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文化与环境文化_环境科学论文

环境文化与环境文化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文化学论文,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5;X22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0世纪末以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全面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解决环境危机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民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文化的视角观照环境问题,亦即把环境问题纳入文化研究的框架,科学地界定和诠释环境文化概念,确认有待创建的环境文化学的基本研究课题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对于拓展和深化环境思维、发展和完善环境科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是极有意义的。

1 环境文化的涵义和结构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或主体而言的一个专有概念。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环境科学等术语中的环境,是指相对于人而言的外部物质世界,即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物质因素的统称。文化则是相对于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物而言的一个专有概念,涵盖着人类社会中的所有事物和人的行为、心智状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对环境文化做出如下界定:环境文化是指一切有关人类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事物和相应的行为、心智状态的总和。

人是自然界亿万斯年长期演进发展的产物。人作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又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界。人能够予以认识和施加作用的那一部分自然界,就是通常所说的环境。人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表现为文化,人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也表现为文化。这些文化,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环境文化。由此可见,环境文化是一个表征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的演进而演进,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文化渗透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换言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行为言谈都与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都映衬、折射着某个层面或某种水平的环境文化。孕育和形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环境文化,具有复杂的结构。按照层面分析法,我们可以将环境文化区分为环境技术文化、环境行为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心智文化等四个子系统或构成要素(图1)。

环境技术文化是指人类技术活动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的各种物化形态的文化现象。它是环境文化的基础层面或表层子系统。极而言之,人类各种技术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或大或小、或强或弱的作用,从而将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环境技术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影响环境的意义上,房屋、道路、桥梁、水坝、汽车、轮船、转基因生物、克隆动物等都可以视为广义的环境技术文化的构成要素。狭义的环境技术文化,则专指旨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技术活动的产物,如人工林、城区绿地、污水处理装置、绿色(清洁)生产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等。环境技术文化通常是城市和乡村社区环境文化建设成果的最直观的展示。城市和乡村社区发展活力、发展耐力的大小,与其环境技术文化的优劣程度成正比。环境清洁、景观秀美、空气清新的城市和乡村社区,对于居民、游人、商贾具有恒久的吸引力。

环境行为文化是指人类社会中对于环境质量具有一定影响的生存行为。它是环境文化中处于第二个层面的子系统。人类自诞生以来,其所有的生存行为(包括生产行为、生活行为),如捕渔、狩猎、农事、运输和炊事、取暖、清扫、倾倒垃圾等,不论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它们均属于广义的环境行为文化。狭义的环境行为文化,专指人们旨在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各种行为,如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广义环境行为文化既与人们的民族、职业、习俗等因素有关,又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环境文化教育程度有关。重视环境文化建设、以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为发展目标的城市和乡村社区,必然会不断地强化环境文化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讲究卫生、追求清洁、爱护花草的良好生存行为习惯。

环境规范文化是指对人们作用于生存环境的行为具有约束、调节作用的社会管理手段。它是环境文化中处于第三个层面的子系统,通常包括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环境和环境保护的管理方式和制度等。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城乡建设委员会、环境保护局等),是环境规范文化的制定者和实施过程的监督者。环境规范文化的健全或完善化程度,反映着这些机构、部门对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表征着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一个乡村社区的环境心智文化的发展水平。

环境心智文化是指人们对环境状态、环境问题的心理反映以及相应的精神产品。它是环境文化中居于最高层次的子系统,包括环境意识、环境理念和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信息、环境文学艺术等。其中,作为环境心智文化核心的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环境意识是人脑对于所处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映。具有环境意识的人,能够随时地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环境意识通过环境理念、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文学艺术等对环境规范文化、环境行为文化、环境技术文化的演进变化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2 环境文化学的主要研究课题

重视环境文化,研究环境文化,建设环境文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创建环境文化学,是研究环境文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建设环境文化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环境文化学作为一门有待创建的新兴学科,其特定研究对象是环境文化。现在来构思环境文化学的体系结构,未免操之过急。然而,为了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研究的合力,现在应当而且可以为环境文化学提出初步的研究纲要,拟定其基本的研究课题。下面列出的若干研究课题,或许是一份多有疏漏的“菜单”,只能为热心参与创建环境文化学的研究者提供些许思考的线索。

环境文化的演进历程 作为历史范畴的环境文化,自古以来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朦胧状态的环境文化: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极为贫乏,人类在总体上对自然界采取敬畏、膜拜的态度,但也曾闪露出天人合一的真知灼见。近代——异化状态的环境文化: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生产力获得空前的发展,人类陶醉于自身干预自然界的能力和“征服”自然界的胜利,盲目而贪婪地掠夺和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现代——醒悟状态的环境文化: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反省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发展道路,初步地树立起环境危机意识,环境科学迅速崛起,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多数人的共识,积极寻求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理清环境文化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和预测环境文化的未来走向,促进环境文化的状态进化和提升。

环境文化的结构和内在矛盾运动 包含着丰富内容的环境文化具有自身的内部结构。不同的研究者对于环境文化的结构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按照笔者前面所述的层面分析法,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环境文化,存在着复杂的内在矛盾运动,即环境技术文化与环境行为文化、环境技术文化与环境规范文化、环境技术文化与环境心智文化、环境行为文化与环境规范文化、环境行为文化与环境心智文化、环境规范文化与环境心智文化之间均存在着互动关系。只有具体地分析这些互动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环境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找到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的着力点。

环境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反映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一般而言,科学越发展,环境文化就越先进。然而,当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物质力量、物质产品时,既扩展了环境技术文化的范围,却又可能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某些不良后果甚至严重的破坏,亦即出现反环境技术文化。正是科学技术应用的这种两重性,诱发和孕育了呈现醒悟状态的现代环境文化。当代人必须学会正确、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成果,使之对环境文化产生正向作用。

环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环境文化与经济增长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政府部门、企业片面追求一时一地的经济利益,常常不惜牺牲宝贵的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战略思想的确立,为实现环境文化和经济的同步发展,实现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提供了可能性。政治作为经济的集中体现,以往与环境文化也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并不十分密切。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民众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政治家把提升环境文化、保护环境作为竞选、施政纲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一些政界人士追求虚假“数字政绩”的行为则同环境文化建设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环境文化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关系 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各种宗教有着不同的信仰、禁忌,这些都会对环境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沿袭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的民族,会使其长期耕种的山地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环境技术文化的不断恶化。不杀生、不食荤的宗教禁忌,不仅将使大量动物免受杀戮之灾,减少了物种灭绝的可能性,而且也会渗入人们的环境心智文化之中,形成具有宗教色彩的环境伦理观。

反环境文化现象的类型和产生根源 反环境文化现象是指对人类生存环境有破坏作用或不良影响的文化现象。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践踏花坛、草坪,随意倾倒生活垃圾,随地吐痰、便溺,滥捕乱杀野生动物,砍伐天然森林,研究和制造化学武器、基因武器等等,均属于反环境文化现象。在探讨各种类型反环境文化现象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制定遏制手段和对策,是发展环境文化、推动社会进步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环境文明指数及其测算指标体系 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明通常可理解为文化发展程度、进化程度的表征。环境文明指数是反映环境文化发展程度的量化指标。环境文明指数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如被研究区域的绿化率、人均居住面积、人口密度、饮水质量、空气洁净度、垃圾分类处理的比例、居民健康状况(人均寿命)、万人大学生比例、环境教育普及率、居民环境满意度等。测算环境文明指数,既要建立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又要利用特尔斐法等手段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不同国家、城市和乡村社区的环境文化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测算环境文明指数而获得定量的比较结果。

环境文化建设方略 环境文化建设是一项既涉及物质文明建设又涉及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忽视环境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是走不通的。每个国家、每个城市和乡村社区都应当依据客观情势和自身的发展基础,确立科学、合理的环境文化建设目标、方向、战略重点、实施方案、融资渠道和相应政策等。21世纪的各级领导者,必须把环境文化建设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环境文化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环境文化的特征、社会功能、进化机制,城市化进程、知识经济、数字化时代与环境文化的关系,生态城市和生态乡村的环境文化建设对策,区域环境文化圈的比较,环境文化殖民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的抵御对策,环境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环境规范文化的完善和实施手段,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的再造和提升等,都有可能成为环境文化学的近期研究课题。

3 环境文化学在环境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环境科学是以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所有学科的统称,是研究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群组。环境科学是人类学、生态学在人类自我认识方向上的延伸和扩展。环境科学的创生,是人类生态意识、环境危机意识、未来忧患意识成为主导性社会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

环境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进入萌发期以来,在社会需求的拉动下获得迅速的发展,迄今至少已形成二三十门分支学科(图2)。环境科学已经形成和有待创建、发展的分支学科,按照基本属性可以粗略地区分为三组。第Ⅰ组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属性,可视之为自然科学众多学科向环境研究领域渗透而形成的环境科学边缘分支学科,如环境力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等。第Ⅱ组具有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可视之为社会科学众多学科向环境研究领域渗透而形成的环境科学边缘分支学科,如环境政治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人口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教育学等。第Ⅲ组是一些既不能完全归之于第Ⅰ组又不能完全归之于第Ⅱ组的学科,它们或者具有工具性特征,如环境数学、环境统计学、环境系统工程学等;或者既具有自然科学性又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性,如环境地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变迁学、环境保护学等。

就整体而言,环境科学是介于数学、系统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群组,与这些科学部类均有密切的联系。从发展态势上看,不仅环境科学已经建立起来的分支学科还将形成下一个层次的分支学科或边缘分支学科,如环境流体力学、环境空气动力学、环境光学、环境生物力学、环境生物物理学、环境海洋生物学、环境动物学等,而且系统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部类的其他一些学科也有可能汇入向环境科学渗透的潮流,发展出新的边缘分支学科,如环境系统论、环境控制论、环境信息管理学、环境社会心理学、城市环境学、农村环境学等。本文所讨论的环境文化学,正是环境科学这种“分化-综合”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

从渊源上看,环境文化学是环境科学与文化学相互渗透的产物,也属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之列。在环境科学体系中,环境文化学与环境科学哲学一样,既具有边缘性、交叉性的特征,又是占据着特殊地位的基础性主干分支学科。环境文化学的特殊地位,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整体性 作为知识体系的环境科学,是环境心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环境科学的建立提高了环境文化的科学含量的话,那么环境文化学的创立将不断地强化环境文化和环境科学的整体性,使环境科学成为越来越完善的科学知识分支体系。最近二三十年来,环境科学的现有边缘分支学科大多处于相互隔绝的孤立发展状态。环境文化学在文化的框架中对涉及环境的所有方面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必将使人们清晰地看到环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促进学科之间的协同和融合,同时还有可能发现环境科学某些分支学科之间需要弥补的缺失环节,确认新学科的生长点。

综合性 环境科学的各门分支学科都有各自的研究视角,都是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对环境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而环境文化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环境文化涵盖着从物质到精神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因此其自身必然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亦即其研究视角比之其他学科更为开阔,具有广角性或全方位性。

前瞻性 提出抽象性强、概括层次高的环境文化概念,开展环境文化学的研究,有助于在更高的层次上全面把握环境问题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高屋建瓴地制定出环境文化建设规划和发展战略,找到彻底缓解和消除环境危机的可靠途径。环境文化学作为对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文化学反思,其研究成果必然具有更为明显的前瞻性和特殊的指导意义。

环境文化学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期待着研究者的光顾和耕耘。

标签:;  ;  ;  

环境文化与环境文化_环境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