己质疑的地方标出来,这样能够提高预习的效率;第三,查找。在预习时可以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解决不认识的生字,从而加大词汇量的积累;第四,提问。预习中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要将自己的疑惑和课文的重点提出来,如本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等;第五,可以在教材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摘抄一些好的成语、词语以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句子,进而提高预习的质量。
(三)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学生预习课文时,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要将自己看作是文章中的任务,要与主人公感同身受,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这样会更加利于对文章的理解。比如,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在预习时,学生可以将自己当作文章中的父亲,对父亲的感情进行体会,之后可以对父亲更深层次的情感进行研究,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外,在进行文章的分析时,可以从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段落入手,并且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反复默读,可以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想法以及存在疑惑的地方,在课上认真听讲,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创新学生课前预习方式研究。从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内容出发,课前预习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归类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归类式预习主要是指教师先对一篇文章的预习方法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自己预习与该篇文章在体裁、篇章结构以及写作手法上面相似的文章,从而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如,教师可以讲解《观潮》的预习方法,之后让学生按照相同的方法预习《鸟的天堂》、《火烧云》等文章,因为这些文章都是描写自然奇观的,能够使学生养成归类学习的能力。而合作式预习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如果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从而提高预习效率,另一层是对于一些有难度的文章,教师可以直接安排学生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内容,通过合作完成预习任务。比如,在预习《晏子使楚》一文时,教师就可以按照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进行预习,一些学生可以找出其中的生字、生词,一些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找出晏子几次使楚,结果是怎样的。通过合作预习的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加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预习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点,还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饶兰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前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文章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自主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