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劭人才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比较研究论文_郭磊

刘劭人才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比较研究论文_郭磊

(西南大学,重庆 北碚 400715)

摘要:刘劭的人才思想是一个系统的整体,集中体现在《人物志》一书中。本文主要围绕刘劭“识才”“用才”两个方面的思想进行研究,将刘劭的“识人”“用人”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进行相似性性与差异性的比较,从中探索出了刘劭许多新颖的见解,这些见解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不小的借鉴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刘劭 人物志 人才思想 比较

一、人物简介

刘劭,字孔才,魏朝广平邯郸(今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人,生于汉灵帝建宁年间(168年-172年),卒于魏齐王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刘劭是东汉末至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据《三国志·魏书·刘韵传》记载,刘劭于汉献帝时入仕,历官广平吏、太子舍人、秘书郎等,魏朝之后,曾担任尚书郎、散骑侍郎、陈留太守。[1]《人物志》不同于书生之作,是刘劭多年政界品查的结果,他的职业经历使其观察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为其写作《人物志》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

刘劭所处的时代值汉末魏初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时期。北方的曹魏集团试图打破经明行修这一传统的仕进标准和家世门第的限制,从各阶层提拔人才,发布“唯才是举”令。文帝继位后,基本遵循曹操关于选举的主张,并建立九品官人之法,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以定品第,从而选拔出一些有才干的人充实官僚机构。刘劭的《人物志》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刘劭《人物志》“识人”“用人”思想

刘劭的人才思想是一个系统的整体,集中体现在《人物志》一书中,这部著作分别对人才诸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人才研究的意义,如何鉴别人才,如何任用人才以及人才心理等问题都做了研究和探讨。就《人物志》整本书来讲,本人认为大致讲了两个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识才”和“用才”。在“识才”方面,刘劭通过表与里、动与静,德与才的关系,人才等级划分等多方面揭示了人才的重要性。在“用才”方面,刘劭主张才与政合,能与任宜。刘劭指出:“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材能既殊,任政亦异”,“故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材能》)。

刘劭的人才思想根植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中,直接继承和吸收了先秦两汉以来传统思想文化的合理内核,他的思想除继承儒家尚德举贤的思想之外,还根据时代需要,强调德才兼备,突出了才能的重要作用。此外,他吸收了道、法、名及阴阳五行诸家的思想内容,博采众家之长,融为一炉,从而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的人才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于当今政府之人事行政工作仍有借鉴价值。

现代政府人事管理工作,以识别、选拔合适的人才为基础和开端,人才选拔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决定着人事工作的其他环节。因此从人事行政角度来看,刘助人才学说的整个体系,是以其辨才思想为核心的,因而这一部分思想也最具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尤其值得深入探讨。

三、刘劭人才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比较研究

(一)刘劭组织层次思想与现代管理的组织观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西方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管理的重要职能,进行组织工作的理由在于使人们合作得效率。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是组织的两个重要概念。所谓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有效直接的管辖的下属人数。由于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管理的人数是有限的,当组织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必然要组织的层次。管理的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成反向关系。在一个组织中统一指挥和统一领导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效率和存亡。总之,管理幅度的存在使组织层次成为必要,但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会随着外部条件和组织性质的不同而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刘劭虽然不可能创造管理幅度和组织层次、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等概念,但他的学说中确实包含着这些思想。他提出“主德着,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君主的职责是识别、使用各种人才,使他们各司其职,而自己不参与到具体的管理事件中。他提出的人才识别的具有层次性,君主只识别和提拔宰相、三公等“国体”之才,“国体”负责选拔文武百官,百官再分别提拔下级官吏。他认为:低层官吏仅了解比自己高一层的官吏,高层次的官吏仅了解比自己低一层级的官吏,而不了解更低层次的。

(二)刘劭的“能与任宜”与现代管理中的能级相称的原理是一致的。

刘劭认为“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所以人才管理要坚持“能与任宜”“材与政合”的原则在人才测评中,应该充分的了解人才的能力特点。人才的能力不能小于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也不能大于岗位需求的能力,人才在不适合的岗位上心理会变得不稳定,会增加离职的可能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适才适用,人职匹配,就是刘劭提倡的“能与任宜”。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在组织中的作用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越来越大。人力资本配置的原则是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和“使岗位上的人不偷懒”。“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是发挥人力资本价值的前提,所谓“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就是指管理学上人力资本配置的能级能质相称原理。能级对应原理是要解决人力资本配置过程中因为“大材小用”而造成的人材浪费问题。能级相称也是人力资本配置过程中必须恪守的另一条原则。能级相称就是指在能级相同的条件下,要分别把具备不同能力特征的人,安排在最适宜发挥其特长的工作岗位上。因此,刘劭的“能与任宜”与现代管理中的能级相称的原理是一致的。

(三)刘劭的和谐思想与现代管理中的协调有一定的差别。

刘劭认为人才管理的本质是实现君臣之间、臣臣之间的“和”、“协”通过管理管理内部的上下左右的“和”“协”,最后达到天下的和谐。和谐与协作是领导群体的最佳状态,但两者相较,和谐更为根本,这是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化解矛盾,相互协作并形成合力的基础和保证。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协调是管理工作的中心。和谐包含的意思包括:一是组织内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比例;二是指部门之间的合比例;三是指人与物之间合比例。就是说,每个人承担的任务要与他的能力相当,每个部门的定编人数要与其承担的责任相当。对于组织而言,协调永远是手段,协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创新和发展的目标,协调的本身并不是目的。刘劭的和谐思想与现代管理中的协调有一定的差别:在刘劭看来,“和”“协”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协作,“和““协”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成天宫”。因为君臣和谐,百姓和睦、社会稳定是天下太平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和”“协”本身就是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协调除了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合作之外,还包括部门之间的合比例、人与物之间合比例。协调只是实现创新和发展目标的手段,当协调和创新、发展乡矛盾时,前者会被理所当然的舍弃掉。

四.总结

刘劭的《人物志》对人才的类型及特点、人才的识别和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这些见解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不小的借鉴价值,值得肯定。但由于所处时代局限,他的人才观还具有极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正因为此,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思想观念客观地加以认识和评价,对其进行科学的批判继承,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参考文献

[1]陈寿. 三国志·魏书·刘韵传[M].

[2]徐骁. 刘劭人才思想及其借鉴价值研究[J].浙江大学,2005,12.

[3][4]阎世平.刘劭人材思想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郭磊(1991年2月—),女,汉族,重庆巫山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治理与改革。

论文作者:郭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刘劭人才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比较研究论文_郭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