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阿奇霉素和他汀类药物治疗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的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而实验组则增加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肺收缩压和肺舒张压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肺收缩压和肺舒张压都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和他汀类药物治疗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疾病,降低患者肺动脉高压,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阿奇霉素;他汀类药物;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158-02
在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属于其中较为常见的疾病[1],此疾病还会经常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其中一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情况最为典型。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为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2],从而帮助患者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文中主要结合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的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具体情况见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的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男性12例,女比18例,年龄为55至79岁,平均年龄(68.2±6.1)岁,病程为3至24年,平均病程(9.6±6.7)年;实验组男性14例,女比16例,年龄为53至79岁,平均年龄(64.2±6.7)岁,病程为4至24年,平均病程(9.7±6.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在本文中采用但是辛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国药准字号:H20020120,生产厂家:南京海灵制药公司)的用法和用来:口服,一日一次,每次20mg;实验组则增加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阿奇霉(国药准字号:H20140712,生产厂家:天津亚太药业有限公司)的用法和用量:口服,一日一次,每次0.25g。两组患者疗程为两周。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治疗情况而统计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和用力呼吸容积(FEV1)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号(%)表示,并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方差表示,用χ2检验,把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在治疗前FVC是(1.51±0.21)L,FEV1是(0.81±0.01)L,治疗后FVC是(2.78±0.41)L,FEV1是(1.91±0.05)L;常规组在治疗前FVC是(1.48±0.11)L,FEV1是(0.82±0.04)L,治疗后FVC是(1.78±0.31)L,FEV1是(1.80±0.02)L,实验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肺舒张压和肺收缩压情况
实验组患者肺收缩压和肺舒张压都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肺舒张压和肺收缩压情况
3.讨论
当前,由于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同时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污染情况,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的发病率逐年上升[3],而且此疾病十分容易出现并发症,即并发为肺动脉高压,这对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阿奇霉素和他汀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是提升抗炎效果,而且在使用之后,则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的肺部感染,进而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此外,辛伐他汀作为他汀类的药物,可以通过选择性的羟甲基戊二酰而有效辅助酶A还原酶[4],患者服用之后可以帮助调节脂质水平,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降低其胆固醇水平,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抑制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聚集以及抗氧化的效果,并能够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情况。
研究选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肺收缩压(35.21±1.32)mmHg,肺舒张压(27.23±0.84)mmHg,常规组肺收缩压(37.10±1.12)mmHg,肺舒张压(25.31±0.84)mmHg,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阿奇霉素和他汀类药物治疗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疾病,降低患者肺动脉高压,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娜娜,孟自力,陈亮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血清标志物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051-1055.
[2]郑忠辉,徐爱晖.CAT评分及胸部CT血管测量在慢阻肺相关肺动脉高压预测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4):630-634.
[3]张银,丁薇,赵云峰等.胸部CT扫描测定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4):47-50.
[4]周翠华,周玉华,代朋许等.补肺活血胶囊配合艾灸治疗对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2):126-127.
论文作者:戴凡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患者论文; 肺动脉论文; 实验组论文; 高压论文; 霉素论文; 收缩压论文; 情况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期论文;